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计划与问题探讨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49593485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计划与问题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教研计划与问题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教研计划与问题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教研计划与问题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教研计划与问题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研计划与问题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计划与问题探讨(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研计划与问题探讨广州市教研室 蒋淑雯 2011-9广州市中职德育教研会虽然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但是,不是说主渠道就是把德 育课变成学校重要工作或中心工作。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不是靠规定保护出来的,而是需要我们教学的实 效性来证明的,是靠我们老师做出来的。所以,有为才有位;德育课的定位,决定了我们教学的特殊性,那就是我们不能仅仅局限 在学科教学,应该与德育工作整合。 虽然第三次课程改革刚启动并实施 2 年,但是,新教材的实施,仍然发现存在不少问题,探讨课程改革以提高 德育课的实效性改革从未停止过。所以,进一步精简教学内容,加强课程 内容整合,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可能成为我们今后课改的

2、选择。1.如何看待德育课教学的“主渠道”的定位?2.我们应怎样看待德育课教学与德育工作的关系?表达两种看法:(1)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教学是根本,而不是把学科教学 让位于德育工作或被代替;(2)辩证地看待两者关系,实现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作为德育 课老师,应确立这样一种理念:从学校层面看,德育教学为学校德育工作服务;从教学层面看,是充分利用德育资源为德育课程教学服务,提高教 学实效;最终实现为我们老师自己服务。 教研工作的切入点:教研工作的思路: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工作(教研会-中心组-学校教研组)坚持以课题研究带动工作坚持以丰富活动提高工作实效 1.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3、教学评价。2.搭建教师发展舞台:技能竞赛、公开课研讨、结对培养、讲座、优秀学科组评比等。(新教材实施)二、课堂教学:提炼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课题研究:继续深化有效教学研究三、教师发展:坚持以赛促研以赛检学2011年第一学期教研工作主要内容:四、教研服务:改进教研服务形式有 效 教 学 各选所需、各展所能广州市中职德育教研会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案 工作目标:(一)提升德育课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设计、实施和反思能力, 建构具有中职特色的德育课课堂有效教学课型。(二)改善教学行为,提倡“做中学” 。(三)建立有效教学的评价机制。(一)教研会立项课题进入结题阶段(第一批)(二)中职德育课课堂“实

4、践活动”教学的研究(三)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职业道德与法律)一、课题研究:继续深化有效教学研究(一)教研会立项课题进入结题阶段(第一批)1.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孟磊。 课程内容有效整合研究2.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申报人:陈欣。 课程内容有效整合研究3.番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申报人:崔燕妍。 中职德育课程内容整合研究4.海珠商务:申报人:吴建华。 职业教育课堂生活重建探索德育课程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职业能 力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继续深化有效教学研究已达到结题条件的给予结题证书和评比等级; 未达到结题要求的可以继续研究,或转入第二批立项课题。5.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申报人:凌艳华。 中职

5、学校德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研究6.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申报人:冼东红。 中职德育课实施分层探究教学的研究7.财经职业学校:申报人:李晓辉 德育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8.增城新东方职业技术学校:申报人:朱兴 中职德育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9.土地房产学校:申报人:张雅利 德育课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策略的研究10.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申报人:钟鉴军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培养工科类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11.贸易职业高级中学:申报人:区粤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中职德育课程有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12.财经职业学校:申报人:黎城荣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学习动机调查与研究13.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申报人

6、:李伟军中职德育课程有效课堂管理策略研究14.花都区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申报人:王小丹基于有效教学的中职德育课学习评价改革研究15.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申报人:谭杏芳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学业评价研究16.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中:申报人:杨洁华德育课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17.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申报人:梁敏香职业道德教育对中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的研究中职德育大纲强调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 育,教学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的联系,做到知识 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 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教学大纲提出加强实践环节,注重运用“在做中学” 的实践方法。(一)教研会立

7、项课题进入结题阶段(第一批)在现有活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德育课教学如何加强实 践,“在做中学”,凸显职业教育特色,促进教学更紧密地结 合学生生活、职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等, 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细化研究: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设计征集一、课题研究:继续深化有效教学研究活动教学(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活动以学生主体活 动为主要形式实践活动进一步细化(二)中职德育课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研究目前对实践的教学从两方面理解:第一,哲学上,是指主观见诸于客观的实践,指的是 社会实践。但德育课教学不可能都到校外实践;第二,取向西方学者理解的活动教学,强调做中学。 德育课可以借助活动教学的理念

8、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 活动探究中感悟和内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等。 “教学中的“实践”,与人类一般的实践活动是有差异 的,即是说它不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它强调的是 通过“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事物、形成对事物 的认识,从而掌握事物的规律。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 是间接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实践”过程,让学 生自己获得直接经验、提升直接经验。”摘自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的理论与操作实践活动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活动。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或在 老师指导下,通过各种操作探究、体验活动,学生主动探索 、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9、的过程 。实践活动应具备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学生有操作行为(直接操作或模拟)。二是学生有直接体验(与知识学习相关的体验);如何准确界定德育课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的重点实践活动的一般界定:(1)课外实践活动:多用于众多知识点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等,例如 调查、访问、行为训练(实习)、劳动锻炼、参观学习、 社会实践等。 (2)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 景进行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例如模拟类、展示类、操作 类等;德育课实践活动的分类:1、从组织形式划分:德育课实践活动的分类:(1)认知性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与学习活动有关的 直接经验,

10、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间接经 验)。它是学习活动的辅助形式,只限于学习知识的范围。如 行为练习、实验、演示、操作等人的实际活动。(2)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设计、计划、成果、模拟实践等。(3)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综 合能力,例如调查、访问、行为训练(实习)、劳动锻炼、参 观学习、社会实践等。 参考: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2.从教学任务角度划分:(三)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职业道德与法律)评价标准基本框架和内容:学习内容、评价目标、评价方式、评价示例等内容。 (一)教研会立项课题进入结题阶段(第一

11、批)(二)中职德育课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研究目的:有效贯彻教学大纲要求;构建促进中职学生学习 的学业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规范学业质量监 测,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题研究:继续深化有效教学研究评价目标(核心部分):教学大纲规定:学习评价分为:知、信、行三方面。知认知评价:分为三个层次和能力界定。(1)了解: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能再认或再现;(2)理解: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3)运用:在理解基础上能举例说明所学知识和原理,运用知识 对具体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信情感态度观念方面的评价。以与具体情境相适应的正确情感态度观念为标准,评价学生不

12、良情 感、观念的变化情况,以及正确情感态度的体验和内化情况,以引导学 生积极进步。行行为表现评价。分为两类:(1)学习表现:课内外学习表现。(2)日常行为表现:日常生活践行道德和法律的实际表现。评价标准研制的基本思路 :1.依据大纲:标准是大纲具体化、过程化。使评价与大纲在知识的 种类、深度、广度保持一致性。2.体现整合性:一是评价与教学过程整合,使评价融于教学过程之 中,为教学提供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教学内容整合,依据大纲 ,将单元的内容适当整合,梳理主干知识,利于老师开展活动教学,同 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分层选择。3.体现全面性:体现知、情、行三方面目标。认知目标、运用目标的评价标

13、准相对具体一些;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评价,主要通过体验感悟、实践等质性评价方 式进行。行为评价以职业核心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4.尽量采用真实评价、情境化评价的取向。即重视评价学生在真实 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侧重地研究表现性评价。学习导航与同步训练广州市中职德育教研会组织编写(三)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职业道德与法律)(一)教研会立项课题进入结题阶段(第一批)(二)中职德育课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继续深化有效教学研究本学期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德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包括课程 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和考核办法等 内容)调查研究;

14、二是初步编订评价标准讨论稿,并在相关 实验学校开展实验和研讨,力求广泛征求意见 。 (一)特色课型的提炼和实验(二)公开课观摩与研讨(三)“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任务书”实验二、课堂教学:提炼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特色课型的提炼和实验二、课堂教学:提炼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德育课主流课型活动式教学课型讲授式教学课型从教学组织形式和 教学方法进行分类1.关注德育课教学改革重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2.体现德育课教学的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德育教学的实践性特点 。 如何确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活动教学课型呢?从教学(甚至只从一节课)层面去理解和操作,结果是让我们都陷入困 惑之中,如为什么

15、认为用这种课型结构就有效,而不用另一种?这种课型创 新在哪里?等等教学目标标教学任务务认认知目 标标认认知性活动为动为 主的教学情感目标标体验验性活动为动为 主的教学运用目标标解决问题问题 活动为动为 主的教 学 行为为目 标标践行性活动为动为 主的教学即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实现的教学目标 去选择相应的教学课型,而是贴标签式、形式化地运用某种课型。 活动教学从课程层面例如:践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行为,尝试求职的基本方法、编制 模拟创业计划书。践行礼仪规范;践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在 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履行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公民职责从教学层面转到理解和运

16、用教学课型活动动教学课课型 (亚亚分类类)认知任务活动型体验活动型问题探究型实践活动型运用什么课型,主要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定 的,而且在教学中经常是综合运用的,如探究实践、实践体验 、体验探究等。学习习方式接受式体验验式探究式实实践式活动动教学课课型 (亚亚分类类)认知任务活动型体验活动型问题探究型实践活动型主要涉及概念、规则、原理 等了解和理解。这些学科知识大 都为已被抽象和概括形成语言、 符号表征的静态知识,学生在学 习中容易产生困难,不能单靠讲 授的方式,可以以具体感性的活 动设计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 验、感悟知识,自主内化和占有 ,从而达成对抽象理性知识的理 解和意义建构。 主要涉及情感、态度、观念 等领域的程序性知识更适合以体 验的方式来进行。德育课需要大 量这种深入到情感层次的体验活 动,如角色体验活动、情境体验 活动等。 主要涉及运用知识对具体问题做 出分析和判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一般按提出问题、具 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