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59526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丹阳市折柳中心小学 郑夕清 教学目标:1、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2、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郑和第一次远航。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教学过程:第 二 课 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划清了文章的层次脉络,知道了郑和远航,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还知道了文章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主要分为: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2、今天,我们继续走进

2、课文,再次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了解这一伟大的壮举郑和远航。(生齐读课题)二、引入第一次远航,精读 13 自然段。(课件出示 13 节)1、在六百多年前,郑和开始了第一次远航。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 13 节,划出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一下批注,写写你的理由。2、学生自读,自划,教师巡视指点。3、师生交流,边指名说,并说出理由;边指导读。 关于宝船的长度、高度、宽度等。(通过具体数字体现船大,用教学楼进行对比。) “船上配备着航行罗盘水船。”(装备精良、随行船只分工明确。)是啊,船很大,装备精良,随行船队分工明确,规模很大,的确是宝船!“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第一次

3、出使西洋。”(看出送行人很多,连皇帝都参与了,从“人山人海”看出。)“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从具体数字看出随行人很多。)4、宝船如此壮观,那领导这支船队的郑和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指名答:自信、矫健、勇敢、坚定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握拳、起航、健步、高举、大步等) 指名读、齐读。5、下面句子更精彩,出示“在人们的欢呼声出发了。” 指名读 从这句话你们感受到了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船队呢?(气势宏伟的船队,从哪儿看出来的呢?比喻句和浩浩荡荡。) 指名读范读齐读三、精读第四节。(课件出示第四节)过渡:郑和的船队规模大,装备精良,随行人多,显示了明朝经济的强盛,而这次访问

4、书上说是一次什么样的访问呢?1、这是一次友好的交往。默读课文,看看这节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次“友好访问”呢?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3、师生交流。4、相机拓展:想象一下,郑和来到这个国家,他面见国王,会说些什么呢? 看见这么宏伟的舰队,当地老百姓会怎么想呢?(相机理解“扶老携幼、惊叹不已”)总结:这是一支非常强大的舰队,却没有丝毫的炫耀、威胁,有的只有友好的情感,让我们齐读第四节。四、精读第五节。(课件出示第 5 节)过渡:任何成功之举的背后都藏有鲜为人知的曲折和艰辛,这次航行也不例外,大声地读读第五节,说说这次航行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指名答 (风浪 海盗)险恶的风浪自己读读风浪这段话,说说哪

5、些词语表现了风浪十分凶险?(脱缰的野马咆哮 呼啸等)这是海浪的一种什么样的声音?请大家留心“扑”这个字,为什么要用“扑”,你能体会到什么?指名读面对如此凶险的风浪,郑和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可以看出郑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镇定自若)指名读 是啊,正因为郑和面对凶险的风浪时镇定自若,所以才能一次次战胜凶险,可以从文中的“化险为夷”看出。(相机理解“化险为夷”,“险”指的什么,“夷”指的是什么?) 凶恶的海盗 除了凶险的风浪,还有什么其他的凶险?(海盗) 面对海盗的袭击,郑和又是怎样做的呢?又可以看出郑和是什么样的人呢? (板书:有勇有谋)总结:在漫漫的远航之旅中,像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郑和

6、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战胜了一次次凶险。五、复述第一次远航。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课文主要从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部分来描述的,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部分,根据板书的小标题,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2、同桌互说,指名说,评价。(主要写了 1405 年 7 月 11 日,郑和受命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在苏州刘家港码头起航;船队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并与各国人民建立了友好的感情;在远航途中,船队还战胜了险恶的风浪和海盗的袭击。)六、学习最后两节,总结文章写作方法。(课件出示 6、7 节)1、同学们,郑和第一次远航,受到各国人民热烈欢迎

7、,在这之后,郑和还多次远洋出使,请大家快速浏览最后两节,看看自己又了解了哪些知识?(重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及重要的意义)2、从大家刚才的了解中,你们是否发现后六次远航有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写的那么详细呢?指名回答,教师总结,(出示课件:郑和远航前后七次,历时二十八年,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如果要巨细无遗地罗列开来,显然是这篇短文不能胜任的。巧在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即以第一次远航为“点”,详细描写,有时间,有地点,有船队的情况,有人员组成,有设备仪器等等,还有出发、访问、交往等等情况,给人完整而深刻的具体印象,而以其他六次远航为“面”,概括介绍。“点”见具体,“面”见周到,让读者由点推到面,既不限于

8、一点,又不没有边际,可谓具体周到,详略合宜了。)3、是啊,今后的场面重复出现时,大家可学习运用这一写法。郑和远航历时28 年,出洋 7 次,这么长时间,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让我们用赞叹的语气一起读 6、7 节!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在返回途中以身殉职,病逝于印度古里,再也没有回到祖国!让我们带着怀恋之情再读 6、7 节!七、课外拓展,布置作业同学们,这就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课件出示图片),面对着郑和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他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他的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让我们永远记住他郑和!布置作业(课件出示作业)1、去了解更多有关这位英雄,有关这位英雄,有关这段历史的知识。2、推荐阅读书目:郑和下西洋郑和联结中国与伊斯兰教世界的航海家与郑和相遇海上。板书设计:扬帆起航友好交往 规模大 时间长 范围广战胜凶险 10 郑和远航镇定自若 有勇有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