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598992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新生儿科早产儿的定义早产儿的定义n指出生时胎龄37周的新生儿。 包括: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1499g的早产 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早产儿与足月儿外观特点比较足月儿 早产儿 皮肤 皮肤红润,胎毛少 皮肤薄嫩、水肿,胎毛多 头发 头发可多可少,分条清楚 头发细而乱,分条不清 耳壳 耳廓软骨发育好 软,缺乏软骨 指甲 指甲达到或超过指端 指甲未达到指端 乳腺 乳晕清楚,乳房结节4mm 乳房无结节或结节4mm 跖纹 足跖纹遍及整个足底 足跖纹少 外生殖 男婴:睾丸已降入阴囊 男婴:睾丸未降入阴囊器 女婴:大

2、阴唇覆盖小阴唇 女婴:大阴唇未覆盖小阴唇 早产儿的八大关n呼吸关 n感染关 n喂养关 n黄疸关 n贫血关 n体重关。n循环关。n体温关。护理是患儿存活的关键所在护理重点n体温控制n呼吸管理n氧疗护理n合理喂养n预防感染整体化护理护理诊断护理评价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护理计划体温管理n疾病特点:体温调节功能差、脂肪少、产热量低、体表面积大、 皮下脂肪少、汗腺发育不全等,体温受环境温度影响大。n护理措施:1 室温保持在 2426,沐浴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 55% 65%。 2 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程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环境温度。体重2000g,应置于暖箱中并予鸟巢保暖。体温管理护理措施: 3

3、暖箱的温度可根据出生体重和日龄在3036 ,保持患儿目标中性温度在36.5-37, 4 体温过低的BB在复温的过程中不宜过快,专家建议的复温的速度为1/h5 所有的医疗护理操作中注意保暖。开暖箱次数越少越好,时间越短越好6 至少每2小时记录箱温和湿度一次,每4-6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呼吸管理n疾病特点:呼吸中枢不完善,呼吸不规则,常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和呼吸窘迫 综合征。n护理措施:1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颈部轻度后仰位;2 予心电血氧监护,报警的范围在85-100%和音量设置合理。呼吸管理3 出现呼吸暂停予刺激足底、托背、或轻摇身体出现发绀予气囊加压给氧。氧疗过程的护理n疾病特

4、点:早产儿对低氧和高氧均很敏感,氧疗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同时又要防 止高氧血症,以免发生视网膜病。n护理措施: 1 氧疗时必须有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至少每2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和 血氧,(有吸氧的Spo2保持在90-95%,无吸氧的可记录达100%) 。2 通常传感器放置在足部,紧密贴近皮肤,要求局部循环良好,温度正 常,没有浮肿。3 保持氧疗过程的顺利,头罩要有足够空间,氧流量要保持在5-8L/分以 免CO2潴留。4 吸入氧气要经过湿化处理。消化道护理疾病特点: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容易呛奶。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好,易溢奶。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排泄功能差,故生理性黄疸严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

5、黄疸 护理措施:1 每次喂奶速度不宜过快采用重力喂养,2 抬高床头30喂奶后予右侧卧位。3 密切观察喂养是否耐受,胃内容物的量和性质。并观察有无腹胀预防 NEC的发生。预防感染疾病特点:早产儿从母体获得的IgG较少,故对某些感染的抵抗能力弱,易引起败血症。 护理措施: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保护性隔离,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2 奶瓶、药杯、衣服、被套等进行高压灭菌:听诊器,复苏囊等物品一人一物。3 所有在新生儿室工作的人员必须无可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应主动 向科室领导报告,暂时调离,待康复后再返回新生儿室。4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口罩,换专用鞋,戒指、手表取下,按入室前要求 洗手。5在病室内检查、护理每个患儿前后均应使用各病床旁的速效消毒剂消毒双手。病情观察n如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并 协助查找原因,迅速处理:体温不正 常;呼吸不规则或呻吟;面部或全 身青紫(或苍白);烦躁不安或反应 低下;惊厥;早期或重度黄疸;食 欲差、呕吐、腹泻、腹胀。硬肿症; 出血症状;24小时仍无大小便。 n最终的目标n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n保证生存质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