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亚里士多德哲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591571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亚里士多德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第五章亚里士多德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五章亚里士多德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五章亚里士多德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五章亚里士多德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亚里士多德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亚里士多德哲学(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物理学 2、形而上学第二节 物理学1、自然的概念;2、三本原说 3潜在与现实 4、四因说(重点 )back一、自然的概念n物理学即自然哲学。何谓自然(nature)?n原文:自然是自身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的形态或形式 ,这些形态或形式只有在思想中才能与事物分离。n例如:动物的繁殖和行为,植物的生长等等,都是自 身的运动所致。n总结:自然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依照的原则 。亚里士多德将事物分成两类一类依其自身本性而存在,如自然物,包括动物、 植物、水、火、土等等元素;身然物是自身具有 运动来源的事物;自然物本身并不是自然,自然 专指自然物运动变化的本性。物理学即研究这种 依自身本性而存在的自

2、然物的“形式和形态”;n另一类依其它原因而存在,主要指人工产品。n他认为,物理学研究的自然是运动事物的本原和 原因,不能脱离运动的事物来研究自然。二、三本原说n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以自然哲学为基础,从对本原和原因的 讨论开始的。这方面的思想主要集中在物理学中,形而 上学也有所论及。既然我们的事业是为了获知,而获知就是 要认识事物的是什么和为什么,所以首要的工作就是确定本原 和原因的问题,即事物的本原和原因是什么以及有那些。所谓本原指事物“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之点”。n形式、缺乏和质料是运动的三本原。1、 由于事物的生成不能无中生有,因而总有某物作 为基础存在着,从它生出生成之物,所以这个基

3、础应 是本原,亚里士多德亦称之为“载体”(质料),( hupokeimenon,直译为“躺在下面的东西”)。2、载体只是生成的基础,不是生成的东西。生成物 之所以为生成物,它之所以是此物而不是彼物,关键 在其形式。可见,形式亦应是本原。现实、潜在说与三本原说的理论意义:n现实和潜在是运动的两重本质。“两本质”和“三本原” 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运动现象得出的结果。n1、“三本原”说基于逻辑分析。n亚里士多德根据运动的对立性质及对立联结的条件, 确立了形式与缺乏这两个对立的本原及其共同的载体 ;n2、两本质说来自对经验事实的观察。n从成熟到衰老,以及减肥、睡眠等等,都可归结为从 潜在到现实的过程。四

4、、四因说(重点)n 原因比本原复杂得多。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原因”( aitia),意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 件。n 他详细区分了各种不同的原因。概括地讲,从纵的方面看 ,原因可分为本因、偶因和自发因三类;从横的方面看 ,可分为先因和后因、普遍因和特殊因、固有因和偶 有因、实现因和潜能因、远因和近因五种。 在亚里士多德的原因论系统中,他论述最多也是最重要的 是四因说和潜能与实现说。n对于一个对象,我们可以提出多少“为什么”,相应地 就有多少原因。诸如:n第一,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因为它由不变 的质料构成质料因;n第二,事物为什么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它 们各有特定的形式

5、形式因;n第三,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它们受到 推动或作用,推动者或作用者动力因;n第四,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它们都朝向各自的目 的目的因。1、质料因n所谓“质料”(hule),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 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如雕像的青铜、酒 杯的白银以及诸如此类东西的属。n无论是具体的可感物还是抽象物,都由质料构成,如 音节离不开字母,圆离不开弧,生命离不开躯体。正 因为质料在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所 以它是“载体”的首要含义。 2、形式因n所谓“形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有两种含义:n一是指内在形式,即eidos,它是事物的“是其所是” 或“是所是的什么

6、”,也就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 本质,如雕像之为雕像,不在青铜,而在雕像的本 质。这种形式,与柏拉图的理念(idea或eidos)同 词源,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形式”一词的主要含义 和基本用法。n二是指外在形式,即形状(morphe), 是事物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一般说来 ,内形式总要通过外形状表现出来,所 以,形状也是事物的根本原因。3、动力因n所谓“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 的那个初始的东西,如策划者是行为的原因,父亲是 孩子的原因等。动力因之所以是根本原因之一,在于 任何事物都有动静,离开了动因,就没有事物的存在 和生成。动因与事物的关系因事物自身类别的不同而 不同。

7、n亚里士多德把事物分为两大类,即由于自然而存 在的事物,和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n前一类包括动物及其部分、植物、单纯物(指水 、火、土、气等元素)。n后一类范围很广,包括一切技艺产品。区分两类 事物的依据,就是看它的动力因在内部还是在外 部:4、目的因n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不是无 缘无故的,总是有所为,即总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例 如健康是散步的目的因。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其目的因 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为了实现他的意图才运 用技术创制出某种东西。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其实也是有 目的的,只不过不如技术产品那样明显罢了。植物的根向土 下钻是为了吸取水分和养料,叶

8、子向上伸是为了接受阳光; 动物的门齿锋利是为了适宜撕扯,臼齿宽厚是为了适宜咀嚼 。同样,燕子垒巢、蜘蛛结网也是有所为的。nbackn n无论自然物还是技术物,都要追求“好” 的结果。区 别只在于:技术物的所为是通过人的意识支配、理 性选择并借助于物的中介来实现人自身的目的;自 然物的所为则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没有谋划、不加 思虑地进行,表现为自然整体各部分的自发和谐运 动,从而呈现出井然有序的面貌。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通常是一致的:n原因虽然有四种,但是n原文一:“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合而为一 。因为所是的那个东西和所为的那个东西是同一形式因 目的因 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本原又和这两者

9、同类。”动力因事物所是的东西是形式,所为的东西亦是形式(因 为形式即是其所是,只有获得了形式才算达到了目 的),使事物运动的真正动力还是形式(如房屋建 筑的动力是建筑师,而建筑师之能建筑的原因在于 他有建筑技术),所以,这三种原因合而为一后可 以统称为形式因而与质料因相对应。这样,四因就 变成了二因。对三因合一说的解释n第一,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而使一个事物在 运动中朝向其目的的(目的因),就是它所缺 乏的形式,亦即其所应当具有的本质;n第二,一事物只能接受与它本质相同的东西的 作用,比如,人生人,元素推动元素;因此, 形式因、目的因、动力因都属于形式,或者说 ,统一于“形式”这一概念;n第三

10、,运动的三本原(质料、形式与缺乏)也 可以归结为质料与形式(缺乏也是一种形式) ;潜在与现实也表现为质料与形式(潜在相 当于不变的质料,它是不能被现实化的潜在 )。n总之,三本原说、四因说和潜在与现实关系说从不 同角度和方面,对运动中事物的质料与形式的关系 进行分析。三因合一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观点,它不仅突 出了形式的地位和作用,也为第一哲学讨论实体的 问题奠定了基础。四因说是对以往哲学的总结。1、质料因: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 克利特的火、恩培多克勒的“四根”和阿那克萨戈拉的 种子都是对质料因的不同说明;2、动力因:恩培多克勒在四根外还提到爱与恨、阿 那克萨戈拉“心灵是安排一

11、切的原则”,是试图在质料 因外寻找动力因;3、形式因:柏拉图在毕达哥拉斯之后,主张用形式 因统摄质料因;n所有的人都忽视了目的因。五、目的论n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是内在的目的论n他把自然看作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因n但自然的有目的性不是像人那样有意识地选择自 己的目的,更不认为自然必须以满足人为目的, 他所谓的目的不过是事物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倾 向。六、运动的本质、种类与形式n1、运动的种类分为: (1)性质的(如水变气); (2)数量的(生物的生长) (3)位移的(天体运行)。n2、运动的本质n“潜在的事物作为潜在存在的实现就是运动”。n运动东西的实现活动,不外是把能运动东西的运动 潜能实现。简

12、言之,运动就是能运动物潜能的实现 ,一旦把这种能力实现出来,变成现实,就是运动 。例如,能够质变的东西作为能质变的现实,就是 性质变化,能生灭与毁灭物的现实,即是生成与毁 灭。第三节 形而上学(重点与难点)back导论一个重要概念: 形而上学 一对范畴:存在与实体什么是形而上学 ?n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即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 本人并没有使用过“形而上学”这个概念,关于这方 面的知识,他一般称为“第一哲学”。n 形而上学属于哲学中的元哲学。古希腊哲学教师 安德罗尼柯在亚里士多德逝世三百多年后编纂其著作 时,将亚里士多德论述的超感觉之外的“存在的存在 ”之哲学著述汇集起来,编排在论

13、述有形物体的“物理 学“著述之后,并冠之以Metaphysics。此后西方人 便将以超感觉、超经验的“存在”或“本体”作为研 究对象的最抽象的哲学称作Metaphysics。 比较: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与 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n不同:n巴门尼德所说的 “存在”是唯一的、不动的,其w 外延最大而内涵最少。宇宙万物及其属性、动作 等,无一不是“存在”。n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则有多种意义,包含了 事物及其存在方式。n总之,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作为存在的存在”才相 当于巴门尼德所说的 “存在”,是第一哲学(形而 上学研究的对象)。那么,什么是第一哲学呢?n原文一:“存在着一种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

14、 ,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它们的东西的科学 。” 这门科学就是第一哲学,亦即后人所说 的“形而上学”。 n“作为存在的存在”是指存在本身而不是存 在的表现或部分。“存在”与“实体”实体是 “第一存在”n只有“实体”才表示某物是什么,其它范畴只是表示 实体的性质、影响等等,不可以单独存在。n像“走路、健康、坐下”,或者“白的、三尺长” 这类 范畴,是不是存在的?回答是:它们都不能自存在 ,都不能和实体分离而单独存在。我们只能说,那 个走路的人、健康的人、坐着的人或白的、三尺长 的马是存在的。n正是由于人、马等等实体的存在,其它范畴才得以 存在。所以,实体是无条件的、“第一存在”。原文:“尽管存在的

15、意义有这样多,但是什么还是首 要的,因为它表示实体。其他东西被称为存在 ,或由于它们是这种存在的质,或由于是它的量和 规定,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 这样,亚里士多德就从关于“存在”的一般性讨 论,深入到了对一种特殊存在“实体”的讨论 ,并且在讨论中建立了他的实体学说。其它科学只研究“是者”(存在)的某个部分或性质 ,而第一哲学研究“是者”自身和本质属性。n他认为,第一哲学不可能也不应该研究所有的这 些存在。对存在(是者)某一方面或部分的研究, 是其他知识的事情(如数学就是研究存在的数量 关系),但对存在自身进行研究,即研究作为存 在的存在,则是其他学科无能为力的。在范畴篇中,他提出了“第 一实

16、体”和“第二实体”的概念 。n 他把“第一实体”理解为个别事物,即可感知 的事物,并指出:“除了第一实体(primary substance)外,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剩下的一切事 物(即种和类)称之为第二实体(secondary substance)。” n 于是,我们发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与实 体理论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趣的错位的现象。即“第 一哲学”是以“第二实体”(包括自身不动的终极 因)作为研究对象的;反之,“第二哲学”(物理 学)则又是以“第一实体”作为研究对象的。一、对理念论的批判复习:柏拉图的理念n1、它是事物的共相,即类概念 或本质;n2、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事 物是因为分有了某一理念才成为 该事物的,没有理念也就没有具 体事物;n3、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事 物是理念不完美的或明或暗摹本 。n4、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