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17476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5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浙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科学: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浙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科学: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浙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科学: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浙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科学: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浙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浙教版七年级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浙教版七年级下).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初中科学全册总复习教案(二)课 题2.1 运动和能的形式时间教学目标1.能说出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运动形式,从而确认运动形式的多样性。2.能结合实例说明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光能的存在,从而确认能的多样性。重点难点通过事例让学生确认各种形式的运动和能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引入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不断的发生这变化,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运动,今天我们了解一下自然界各种运动的形式以及与运动有关的能的知识。新课一、运动和能的多种形式1.运动的多种形式:(1)小组内说说你见过的运动。(2)自读

2、课文和插图。思考运动有哪些形式?(3)分组讨论,机械运动有哪些特征?机械运动有哪些形式?交流讨论结果。(4)小组内试举一例上述运动。2.能的多种形式:(1)展示自制玩具风车,并思考是什么原因使风车运动的。(2)演示图 2-8、2-9 的实验,思考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3)自读课文,分组讨论上述“思考”题(教师参加讨论)。(4) 交流讨论结果。势能可以积蓄,可以转化为动能风是流动的气体,风使风车转动,流动的气体也具有动能。(5)读图 2-6,你知道该图的故事吗?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讲故事谈发现。(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水利的故事。流动的液体也具有动能。)(6)分组讨论,说说能有哪些形式?能量可以储存吗

3、?试举一例说明。机械能包括哪些能?你家里要消耗哪些能?能的形式有: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能可以储存小结本节所学内容作业 1.第 49 页 1、2、3 题。 2.谈谈你见过哪些运动,它们都具有哪些能?1.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对知识的重视少,对玩的乐趣多。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还要加强引导。2. 许多传统的工艺、技术,在不适应社会中,逐渐的被淘汰、消失。课 题2.2 运动和静止(一)时间教学目标1.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需要参照物,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2.能根据物体运动判断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3.能区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够根

4、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4.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重点难点1. 参照物2. 匀速直线运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引入毛主席曾经有一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 ,为什么坐在地上的人却能够行八万里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一、机械运动1. 科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也有位置的变化。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 提问: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教师: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真的就那

5、么简单吗?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观察课本图 2-17 观光电梯。思考:为什么对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有不同的看法?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电梯里的人,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电梯里的人是在做机械运动。说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人的运动情况时,选定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问:电梯里的人认为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学生:以电梯为标准,乘客相对于电梯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问:地面上的人认为乘客是在运动,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学生:地面上的人、路面、路旁的树木或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的

6、位置在改变,所以地面上的人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事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一个标准,即参照物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平时人们在描述运动或静止时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都是存在的。练习: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依据的参照物是什么?说“乌云遮住太阳”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课 题2.2 机械运动(一)运动和静止时间教学目标1.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需要参照物,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2.能根据物体运动判断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3.能区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够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将直线

7、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4.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重点难点1. 参照物2. 匀速直线运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师小结: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就不同。!小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请解释。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这说明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3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将它们分成简单的几类。读图 2-18,2-19,你能发现

8、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要求找出它们的差异)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运动的路线的形状,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一般说来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的多,但直线运动也千差万别。请大家读图 2-20,比较两辆汽车运动存在的差异。小组讨论后回答:甲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运动快慢不相等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提问: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标准来将直线运动进行分类?教师小结:根据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直线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提问

9、:百米跑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小结 巩固练习反思1. 对于参照物的理解,学生还是建立在亲身体验过的事能判断,而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往往茫然。这也是这些学生的特点吧。2. 该考虑让学生建立一种模型的思想。课 题2.2 机械运动(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间教学目标1.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重点难点速度的概念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引入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问题。比如赛跑时,谁跑得最快,谁获得冠军。同样,比如火车提速,就是人们认为

10、原来的火车不够快,这也是人民所关心的。一、思考那么,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问: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假如手中没有钟表,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答:观察他们哪个在前,谁在前面就谁快.结论: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远的人运动得快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远的人运动得快。 问:百米赛跑时,如何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 答:让运动员们同时起跑,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问:如果有好几组运动员比赛,他们怎么比较运动快慢呢?教师归纳:因为通过路程都是 100 米,是相等的,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二、探究实验1怎样比较两辆小车运动

11、的快慢?实验设计: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1)比较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反之较慢。(2)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用的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长的运动较慢,反之较快。2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3如何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提问:你认为可以只用运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你认为可以只用通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4.小组交流:怎样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可启发学生回答: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1 秒内通过的路程多的物体运动得快。 三、速度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2

12、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 v 和 t 分别是英语速度和时间的第一个字母,s 是德语移动距离的第一个字母课 题2.2 机械运动(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间教学目标1.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重点难点速度的概念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教学准备教学过程3.关于速度的单位,要说明它是依据公式 v=S/t 得到的。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的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 。如果路程的单位用千米,时间的单位用小时,速度的单位就是“千米时” 。问:“米秒”和“

13、千米时”这两个单位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介绍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推导出:1 米秒=3.6 千米时4阅读课本图 2-22 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感受这些物体的运动快慢。5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如何通过读图获得解题所要的信息)汽车在两块指示牌之间通过的路程是牌上这两个数据之差。汽车通过两块指示牌所用的时间是两次时钟读数之差。根据速度公式统一单位后求解。四、平均速度讨论:用速度公式能够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吗?师:虽然无法用一个速度值来描述物体在不同时刻运动的快慢,但可以利用公式得知一段时间内或一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快慢,由公式 v= 算出来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严格说来,任何一个平均速度总是对应于特

14、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离开了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平均速度就失去可意义。课堂小结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2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3速度公式的应用。4平均速度。1. 虽然速度学生在小学里面已经学过,但是学生对于速度的理解,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偏差。2. 由于应用题做怕了,很多同学对于计算的内容“恐惧”3. 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还存在部分学生搞不明白的问题。课 题2.3 力的存在(一)时间教学目标1. 能从力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2. 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3. 能确认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能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重点难点力的作用效果:改变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

15、状态。力作用的相互性教学准备气球 橡皮筋 磁铁,小球教学过程游戏引入 抛汽球。汽球为什么会在空中飞来飞去呢? 引出概念:力。一、力的作用效果: 1.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思考: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力,但我们能看到力吗?我们应怎样来判断是否有力存在呢?(要求自己举身边的有关力的例子)总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风,但我们是怎样感受到风的存在的?(从“树动知风”这一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效果可以判断风的存在存在) ,同样我们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力的存在。用手位橡皮筋,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 用手拉弹簧伸长,压弹簧缩短。学生自己用身边的物体来设计一个类似的实验总结: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介绍:对于看不

16、见的形变可采用放大措施转变为看得见的形变。2.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实验:若给你一颗钢珠和一块磁铁,看看你能使它的运动发生哪些变化?学生探究后交流:a球由静止变运动 b球运动由慢变快 c球运动由快变慢 d球运动变为静止 e球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运动的方向统称为运动状态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任一发生改变,都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小结: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讨论:生活中存在哪些力的形式:拉力、压力、推力、提力等:接触力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磁铁对铁的吸引力:非接触力。说明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相互接触而产生,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四、力的相互性:让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击打手掌,体味各自的感受。当一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讨论:1、送神舟五号升空的火箭推进力来自哪里?2、磁铁能吸引铁块,反过来铁块能吸引磁铁吗?3、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