笔算教学中算法的抽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19675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算教学中算法的抽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笔算教学中算法的抽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笔算教学中算法的抽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笔算教学中算法的抽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笔算教学中算法的抽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笔算教学中算法的抽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算教学中算法的抽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笔算教学中算法的抽象笔算教学中算法的抽象计算教学要让学生探究并领悟算理,抽象并掌握算法,形成技能并学会运用,要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其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近,笔者听了低年级的一些整数计算课,发现许多课算法抽象太快,未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究算理、逐步抽象算法的过程。许多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简单操作明理后(通常是摆小棒) ,就用计数器说明算理,然后就引导学生抽象出一般算法,最后让学生运用算法进行计算,导致许多学生对算理缺乏充分的感悟,对算法缺乏足够的理解,只会机械地计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理解教材有误。教材在编排例题

2、时,往往在安排一至两次操作活动后,就开始抽象算法,以致于一些教师认为:课堂上也只能安排一至两次操作,如果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会降低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二是教师被假象蒙蔽。有些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已经会笔算了,甚至会口算了(这是别人提前教的结果) ,以致于一些教师认为没必要再回头进行具体操作,学生只要会算就行了。其实,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形象或表象的支撑,可以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或表象思维在低年级儿童思维中占有很大比重。过早地抽象会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和记忆的负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对于教材,笔者认为,教者要深入钻研,切实把握意图,科学地解读和灵活地使用,让教材真正为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发展服务。教材提供的只是一个范例,它安排操作的目的是想让抽象建立在形象或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探明算理的基础上抽象算法,并有意义地接受算法,是想让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对于计算教学,笔者认为,探明算理是计算教学的首要任务,因为算理指导算法,算法要体现算理。学生真正理解了算理,才会灵活计算,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数感。为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适当增加学生操作明理的机会,增强感性认识,使其透切地理解算理,为抽象算法铺路架桥。如何改进?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计算教学要让学生探究并领悟

4、算理,抽象并掌握算法,形成技能并学会运用,要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其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近,笔者听了低年级的一些整数计算课,发现许多课算法抽象太快,未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究算理、逐步抽象算法的过程。许多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简单操作明理后(通常是摆小棒) ,就用计数器说明算理,然后就引导学生抽象出一般算法,最后让学生运用算法进行计算,导致许多学生对算理缺乏充分的感悟,对算法缺乏足够的理解,只会机械地计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理解教材有误。教材在编排例题时,往往在安排一至两次操作活动后,就开始抽象算法,以致于一些教师认

5、为:课堂上也只能安排一至两次操作,如果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会降低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二是教师被假象蒙蔽。有些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已经会笔算了,甚至会口算了(这是别人提前教的结果) ,以致于一些教师认为没必要再回头进行具体操作,学生只要会算就行了。其实,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形象或表象的支撑,可以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或表象思维在低年级儿童思维中占有很大比重。过早地抽象会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和记忆的负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材,笔者认为,教者要深入钻研,切实把握意图,科学地解读和灵活

6、地使用,让教材真正为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发展服务。教材提供的只是一个范例,它安排操作的目的是想让抽象建立在形象或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探明算理的基础上抽象算法,并有意义地接受算法,是想让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对于计算教学,笔者认为,探明算理是计算教学的首要任务,因为算理指导算法,算法要体现算理。学生真正理解了算理,才会灵活计算,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数感。为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适当增加学生操作明理的机会,增强感性认识,使其透切地理解算理,为抽象算法铺路架桥。如何改进?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计算教学要让学生探究并领悟算理,抽象并掌握算法,形成技能并学会运用,要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7、,让其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近,笔者听了低年级的一些整数计算课,发现许多课算法抽象太快,未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究算理、逐步抽象算法的过程。许多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简单操作明理后(通常是摆小棒) ,就用计数器说明算理,然后就引导学生抽象出一般算法,最后让学生运用算法进行计算,导致许多学生对算理缺乏充分的感悟,对算法缺乏足够的理解,只会机械地计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理解教材有误。教材在编排例题时,往往在安排一至两次操作活动后,就开始抽象算法,以致于一些教师认为:课堂上也只能安排一至两次操作,如果增加学生的操作机会,会降低学

8、生的抽象思维水平。二是教师被假象蒙蔽。有些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已经会笔算了,甚至会口算了(这是别人提前教的结果) ,以致于一些教师认为没必要再回头进行具体操作,学生只要会算就行了。其实,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形象或表象的支撑,可以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或表象思维在低年级儿童思维中占有很大比重。过早地抽象会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和记忆的负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材,笔者认为,教者要深入钻研,切实把握意图,科学地解读和灵活地使用,让教材真正为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发展服务。教材提供的只是一个范例,它安排操作的目的是想让抽象建立在形象或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探明算理的基础上抽象算法,并有意义地接受算法,是想让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对于计算教学,笔者认为,探明算理是计算教学的首要任务,因为算理指导算法,算法要体现算理。学生真正理解了算理,才会灵活计算,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数感。为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适当增加学生操作明理的机会,增强感性认识,使其透切地理解算理,为抽象算法铺路架桥。如何改进?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