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与饮食调整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593086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健康与饮食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亚健康与饮食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亚健康与饮食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亚健康与饮食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亚健康与饮食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健康与饮食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健康与饮食调整(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亚健康 与饮食调整一、健康的概念健康:是指人的生 理、心理、社会关 系这三者处于最佳 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理健康的标准: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正常,没有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 调和;适应环境, 能在人际关系中彼 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 能力,过着有效率 的生活。社会关系:(1)与家庭和亲属的关系;(2)工作、学习中与同事、同学的关系;(3)亲密的朋友和熟人的关系;(4)社团活动,如参加俱乐部、协会等组织;(5)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等。社会关系健康是指你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对健

2、康影响因素: 40依靠遗传和客 观条件,其中:15为遗传因素1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气候条件 60依靠自己建立 良好的生活方式和 行为习惯 我国学者对100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 长期追踪观察后得出的结论也与此相似, 这100位老年人平均年龄95.3岁,其中11人 超过100岁。 他们的经验是除以上7项外,还有两个特点 : 一是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知足常乐,有 自己的爱好; 二是有美满的家庭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人类健康十大危险因素(Lancet 2002, 360: 1347)营养不良。在贫穷国家,每年有超过300万人死于饥饿和贫 困所造成的营养不良。 不安全性行为。在

3、非洲,超过99%的人由于不安全的性行为 ,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不洁水源或环境和个人卫生。每年约有170万 人死于使用 劣质水源,以及生活在恶劣环境下或不良的卫生习惯导致 的肠道传染病或与此有关 的疾病。 室内烟雾(如烹调油烟、燃料烟尘)。研究发现,室内烟尘 可导致35.7%的人发生呼吸道感染,22%的人长期患肺部疾 患,有1.5%的人发生各种类型的癌症。 饮(酗)酒。酒精中毒可导致每年有180万人死亡,酒精还是 引发很多谋杀、车祸和自残等事件的一大因素。高血压。高血压可导致每年有710万死亡,占全球死亡人 数的13%。吸食烟草及其制品。WHO预测,在2020年前,每年将有840 万人因为吸烟

4、 而死亡。胆固醇过高。由于体内胆固醇过高导致440万人死亡,并 可以诱发18%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由于食入水果和蔬菜不足而引发的体内缺铁,可导致全球 每年有80万人死亡。肥胖。肥胖可引起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高血 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根据美国加州对6928名成年人进行长期追踪观察的结果,发现下列7项生活 方式与长寿有关: (1)减少夜生活,每天吃早餐; (2)每天睡眠78小时; (3)一日三餐间不吃零食; (4)保持标准体重; (5)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6)不吸烟; (7)不饮酒或少量饮酒。 经过5.5年的观察,发现遵守67项健康行为的人群比只 遵守03项的人群期望寿命延长11年健

5、康的八大要素健康的八大要素营养(营养(N N)锻炼(锻炼(E E)喝水(喝水(WW)阳光(阳光(S S)节欲(节欲(T T)空气(空气(A A)休息(休息(R R) 信念(信念(T T)健康养生他们健康吗?为什么?老 B 常 常 心 情 郁 闷讨论:小A经常生病小C害怕和人相处名人英年早逝敲响健康警钟 赣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 赣榆县健康教育所 v香港艺人梅艳芳 于2003年12月 30日凌晨2时 50分因癌症逝 世,终年40岁 。名人英年早逝敲响健康 警钟 上海均瑶集团 董事长王君瑶 身价40多亿,却 在2004年因肠 癌而离开了人 间,年仅38岁 。名人英年早逝敲响健康警钟 v2005年,

6、著名 演员付彪也因肝 癌过早的离开了 人间。名人英年早逝敲响健康警钟 v2005年著 名影星高秀 敏因突发心 脏病而与世 长辞,年仅 46岁名人英年早逝敲响健康 警钟 2007年,在新版 红楼梦中人选秀 举办的轰轰烈烈 的时候,红楼 梦中林黛玉扮 演者陈晓旭拥有1 亿家产,却因乳 腺癌在43岁就早 早的离开了人间 。小结v 一个又一个名人名家英年早逝 ,反复的给我们敲响警钟,疾病离我 们并不遥远,生命多么脆弱,健康多 么重要! v 健康是1,财富、地位、名声是 后面的0。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0再 多也是一场空!健康亚健康疾病亚健康的发生率亚健康的发生率 世界三种人世界三种人(WHO(WHO的全

7、球性调查的全球性调查) )vv 健康人群健康人群约约10%10%vv 亚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约约70%70%vv 疾病人群疾病人群约约20%20%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什么?v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是生活方式病,尤其是它的“前奏”亚健康。 亚健康的概念: v“虚弱即亚健康”,“虚弱”概念包括没病,但表现为躯体活力不足、时感疲劳、心理不健康、社交障碍 等,也包含着大病、重病治愈后的恢复期、慢性疾 病痊愈后平稳期的虚弱以及因衰老而致的组织结构 老化、退化及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的症状 。v简单说,就是不健康也没有疾病, 自我感觉不爽, 检查又无病,它是界于健康

8、与疾病之间的某种生理 功能低下状态,既不完全健康,又达不到疾病的诊 断标准和程度亚健康。 亚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是从亚健康诱发环境的角度审视的,这类人群的特点是 存在着易诱发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v工作紧张或不适应人群 (如“三资”企业员工、农民打工者等)v生活不规律人群 (如小公司经理、昼夜轮班者、经常出差者等)v烦恼、焦虑人群 (如出国者、大学生等)v情感空虚、悲观抑郁人群 (如下岗者、离婚者、离退休者等)v特殊职业人群 (如演员、医护人员、电脑爱好等)v遭遇突发事件人群 (如突然遇到失恋、重病以及意外受伤等)v机体生长发育、转折期人群 (如儿童、青少年、更年期男女等)v体

9、弱及病后人群 (如平素体虚者、大病、重病之后者等)v精神压力过大人群 (如公务员、知识分子、成功者等)亚健康的发生原因亚健康的发生原因目前认为亚健康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关:v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不良饮食行为、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v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竞争、紧张、冲突、焦虑、抑郁等。v 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过剩等。v 生物学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等)。亚健康的常见征兆: v浑身乏力、容易疲劳、头脑不清醒、思想涣 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鼻塞 、眩晕、起立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 感、郁闷不快、肩颈僵硬、早晨起床不快感 、睡眠不

10、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 心悸、手足麻木、容易晕车。v在发达的城市、脑力劳动者和先富起来的市民表现 为“五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高、尿酸高。v在农村和城市中相对较贫穷的市民主要表现为:慢 性劳损、肌肉关节病变和疼痛、营养不良和慢性感 染等。v亚健康高发人群:成功者、知识分子、医护人员、 大学生、演员、遭遇突发生活事件者、职业不稳定 者、离退休人员、经历感情、婚姻变故者、更年期 男女及乱吃药者等。 亚健康的表现:1、躯体性亚健康:v疲劳感:躯体性疲劳、脑力性疲劳、心理性疲劳 、病理性疲劳、综合性疲劳。 v亚高血压、失眠、头痛、便秘、过敏体质、隐性 贫血、神经衰弱、体质虚弱、耳

11、鸣、口干、肝炎 临床前期、体气不良、中风先兆、糖尿病的早期 信号、眼皮跳、眼前“出彩”、口腔异味、肥胖或偏瘦。2、心理性亚健康 v焦虑、无聊、忧郁、猜疑心、不快乐、压力感、 心理饱和、科技压力综合征等。3、人际交往性亚健康 v处世障碍、孤独和冷漠、自卑感、人际关系不良 、自闭症等。4、性亚健康v性功能障碍、性压抑等。亚健康的常见诱发因素 v主要有:压力型、活得真累型、生活危机型 、绝望型、嫉妒强迫型、性问题型等等。v疲劳感超负荷作业 生理性疲劳(体力、脑力、心理、混合性疲劳) 病理性疲劳(全身性疲劳、个别器官疲劳、智力 疲劳、技术性疲劳等);v睡眠不足经常熬夜、或长期睡眠质量不好;v营养不均衡

12、脂肪、盐、酒等摄入过多,钙、铁 、维生素摄入不足;v运动不得当运动过量或运动过于激烈、运动时 间不当、地点不当;v心理不健康人的情绪影响消化、血压、血糖、 血压,与肿瘤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v居住环境不适温度、湿度不合适,通风不良、 采光不佳、装修污染、辐射、噪音等的污染等 亚健康的发生机制亚健康的发生机制虽然现代医学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迄今为止,亚健康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对于亚健康的发生机制认为是:由于心理、社会、生物等多种环境因素,引起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紊乱以及氧化应激损伤,导致基因表达紊乱,最终导致亚健康的发生,其中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为亚健康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13、。 亚健康的临床特点亚健康的临床特点v 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体健康v 无确定病因或病因不明v 是机体身心轻度失调状态的一组临床症状,“不定陈述综合征”。v 其临床特点为“一多三少”。一多指疲劳多;三少即三种减退:活 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v 无器质性病变,属功能性改变v 临床上无疾病诊断依据v 呈慢性发病及发展v 若及时干预可逆转为健康状态v 若不及时防治,可发展为疾病。亚健康的分类亚健康的分类v 躯体性亚健康躯体性症状,以疲劳为主,还可有失眠、便秘、头痛、腰背酸痛等v 心理性亚健康急躁、焦虑、抑郁、担心、恐惧等。v 社会交往性亚健康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大,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

14、系紧张等。v 道德性亚健康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导致行为的 偏差、失范和越轨 。亚健康的诊断标准亚健康的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外有不少国家针对亚健康状态中最常见的慢性疲劳综 合征制定了相关标准,其中美国标准的使用较多,以下为美 国标准,可供参考。诊断标准(美国):即必须具备2项以上主要标准和6项 以上症状标准加上2项以上体征标准,或单纯症状标准超过 8项者,可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 标准(美国)标准(美国)v 主要标准1、持续性或反复性疲劳或极易疲劳,表现为:(1)睡眠休息后不能缓解;(2)严重时,日活动量减少5

15、0%。2、排除其他慢性临床疾病,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慢性 或亚急性细菌感染、慢性精神病、慢性炎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v 次要标准1、症状或病史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6个月。(1)低热或畏寒;(2)咽喉疼痛;(3)颈前、颈后或腋下淋巴结肿痛;(4)不能解释的全身肌肉无力;(5)肌肉疼痛或不适感; 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 标准(美国)标准(美国)(6)既往可耐受的运动后24小时全身疲劳; (7)和病前不同的全头痛; (8)游走性非炎性关节疼痛; (9)神经精神症状(畏光,暂时性视盲,健忘,兴奋过度,意识模糊, 思维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忧郁);(10)睡眠紊乱;2、体征标准 (1

16、)低热;(2)非渗出性咽峡炎; (3)可触及颈前、颈后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直径2cm)。亚健康诊断的参考标准亚健康诊断的参考标准 已经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6个月以上,通过系统检查,无 明显的器质性病理损害证据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阳性改变; 无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或原有疾病在康复过程中的病 理损害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变与现有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内在联系; 尽管患有明确的非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诊断,但无需用药 维持; 具有以疲劳为主的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以躯体性亚健康为主); 具有急躁、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不适症状(以心理性亚健康为主); 具有人际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以社会交往 性亚健康为主);判断:具备第、项可诊断为亚健康状态,加上、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