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592059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杜 甫杜甫及杜诗v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 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 部。有杜工部集。v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 “诗圣” ;其诗直接反映了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 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 历史过程,人称“诗史”。v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 样,而以沉郁为主。v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又因 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他的作品最著名的当推反映战乱的组诗“三吏”“三别” 。他的代表作品如兵车行春望北征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等在文学史上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2、。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 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 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 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 759年,关内大饥, 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 身。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 年(761),即杜甫在草 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 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 ,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 生活。这年春天,杜甫 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 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 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 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 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 ,大风破屋,大雨又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 万千

3、,写下了这首千古 传诵的诗篇。公元761年秋天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画面欣赏解题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 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 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 不

4、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 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 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下者飘转沉塘坳。(秋深) (怒吼) (在这里是虚数,表示多)(江边的地方)(高高的树梢)(茅草飞得低的) (落)写诗人茅屋被秋风

5、所破的惨状。第一节赏析: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怒号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 等词语呢?“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 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 哪个词更好? “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 处?还有:“飞”“洒”“挂”“飘转 ”“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 感场面。5、请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秋风卷茅归来倚仗自叹息。(竟然忍心这样) (做动词)(公开,与“对面”呼应)(呼喊也没有结果 )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表现 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

6、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第二节赏析: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 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 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 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 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 心力憔悴啊。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4、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群童抱茅 2、群童为何抱茅?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 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 现实,杜甫与其

7、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 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会儿)(像墨一样黑。名词作动词用)(衾qn:被子)(睡觉不老实) (被里子)(雨点细密,像下垂的麻线)(睡得很少.指失眠) (何由:即“由何”。由:凭。 )(彻:到天明。作动词)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 难入眠的痛苦。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第三节赏析: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秋宵屋漏3、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 种痛苦难眠的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呜呼!

8、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能得到.安:疑问代词,怎么) (全部庇覆) (所有贫苦人)(安稳得像山一样)(见xin:同”现”)(小屋)写诗人推已及人,关心人民疾苦 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 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第四节赏析: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祈求广厦 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

9、个怎样的人?忧国忧民 或:广厦万间秋风破屋群童抢茅夜雨湿屋心情苦痛无可奈何忧思不绝惨 悲 哀风雨白天黑夜屋外屋内事人自己推己及人天下寒士愿广厦千万间现实水到渠成理想关心民生 忧国忧民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 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 至深,特别是最后一段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毫 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小结诗歌翻译深秋八月,狂风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深秋八月,狂风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 的几层茅草。茅草飘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的几层茅草。茅草飘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 江边,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枝头,低的落在水江边,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枝头,低的落在

10、水 塘和水边地里。塘和水边地里。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 这样当面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这样当面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 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 只好回来靠着手杖自己叹气。只好回来靠着手杖自己叹气。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日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日 的天色灰蒙蒙的接近黄昏。被子用了多年冷得的天色灰蒙蒙的接近黄昏。被子用了多年冷得 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 因为屋顶漏水,床上没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

11、因为屋顶漏水,床上没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 像麻线一样不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像麻线一样不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 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捱 到天亮呢?到天亮呢?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 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 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 ?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种?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种 宽大的房子,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自宽大的房子

12、,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自 己被冻死了也心甘情愿!己被冻死了也心甘情愿!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 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 ,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 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 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 表。 前苏联别林斯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子孙阵亡尽,焉用独身完?投仗出门去,同行为辛酸。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

13、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犹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春。延续七 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诗人在剑南喜闻蓟北光 复,想到国家可以重新安定,人民可过安定生活,自 己可以携眷还乡,喜极而涕。诗人的“喜”,从另一个 方面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全诗毫无点饰, 情真意切。读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 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 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浦起龙在读

14、杜心解 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文积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 还知道哪些?得万安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白居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登 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蜀 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诗歌诵读畅所欲言:诗人追求的理想,在改革 开放的年代成为现实,联系现 实中的某些人和事你最想说什 么?: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社会 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百姓 疾苦,震撼人心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杜公祠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