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懈努力成就最美自己—《听听秋的声音》做课后感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609859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不懈努力成就最美自己—《听听秋的声音》做课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用不懈努力成就最美自己—《听听秋的声音》做课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用不懈努力成就最美自己—《听听秋的声音》做课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用不懈努力成就最美自己—《听听秋的声音》做课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用不懈努力成就最美自己—《听听秋的声音》做课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不懈努力成就最美自己—《听听秋的声音》做课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不懈努力成就最美自己—《听听秋的声音》做课后感(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不懈努力成就最美自己用不懈努力成就最美自己听听秋听听秋 的声音的声音做课后感做课后感最初选择讲听听,秋的声音作为学校的观摩课,实属感情用事。 秋天的雨这种常常会被大多数人作为公开课的课文,我不想再讲,因为不想蹈人旧辙。而听听,秋的声音这个诗意的课题又吸引了我。所以,在教导处统计观摩课授课题目时,我毅然决然地报了 12 课听听,秋的声音 。紧接着,我为我冲动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小诗,也是一篇略读课。课文很短,就算是配乐感情朗读,也只需要不到一分半钟的时间。而我要把这节课演绎成 40分钟的课堂呈现出来,说实话,备课的时候,着实让我不知所措。你能想象国庆假期六天(一天值班)

2、足不出户的寂寥吗?你能想象每天从早到晚冥思苦想又毫无头绪的煎熬吗?你能想象在半睡半醒中还在琢磨授课细节那紧绷的神经吗?我想了四个词来形容自己的选择:自讨苦吃、自作自受、捶胸顿足、悔不当初。其实假期一开始,芳把秋天的雨的课件和设计给我发过来了,艳把她的盘古开天地的整套东西也发给了我,菊把她讲过的风筝传到了我的邮箱。现成的东西我只需花一天时间熟悉一下就 ok 了,可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就是那么执拗、那么倔强。在我校多年都没有听到过谁讲听听,秋的声音作为公开课,而我,选择了它。于是,我尝到了迎难而上的艰辛;于是,我的七天假牺牲得壮烈又惨烈。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在翻阅资料、观看视频、圈圈画画、删删减减、

3、添添改改、誊誊写写无数次的纠结、无数次的琢磨、无数次的修正、无数次的梳理,从 n 种设想到一份教学设计,期间那种身心俱损的感觉,只有经历的人才能体会。手写了 7 遍的教学设计,里面有我反复斟酌的每一句课堂用语,有我预设的每一种学生学习行为,有我把每个字的笔顺都认真考究的板书设计,有我绞尽脑汁能想到的点点滴滴。国庆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是周六,周工作安排发下来,知道自己讲课时间是周一上午第一节,也就是 10 月 8 号上午 8:108:50。于是,周六下班后,着手给自己的教学流程估量每个环节的时间:导入,8:10-8:13;初读感知,8:13-8:24;品读感悟,8:24-8:40;拓展总结,8:4

4、0-8:50。当然,中间对几个细小环节的时间节点也做了标注。然后,去试着熟记每个环节,直到十一点多把自己背睡着。周日晚上,再次熟悉各个环节的时候,却突然又冒出了几个新的想法:其中一个就是在拓展之后的配乐朗读中加入学生个人仿写作品的个别展示。这样修改了几处,又到了午夜。周一早上四点多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纸笔把修改后的教学流程又誊写了最后一遍。看着自己最后浓缩在一张纸上的文字:黑色笔的设计、蓝色笔的预设、红色笔的板书、铅笔标注的时间节点。满满的一张纸,密密麻麻,看起来只有一张纸的简单,却也沉甸甸的。后来,有一同事问我:“你的教学设计就一张纸吗?水平真高!”而她不知道她看到的那张纸,是我熬了多少个日

5、夜,费尽了多少心思,扔掉了多少草稿,修修改改多少遍才形成的终稿!地上堆了厚厚一沓我参考过的教案和我手写的构思,垃圾桶里扔着我否定了一次又一次的手稿碎片。此时,我庆幸有这个国庆小长假,庆幸它的长,我能静下心准备我的这节观摩课;又庆幸它的短,再多几天的话真的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熬煎。除此之外,在我每每纠结于某个环节的时候,总是会电话咨询一两个朋友,她们也会告诉我她们的看法和建议。这时,我更是深深体会到:如果身后有一个团结、强大的团队做支撑,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和难得!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出乎了我的意料。他们的朗读声情并茂、表达童趣十足、想象丰富新颖、仿写异彩纷呈。在仿写的环节,也出现了很

6、多优秀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孩子写的:“听听,秋的声音,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啪啪,是他滴下的汗滴。 ”此刻,我知道,在这节课上,他们都在用心去聆听秋的声音,用心去感受秋天的风情。上完这节课,我自认为收获颇丰:1、一个巧妙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教师的语言美,是课堂最美的催化剂;3、入情入境地指导朗读,让学生学会读书 、读出感情。4、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课堂上一定会是精彩纷呈;5、微笑是老师在课堂上最美的表情。6、课堂小练笔是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它是阅读教学的升华。7、语文课堂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8、老师对整节课的考虑要全面、细致。既能掌控大

7、局,又能把握细节。9、课堂中学生的朗读形式要多样,做到朗读充分又不乏味。10、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教学难点,老师重在引导、启发学生去揣摩、去体会。11、任何时候都要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12、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错误是学生成长的契机。13、教师及时、丰富、精彩的评价语,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以上几点,有我做到的地方,也有我努力的方向。这么多天的砥砺琢磨换来让学生难忘的 40 分钟和我满满的收获,我觉得,值了。一声“下课”结束了这节课,也结束了这么多天我的寝食不安。回想备课过程的艰辛,再看看孩子们出色的表现,我才发现:原本以为的作茧自缚,经过一番努力,是可以破茧成蝶

8、的。只有忍受得住破茧成蝶的痛,才能担得起展翅高飞的美!语文课堂,学习不止,探索不息,我将努力不断,勇往直前最初选择讲听听,秋的声音作为学校的观摩课,实属感情用事。 秋天的雨这种常常会被大多数人作为公开课的课文,我不想再讲,因为不想蹈人旧辙。而听听,秋的声音这个诗意的课题又吸引了我。所以,在教导处统计观摩课授课题目时,我毅然决然地报了 12 课听听,秋的声音 。紧接着,我为我冲动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小诗,也是一篇略读课。课文很短,就算是配乐感情朗读,也只需要不到一分半钟的时间。而我要把这节课演绎成 40分钟的课堂呈现出来,说实话,备课的时候,着实让我不知所措。你能想象国庆

9、假期六天(一天值班)足不出户的寂寥吗?你能想象每天从早到晚冥思苦想又毫无头绪的煎熬吗?你能想象在半睡半醒中还在琢磨授课细节那紧绷的神经吗?我想了四个词来形容自己的选择:自讨苦吃、自作自受、捶胸顿足、悔不当初。其实假期一开始,芳把秋天的雨的课件和设计给我发过来了,艳把她的盘古开天地的整套东西也发给了我,菊把她讲过的风筝传到了我的邮箱。现成的东西我只需花一天时间熟悉一下就 ok 了,可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就是那么执拗、那么倔强。在我校多年都没有听到过谁讲听听,秋的声音作为公开课,而我,选择了它。于是,我尝到了迎难而上的艰辛;于是,我的七天假牺牲得壮烈又惨烈。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在翻阅资料、观看视频、

10、圈圈画画、删删减减、添添改改、誊誊写写无数次的纠结、无数次的琢磨、无数次的修正、无数次的梳理,从 n 种设想到一份教学设计,期间那种身心俱损的感觉,只有经历的人才能体会。手写了 7 遍的教学设计,里面有我反复斟酌的每一句课堂用语,有我预设的每一种学生学习行为,有我把每个字的笔顺都认真考究的板书设计,有我绞尽脑汁能想到的点点滴滴。国庆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是周六,周工作安排发下来,知道自己讲课时间是周一上午第一节,也就是 10 月 8 号上午 8:108:50。于是,周六下班后,着手给自己的教学流程估量每个环节的时间:导入,8:10-8:13;初读感知,8:13-8:24;品读感悟,8:24-8:4

11、0;拓展总结,8:40-8:50。当然,中间对几个细小环节的时间节点也做了标注。然后,去试着熟记每个环节,直到十一点多把自己背睡着。周日晚上,再次熟悉各个环节的时候,却突然又冒出了几个新的想法:其中一个就是在拓展之后的配乐朗读中加入学生个人仿写作品的个别展示。这样修改了几处,又到了午夜。周一早上四点多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纸笔把修改后的教学流程又誊写了最后一遍。看着自己最后浓缩在一张纸上的文字:黑色笔的设计、蓝色笔的预设、红色笔的板书、铅笔标注的时间节点。满满的一张纸,密密麻麻,看起来只有一张纸的简单,却也沉甸甸的。后来,有一同事问我:“你的教学设计就一张纸吗?水平真高!”而她不知道她看到的那张

12、纸,是我熬了多少个日夜,费尽了多少心思,扔掉了多少草稿,修修改改多少遍才形成的终稿!地上堆了厚厚一沓我参考过的教案和我手写的构思,垃圾桶里扔着我否定了一次又一次的手稿碎片。此时,我庆幸有这个国庆小长假,庆幸它的长,我能静下心准备我的这节观摩课;又庆幸它的短,再多几天的话真的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熬煎。除此之外,在我每每纠结于某个环节的时候,总是会电话咨询一两个朋友,她们也会告诉我她们的看法和建议。这时,我更是深深体会到:如果身后有一个团结、强大的团队做支撑,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和难得!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出乎了我的意料。他们的朗读声情并茂、表达童趣十足、想象丰富新颖、仿写异彩纷呈。在仿

13、写的环节,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孩子写的:“听听,秋的声音,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啪啪,是他滴下的汗滴。 ”此刻,我知道,在这节课上,他们都在用心去聆听秋的声音,用心去感受秋天的风情。上完这节课,我自认为收获颇丰:1、一个巧妙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教师的语言美,是课堂最美的催化剂;3、入情入境地指导朗读,让学生学会读书 、读出感情。4、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课堂上一定会是精彩纷呈;5、微笑是老师在课堂上最美的表情。6、课堂小练笔是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它是阅读教学的升华。7、语文课堂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8、老师对整节课的考虑要全

14、面、细致。既能掌控大局,又能把握细节。9、课堂中学生的朗读形式要多样,做到朗读充分又不乏味。10、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教学难点,老师重在引导、启发学生去揣摩、去体会。11、任何时候都要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12、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错误是学生成长的契机。13、教师及时、丰富、精彩的评价语,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以上几点,有我做到的地方,也有我努力的方向。这么多天的砥砺琢磨换来让学生难忘的 40 分钟和我满满的收获,我觉得,值了。一声“下课”结束了这节课,也结束了这么多天我的寝食不安。回想备课过程的艰辛,再看看孩子们出色的表现,我才发现:原本以为的作茧自缚,经过一番

15、努力,是可以破茧成蝶的。只有忍受得住破茧成蝶的痛,才能担得起展翅高飞的美!语文课堂,学习不止,探索不息,我将努力不断,勇往直前最初选择讲听听,秋的声音作为学校的观摩课,实属感情用事。 秋天的雨这种常常会被大多数人作为公开课的课文,我不想再讲,因为不想蹈人旧辙。而听听,秋的声音这个诗意的课题又吸引了我。所以,在教导处统计观摩课授课题目时,我毅然决然地报了 12 课听听,秋的声音 。紧接着,我为我冲动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小诗,也是一篇略读课。课文很短,就算是配乐感情朗读,也只需要不到一分半钟的时间。而我要把这节课演绎成 40分钟的课堂呈现出来,说实话,备课的时候,着实让我不

16、知所措。你能想象国庆假期六天(一天值班)足不出户的寂寥吗?你能想象每天从早到晚冥思苦想又毫无头绪的煎熬吗?你能想象在半睡半醒中还在琢磨授课细节那紧绷的神经吗?我想了四个词来形容自己的选择:自讨苦吃、自作自受、捶胸顿足、悔不当初。其实假期一开始,芳把秋天的雨的课件和设计给我发过来了,艳把她的盘古开天地的整套东西也发给了我,菊把她讲过的风筝传到了我的邮箱。现成的东西我只需花一天时间熟悉一下就 ok 了,可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就是那么执拗、那么倔强。在我校多年都没有听到过谁讲听听,秋的声音作为公开课,而我,选择了它。于是,我尝到了迎难而上的艰辛;于是,我的七天假牺牲得壮烈又惨烈。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在翻阅资料、观看视频、圈圈画画、删删减减、添添改改、誊誊写写无数次的纠结、无数次的琢磨、无数次的修正、无数次的梳理,从 n 种设想到一份教学设计,期间那种身心俱损的感觉,只有经历的人才能体会。手写了 7 遍的教学设计,里面有我反复斟酌的每一句课堂用语,有我预设的每一种学生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