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绪论第一二章1019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593345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X 页数:294 大小:16.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概论绪论第一二章1019_第1页
第1页 / 共294页
环境保护概论绪论第一二章1019_第2页
第2页 / 共294页
环境保护概论绪论第一二章1019_第3页
第3页 / 共294页
环境保护概论绪论第一二章1019_第4页
第4页 / 共294页
环境保护概论绪论第一二章1019_第5页
第5页 / 共2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概论绪论第一二章10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概论绪论第一二章1019(2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概论火电厂环境保护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1环境1.1.1、环境基本概念 环境是一个系统的广泛的概念,是相对与 一个中心事物而言,不同的中心,环境不同。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1.1、环境基本概念 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环境保护)中环境的含义 是以人为中心的客观存在,这个客观存在主要指人类已 经认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周围事 物。 包括物质性事物: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界众多要 素(阳光、空气、陆地、土壤、水体、森林、草原、生 物)和经过人类社会改造的自然界(城市、村落、 水库、港口、公路、机场、园林);也包括这些物 质各自或组成

2、的系统及其所呈现的状态(空气清新、植 被丰富、森林茂密、暴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酸雨、城市扩张,水体富营养化)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1.1、环境基本概念 为适应某些工作而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法: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 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 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保护法把环境中应当保护的要素或对象 界定为环境的一种工作定义,规定环境在法律中适 用的对象或适用范围。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1.2、环

3、境要素及其属性 定义: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 不同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 为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 岩石和阳光等。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 生物圈构成地球环境系统。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1.2、环境要素及其属性 环境要素的属性: a、环境的系统性;环境整体大于诸要素只 和,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形成环境整体 效应; b、各个要素的相互依赖性;诸要素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和物质流相互作用 和制约;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 环境要素的属性: c、环境质量的最差限制律;收环境要素中 最差状态

4、的要素控制 d、环境要素的等值性;各个环境要素,无 论它们本身在规模上和数量上是如何不同,只 要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对环境质量的限制作用 并无质的差别 e、环境要素变化之间的连锁反应。受其他 要素影响,也影响其他要素。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 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 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 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 质所吸收,(为什么?)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 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 ,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 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

5、温室 效应”。干旱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1.3、环境的类型 分类目的是为了研究方便,所以根据研究 的不同划分方法也不同。 三种划分环境类型的方法: 按主体 按环境范围 按环境要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1.3、环境的类型 按主体分:以人为主体,把人类之外的其 他的生命物体和非生命物体都称为环境。人类 环境,环境科学的分发 以生物体为主体,生物界以外的其他生命 物体和非生命物体都是环境要素。生态学分发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1.3、环境的类型 按环境范围:车间环境(工作),社区环 境(生活),区域环境,城市

6、环境,地球环境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1.3、环境的类型 按环境要素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地质环境 社会环境:聚落环境(院落、村落、城市 ),生产环境(工厂、矿山、农场、林场), 交通环境,文化环境等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2、环境问题 环境学科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不是自然灾 害问题(原生),而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环境 问题。 人为环境问题可分为两类: 自然资源 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发展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2.1、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

7、大 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2.1、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第一阶段:环境问题的萌芽(工业革命以前) 生产力底下,人类生存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同 时只有利用环境,没有改造环境的意识。后期随着 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畜牧业发展,环境 问题出现:盲目开荒导致砍伐森林、破坏草原、水 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沙漠化等问题。但总体来说 生产力低下,造成环境问题不严重。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2.1、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第二阶段:环境问题发展恶化阶段(工业 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 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加快人类利用自然 的节奏,同时加快环境破

8、坏速度。工业革命的 标志:蒸汽机,煤,钢,铁的广泛应用,矿物 资源的利用,改变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同时 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工业革命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工 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 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 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 开始。机器吃人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2.1、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第三阶段: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20世 纪50年代至80年代) 表现:出现大规模的环境公害事件:伦敦 毒雾,日本水俣病Hg,日本骨痛病Cr 原因:人口急剧增长(翻倍);工业不断 集中和扩大,能源消耗大增(煤翻倍,石油的

9、利用)。伦敦毒雾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 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 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当时伦敦冬 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 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 ,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 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 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 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伦敦毒雾逆温层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 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 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 的大气层称

10、为逆温层。水俣病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 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 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 病之一。“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 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 称之为水俣病。由于工厂排放废水,使有机水银经过海生物分 级浓缩,最后在人体累积至一定程度而发病。 受害的主要器官为大脑皮质,主要症状有隧道 视野、运动失调震颤、语言障碍等。水俣病骨痛病骨痛病是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部分 镉污染地区的一种公害病,以周身剧痛为主 要症状而得名。骨痛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长期饮用 受镉污染的河水,并食用此水灌溉的含镉稻 米,致使镉在体

11、内蓄积而造成肾损害,进而 导致骨软症。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2.1、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第四阶段: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20 世纪80年代后) 表现:全球性大气污染;大面积生态破坏 ;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切尔诺贝利、印度 博帕尔农药泄漏、莱茵河污染事故);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 辅以北110公里,它是前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 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曾经被认 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1986年一声 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 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 炸,其辐射量相当于4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 子弹。

12、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 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 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切尔诺贝利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印度博帕尔灾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意 外,影响巨大。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 央邦的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 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一所 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大灾难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 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 剧。现在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 然因这灾难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莱茵河污染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是指20世纪中期以来莱茵河水体 遭

13、到的一系列严重污染事件。20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莱茵河曾一度成了欧洲最 大的下水道。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的桑多斯化工厂仓 库失事起火,近30吨硫化物、磷化物、汞、灭火 剂溶液随水注入河道,造成大批鳗鱼、鳟鱼、水 鸭等水生生物死亡;下游160干米内约有60万条 鱼被毒死;480km内的井水不能饮用;沿岸许多 自来水厂、啤酒厂被迫关闭;使已经投资了300 多亿马克的莱茵河治理工程前功尽弃。莱茵河污染事件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第四阶段和第三阶段比较:第一、影响范围不同; 第二、后果严重(损害人健康,危害持 续); 第三、污染源复杂; 第四、突发性事故

14、增多。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2.2、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人口消耗:土地资源,生物 资源,矿物资源,水资源 资源问题,土地资源减少退化;森林资 源缩小;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某些矿产资源 濒临枯竭;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环境保护背景知识介绍1.2.2、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 沙漠化、生物物种消失 环境污染,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造成的气 候变化(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 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和酸沉降(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海洋污染(石油污染,赤潮,海 面垃圾)生态问题1、美国引进亚洲锦鲤是为了清理南部鲶鱼池的海

15、藻。由于数量 增多,一些鲤鱼溜进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在这里,它们迅 速泛滥成灾。生态问题2、葛根于1876年首次在美国的费城百年博览会上出现,当时专 家把它吹捧为一种耐寒、快速增长的地被植物,可帮助抑制水 土流失。但之后因为它生长太迅速,长得遍地都是,从而获得 一个新的绰号:通吃南部的藤蔓。生态问题3、澳大利亚24只灰色兔子放到野外,让他们自然 生长。结果到19世纪末,澳大利亚的野兔数量多得 惊人,以至于当地的原生植物、动物甚至土壤本身 都到了崩溃的边缘。生态问题4、蜜蜂杀手。到今天,非洲采蜜蜂都被认为是一 种攻击性极强的物种。这是一次实验的产物,一次 为了改善欧洲采蜜蜂在热带地区的繁殖能力

16、的实验 ,这种称为蜜蜂杀手的采蜜蜂起源于巴西东南部的 圣保罗市。1957年,26只蜂王被一个采蜂人无意 中放走,这些蜂王和当地的雄蜂交配,然后产下杂 交蜜蜂,这些杂交蜜蜂比纯种的蜜蜂更能适应当地 环境和气候。2007年,只在新奥尔良地区发现有这 些杂交蜂,到了2009年,美国的犹他州也发现了它 们的蜂巢。在美国南部,它们在不断地蔓延泛滥 中。生态问题5、老鼠已经入侵了世界上90的岛屿,并造成 了岛上超过60的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灭绝。 6、繁殖超强的东灰松鼠入侵英国,身上会释放 致命的病毒,伤害到与之接触的动植物。 7、澳大利亚甘蔗蟾蜍的引进开始是为了控制野 兔的疯长,增长到一定数量,又被放进昆士兰 甘蔗种植园,以控制虫害。 8、八哥入侵每年造成美国的农业损失高达8亿 美元,还导致大量的飞鸟与飞机碰撞事件。 生态位在大自然中,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 活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出现。 如果它们在同一区域内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