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烧香病毒制造者将出狱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594798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熊猫烧香病毒制造者将出狱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熊猫烧香病毒制造者将出狱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熊猫烧香病毒制造者将出狱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熊猫烧香病毒制造者将出狱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熊猫烧香病毒制造者将出狱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熊猫烧香病毒制造者将出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熊猫烧香病毒制造者将出狱(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熊猫烧香病毒制造者将出狱熊猫烧香病毒制造者将出狱“熊猫烧香”主犯首次直面媒体,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披露鲜为人知的案件细节本报记者 张勇军 实习生 柯云峰 周菡 黄敏 文/图核心提示XX 年 12 月至 XX 年 1 月,那是一段中国网民遭遇浩劫的日子。“黑客”出身的李俊研制病毒,碰上了擅长“病毒商业运作”的“生意人”王磊和张顺,两者在“暴利”诱惑下的结合,最终引发了“熊猫烧香”席卷网络的灾难。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该病毒不断入侵个人电脑、感染门户网站、击溃数据系统,上千万台次的电脑遭到病毒攻击和破坏,给众多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被XX 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和互联网安

2、全报告评为“毒王” 。从案发到现在,两年半过去了,猖獗的“熊猫烧香”病毒已经被消灭。该案 3 名案犯相继出狱,只有“毒王”李俊仍在服刑改造。近日,本报记者经过辗转联系,先后与李俊、雷磊、张顺等 3 人首次面对面,他们讲述了鲜为人知的作案细节,真实地还原了“熊猫烧香”的诞生和灭亡过程,这也是他们首次直面媒体。因“熊猫烧香”案获刑的李俊等人,被司法界称为中国第一批因制造电脑病毒获刑的人。但正如李俊所言,他们不是第一个制造病毒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制造病毒的人。计算机病毒的泛滥,拷问着中国发展仅 10 余年的互联网安全,显示出国家的相关法律并不完善,在互联网安全的管理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因获减

3、刑的李俊即将出狱,他表示,出狱后要改邪归正,他委托本报提前帮他联系一份网络公司的工作,他将投身于维护网络安全的战斗中。6 月 29 日,暴雨过后,湖北某监狱。雷磊拎着一袋零食,再次敲开了监狱的大门。记者陪同他看望正在服刑的李俊。“最近怎么样?还好吧?”监狱会见室内,雷磊一阵寒暄,李俊嬉笑着脸,显得很精神。从邻居到同学,他们相互熟悉,最后因为“熊猫烧香”病毒案件,两人成为“患难”兄弟。李俊称,他制作病毒之初,只是为了炫耀技术。简单心态的罪恶演变,源于认识擅长“病毒商业运作”的王磊和张顺。在“暴利”的诱惑下,他们的结合,最终引发一场中国网络灾难。初衷为炫耀编程技术 尝试制作超级病毒XX 年 9 月

4、, “黑客”出身的李俊,因没有正规的计算机专业学历,在广州、深圳屡屡碰壁,最终失望而归。为提高编程技术,他报名参加武汉某软件培训学校,学习“WEB”软件设计,直到 XX 年 9月。李俊觉得编程课太枯燥,选择了提前退学。之后的日子,他每天躲在关山关南小区的出租屋内玩电脑,和网友交流编程心得。一天,他所在的编程爱好者群里,一个网友突然问李俊, “我的电脑又中毒了,你可不可以做一个差不多的病毒出来?”网友的试问,引起了李俊的兴趣, “自己的电脑也经常中病毒,但我还从来没有做过病毒。 ”李俊决定尝试一下,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编程水平。“我试一下。 ”李俊给了网友一个不太肯定的答复。李俊说,其实,他对病

5、毒还是有一定的了解。XX 年至 XX 年间,雷磊以“whboy”的名义做过“QQ 尾巴”病毒,他对制作病毒的基本流程是非常清楚的。“以往的病毒,是通过人为传播的,我制作的病毒必须是自动传播。 ”李俊在设计病毒之初,就想让别人不仅知道电脑中毒,还要知道中了什么毒。李俊说,他制作病毒的目的就是想炫耀自己的技术,看自己的编程到底达到什么水平。在网上,他选中一个可爱的“熊猫烧香拜佛”图标作为病毒标志。雷磊说,这一段时间内,李俊不断向他请教,在编程上如何实现某种功能,他一一作了回答。但是,雷磊压根就不知道,李俊正在制作的是一个超级病毒。试毒病毒完成后反复试验杀伤力大约两个月后,也就是 XX 年 11 月

6、,李俊基本完成了“熊猫烧香”病毒。在编写病毒的日子里,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他就坐在电脑前查资料,编写代码。雷磊说,李俊大部分是模仿“尼姆达”病毒编写 “熊猫烧香” 。李俊说, “熊猫烧香”是经过多种途径交叉感染的超级病毒,它可通过 U 盘、局域网感染,也可通过点击网页感染,总之,现今病毒感染的所有方式, “熊猫烧香”都具备了。为验证自己的病毒是否真正具有杀伤力,他将这个编好的病毒,放在自己的电脑里进行了试验。李俊称,尽管自己的电脑中毒,删除了部分系统文件,但他还是觉得效果只是一般。 “熊猫烧香让千万台次电脑中毒,你觉得效果只是一般?”对于记者的疑问,李俊只是淡淡一笑, “熊猫烧香病毒的危害

7、本来就很一般,只不过它的感染方式有些厉害。”李俊当了多年的“黑客” ,攻击过无数网站,但制作病毒,还是头一回。试验成功后,他很兴奋,在编程爱好者群里“大吼”:“我做好了一个病毒,谁想要的话,可以给你看。 ”在李俊看来,他有了一个让他值得炫耀的本钱。随后,李俊将这个病毒送给几个网友分享,并和他们展开探讨。“熊猫烧香”主犯首次直面媒体,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披露鲜为人知的案件细节本报记者 张勇军 实习生 柯云峰 周菡 黄敏 文/图核心提示XX 年 12 月至 XX 年 1 月,那是一段中国网民遭遇浩劫的日子。“黑客”出身的李俊研制病毒,碰上了擅长“病毒商业运作”的“生意人”王磊和张顺,两者在“暴利”诱

8、惑下的结合,最终引发了“熊猫烧香”席卷网络的灾难。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该病毒不断入侵个人电脑、感染门户网站、击溃数据系统,上千万台次的电脑遭到病毒攻击和破坏,给众多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被XX 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和互联网安全报告评为“毒王” 。从案发到现在,两年半过去了,猖獗的“熊猫烧香”病毒已经被消灭。该案 3 名案犯相继出狱,只有“毒王”李俊仍在服刑改造。近日,本报记者经过辗转联系,先后与李俊、雷磊、张顺等 3 人首次面对面,他们讲述了鲜为人知的作案细节,真实地还原了“熊猫烧香”的诞生和灭亡过程,这也是他们首次直面媒体。因“熊猫烧香”案获刑的李俊等人,被司

9、法界称为中国第一批因制造电脑病毒获刑的人。但正如李俊所言,他们不是第一个制造病毒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制造病毒的人。计算机病毒的泛滥,拷问着中国发展仅 10 余年的互联网安全,显示出国家的相关法律并不完善,在互联网安全的管理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因获减刑的李俊即将出狱,他表示,出狱后要改邪归正,他委托本报提前帮他联系一份网络公司的工作,他将投身于维护网络安全的战斗中。6 月 29 日,暴雨过后,湖北某监狱。雷磊拎着一袋零食,再次敲开了监狱的大门。记者陪同他看望正在服刑的李俊。“最近怎么样?还好吧?”监狱会见室内,雷磊一阵寒暄,李俊嬉笑着脸,显得很精神。从邻居到同学,他们相互熟悉,最后因为“

10、熊猫烧香”病毒案件,两人成为“患难”兄弟。李俊称,他制作病毒之初,只是为了炫耀技术。简单心态的罪恶演变,源于认识擅长“病毒商业运作”的王磊和张顺。在“暴利”的诱惑下,他们的结合,最终引发一场中国网络灾难。初衷为炫耀编程技术 尝试制作超级病毒XX 年 9 月, “黑客”出身的李俊,因没有正规的计算机专业学历,在广州、深圳屡屡碰壁,最终失望而归。为提高编程技术,他报名参加武汉某软件培训学校,学习“WEB”软件设计,直到 XX 年 9月。李俊觉得编程课太枯燥,选择了提前退学。之后的日子,他每天躲在关山关南小区的出租屋内玩电脑,和网友交流编程心得。一天,他所在的编程爱好者群里,一个网友突然问李俊, “

11、我的电脑又中毒了,你可不可以做一个差不多的病毒出来?”网友的试问,引起了李俊的兴趣, “自己的电脑也经常中病毒,但我还从来没有做过病毒。 ”李俊决定尝试一下,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编程水平。“我试一下。 ”李俊给了网友一个不太肯定的答复。李俊说,其实,他对病毒还是有一定的了解。XX 年至 XX 年间,雷磊以“whboy”的名义做过“QQ 尾巴”病毒,他对制作病毒的基本流程是非常清楚的。“以往的病毒,是通过人为传播的,我制作的病毒必须是自动传播。 ”李俊在设计病毒之初,就想让别人不仅知道电脑中毒,还要知道中了什么毒。李俊说,他制作病毒的目的就是想炫耀自己的技术,看自己的编程到底达到什么水平。在网上

12、,他选中一个可爱的“熊猫烧香拜佛”图标作为病毒标志。雷磊说,这一段时间内,李俊不断向他请教,在编程上如何实现某种功能,他一一作了回答。但是,雷磊压根就不知道,李俊正在制作的是一个超级病毒。试毒病毒完成后反复试验杀伤力大约两个月后,也就是 XX 年 11 月,李俊基本完成了“熊猫烧香”病毒。在编写病毒的日子里,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他就坐在电脑前查资料,编写代码。雷磊说,李俊大部分是模仿“尼姆达”病毒编写 “熊猫烧香” 。李俊说, “熊猫烧香”是经过多种途径交叉感染的超级病毒,它可通过 U 盘、局域网感染,也可通过点击网页感染,总之,现今病毒感染的所有方式, “熊猫烧香”都具备了。为验证自己的

13、病毒是否真正具有杀伤力,他将这个编好的病毒,放在自己的电脑里进行了试验。李俊称,尽管自己的电脑中毒,删除了部分系统文件,但他还是觉得效果只是一般。 “熊猫烧香让千万台次电脑中毒,你觉得效果只是一般?”对于记者的疑问,李俊只是淡淡一笑, “熊猫烧香病毒的危害本来就很一般,只不过它的感染方式有些厉害。”李俊当了多年的“黑客” ,攻击过无数网站,但制作病毒,还是头一回。试验成功后,他很兴奋,在编程爱好者群里“大吼”:“我做好了一个病毒,谁想要的话,可以给你看。 ”在李俊看来,他有了一个让他值得炫耀的本钱。随后,李俊将这个病毒送给几个网友分享,并和他们展开探讨。“熊猫烧香”主犯首次直面媒体,接受本报独

14、家专访,披露鲜为人知的案件细节本报记者 张勇军 实习生 柯云峰 周菡 黄敏 文/图核心提示XX 年 12 月至 XX 年 1 月,那是一段中国网民遭遇浩劫的日子。“黑客”出身的李俊研制病毒,碰上了擅长“病毒商业运作”的“生意人”王磊和张顺,两者在“暴利”诱惑下的结合,最终引发了“熊猫烧香”席卷网络的灾难。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该病毒不断入侵个人电脑、感染门户网站、击溃数据系统,上千万台次的电脑遭到病毒攻击和破坏,给众多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被XX 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和互联网安全报告评为“毒王” 。从案发到现在,两年半过去了,猖獗的“熊猫烧香”病毒已经被消灭。该案

15、 3 名案犯相继出狱,只有“毒王”李俊仍在服刑改造。近日,本报记者经过辗转联系,先后与李俊、雷磊、张顺等 3 人首次面对面,他们讲述了鲜为人知的作案细节,真实地还原了“熊猫烧香”的诞生和灭亡过程,这也是他们首次直面媒体。因“熊猫烧香”案获刑的李俊等人,被司法界称为中国第一批因制造电脑病毒获刑的人。但正如李俊所言,他们不是第一个制造病毒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制造病毒的人。计算机病毒的泛滥,拷问着中国发展仅 10 余年的互联网安全,显示出国家的相关法律并不完善,在互联网安全的管理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因获减刑的李俊即将出狱,他表示,出狱后要改邪归正,他委托本报提前帮他联系一份网络公司的工作,他

16、将投身于维护网络安全的战斗中。6 月 29 日,暴雨过后,湖北某监狱。雷磊拎着一袋零食,再次敲开了监狱的大门。记者陪同他看望正在服刑的李俊。“最近怎么样?还好吧?”监狱会见室内,雷磊一阵寒暄,李俊嬉笑着脸,显得很精神。从邻居到同学,他们相互熟悉,最后因为“熊猫烧香”病毒案件,两人成为“患难”兄弟。李俊称,他制作病毒之初,只是为了炫耀技术。简单心态的罪恶演变,源于认识擅长“病毒商业运作”的王磊和张顺。在“暴利”的诱惑下,他们的结合,最终引发一场中国网络灾难。初衷为炫耀编程技术 尝试制作超级病毒XX 年 9 月, “黑客”出身的李俊,因没有正规的计算机专业学历,在广州、深圳屡屡碰壁,最终失望而归。为提高编程技术,他报名参加武汉某软件培训学校,学习“WEB”软件设计,直到 XX 年 9月。李俊觉得编程课太枯燥,选择了提前退学。之后的日子,他每天躲在关山关南小区的出租屋内玩电脑,和网友交流编程心得。一天,他所在的编程爱好者群里,一个网友突然问李俊, “我的电脑又中毒了,你可不可以做一个差不多的病毒出来?”网友的试问,引起了李俊的兴趣, “自己的电脑也经常中病毒,但我还从来没有做过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