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592009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发兴趣,激活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激发兴趣,激活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激发兴趣,激活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激发兴趣,激活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激发兴趣,激活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发兴趣,激活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兴趣,激活思维(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在这里,兴趣就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尤其低年级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玩得开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巩固学到的知识。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兴趣”二字入手,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

2、学的乐趣,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一、创设情境,乐学趣学所谓情境,就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营造的学习氛围。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1、化静为动,激发兴趣:当认数到 8、9 时,孩子们对数的相关知识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再从数的顺序、数的来源、基数、序数从头讲起,学生肯定不喜欢听。于是这里我创设了一个小动物参加套圈比赛的情境,用电脑课件的动画形式出现:美丽

3、的大草原上 7 只小动物聚集到了一起,他们要参加套圈比赛, “等等我”一只大花牛也跑进了画面。现在是几只动物?一幅生动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花牛的声音、动作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了过来,于是在同学们的参与下的小动物套圈比赛开始了。在这节课上,多媒体电脑,让静态的 8、9 动了起来,在动态中呈现了 8、9 的来源、大小、组成等知识,把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声象素材,学生很快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2、进入故事王国,调动学生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之前,几乎天天都接触童话故事,在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他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在课堂上

4、故事的魅力依然不减,是吸引学生的一大法宝。在比一比这一课中,我由孩子们喜欢听的童话故事讲起:“大灰狼想吃小猪们,于是把它们盖的草房子吹走了,把木头房子也烧了,最后 3 只小猪盖起了石头房子,大灰狼这回可没办法了,但它并不甘心,它又去打小兔子们的主意,这可怎么办呀?3 只小猪决定帮小兔子们盖石头房子,看他们正在一起搬运材料呢。出示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情景。 “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呢?”孩子们由听故事变成了认真投入地看故事,积极动脑想故事,兴趣高涨,思维活跃,在观察、比较中领会了“多” 、 “少”和“同样多”的含义及比较的方法。孩子喜欢这些故事,是因为这些故事离他们的世界很近;孩子们愿意在故事中学习,

5、是因为它有情有境,能让孩子融入其中,从中体会到数学的无尽乐趣。3、在生活中取材,利于激趣数学知识要讲来源,讲用途,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才会更有兴趣。如讲“分类” ,首先呈现了一张生活情景图,这就是小明杂乱的房间:床上放着玩具,躺着鞋,写字台上到处有书,还有袜子、帽子,椅子上是打开的书包,地上还凌乱的摆着跳绳、篮球、围巾等。房间是孩子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地方,一见到画面,他们就感受到了房间的杂乱无章,产生了帮小明整理房间的愿望,从而也体会到分类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一不陌生,二有体验,学起来自然容易,很多人能兴趣盎然地根据自己的生活

6、经验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4、游戏中学,乐在其中一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幼儿园,对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很陌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决定了他们特有的学习方式玩中学、游戏中学。在认识了 010 之后,我们玩了一个“我喜欢的数”的游戏:每人拿出一个喜欢的数,一个人大声说出这个数的相关信息,大家猜它是几;接着,接着老师说信息,请拿着这个数的同学参加与这个数相关的各种游戏,如:学小兔子跳 3 下、在身后拍 2 下手、学 4 声小猫叫等;最后还请这些数去找和自己能凑成 10 的朋友。由于低年级儿童具有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这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正适合于他们。在教学中,适当地开展一些有声有色

7、的游戏,寓教于乐,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从而增添对学习的兴趣,当数学与儿童的游戏揉和在一起时,孩子们感受更深的是:数学,有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年龄特点,对客观事物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以及以童话故事为主的内心世界,以“激趣”为目的,以多种呈现方式为手段,使学生不在被动地听数学,而是对学习充满兴趣,并能通过各种活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在这里,兴趣就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尤其低年级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

8、学得有趣,玩得开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巩固学到的知识。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兴趣”二字入手,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一、创设情境,乐学趣学所谓情境,就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营造的学习氛围。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

9、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1、化静为动,激发兴趣:当认数到 8、9 时,孩子们对数的相关知识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再从数的顺序、数的来源、基数、序数从头讲起,学生肯定不喜欢听。于是这里我创设了一个小动物参加套圈比赛的情境,用电脑课件的动画形式出现:美丽的大草原上 7 只小动物聚集到了一起,他们要参加套圈比赛, “等等我”一只大花牛也跑进了画面。现在是几只动物?一幅生动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花牛的声音、动作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了过来,于是在同学们的参与下的小动物套圈比赛开始了。在这节课上,多媒体电脑,

10、让静态的 8、9 动了起来,在动态中呈现了 8、9 的来源、大小、组成等知识,把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声象素材,学生很快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2、进入故事王国,调动学生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之前,几乎天天都接触童话故事,在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他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在课堂上故事的魅力依然不减,是吸引学生的一大法宝。在比一比这一课中,我由孩子们喜欢听的童话故事讲起:“大灰狼想吃小猪们,于是把它们盖的草房子吹走了,把木头房子也烧了,最后 3 只小猪盖起了石头房子,大灰狼这回可没办法了,但它并不甘心,它又去打小兔子们的主意,这

11、可怎么办呀?3 只小猪决定帮小兔子们盖石头房子,看他们正在一起搬运材料呢。出示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情景。 “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呢?”孩子们由听故事变成了认真投入地看故事,积极动脑想故事,兴趣高涨,思维活跃,在观察、比较中领会了“多” 、 “少”和“同样多”的含义及比较的方法。孩子喜欢这些故事,是因为这些故事离他们的世界很近;孩子们愿意在故事中学习,是因为它有情有境,能让孩子融入其中,从中体会到数学的无尽乐趣。3、在生活中取材,利于激趣数学知识要讲来源,讲用途,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才会更有兴趣。如讲“分类” ,首先呈现了一张生活情景图,这

12、就是小明杂乱的房间:床上放着玩具,躺着鞋,写字台上到处有书,还有袜子、帽子,椅子上是打开的书包,地上还凌乱的摆着跳绳、篮球、围巾等。房间是孩子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地方,一见到画面,他们就感受到了房间的杂乱无章,产生了帮小明整理房间的愿望,从而也体会到分类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一不陌生,二有体验,学起来自然容易,很多人能兴趣盎然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4、游戏中学,乐在其中一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幼儿园,对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很陌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决定了他们特有的学习方式玩中学、游戏中学。在认识了 010 之后,我们玩了一个“我喜欢的数”的游戏:每人拿

13、出一个喜欢的数,一个人大声说出这个数的相关信息,大家猜它是几;接着,接着老师说信息,请拿着这个数的同学参加与这个数相关的各种游戏,如:学小兔子跳 3 下、在身后拍 2 下手、学 4 声小猫叫等;最后还请这些数去找和自己能凑成 10 的朋友。由于低年级儿童具有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这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正适合于他们。在教学中,适当地开展一些有声有色的游戏,寓教于乐,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从而增添对学习的兴趣,当数学与儿童的游戏揉和在一起时,孩子们感受更深的是:数学,有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年龄特点,对客观事物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以及以童话故事为

14、主的内心世界,以“激趣”为目的,以多种呈现方式为手段,使学生不在被动地听数学,而是对学习充满兴趣,并能通过各种活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在这里,兴趣就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尤其低年级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玩得开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巩固学到的知识。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

15、的学习需求。 ”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兴趣”二字入手,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一、创设情境,乐学趣学所谓情境,就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营造的学习氛围。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1、化静为动,激发兴趣:当认数到 8、9 时,孩子们对数的相关知识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再从数的顺序、数的来源、基数、序数从头讲起

16、,学生肯定不喜欢听。于是这里我创设了一个小动物参加套圈比赛的情境,用电脑课件的动画形式出现:美丽的大草原上 7 只小动物聚集到了一起,他们要参加套圈比赛, “等等我”一只大花牛也跑进了画面。现在是几只动物?一幅生动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花牛的声音、动作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了过来,于是在同学们的参与下的小动物套圈比赛开始了。在这节课上,多媒体电脑,让静态的 8、9 动了起来,在动态中呈现了 8、9 的来源、大小、组成等知识,把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声象素材,学生很快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2、进入故事王国,调动学生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之前,几乎天天都接触童话故事,在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他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在课堂上故事的魅力依然不减,是吸引学生的一大法宝。在比一比这一课中,我由孩子们喜欢听的童话故事讲起:“大灰狼想吃小猪们,于是把它们盖的草房子吹走了,把木头房子也烧了,最后 3 只小猪盖起了石头房子,大灰狼这回可没办法了,但它并不甘心,它又去打小兔子们的主意,这可怎么办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