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微生物肥料简介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91110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林牧渔]微生物肥料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农林牧渔]微生物肥料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农林牧渔]微生物肥料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农林牧渔]微生物肥料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农林牧渔]微生物肥料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林牧渔]微生物肥料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林牧渔]微生物肥料简介(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肥料简介一、什么是微生物(一)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 )通常是描述一切不借助 显微镜用肉眼看不见的微 小生物,主要包括病毒、 细菌、真菌。微 生 物 的 种 类具有细胞结 构的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 微生物:病毒原核生物: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微生物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细菌草履虫水绵放线菌n细菌(bacterium):是原核细胞型 微生物中的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包括 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 旋体和放线菌)n特点:1. 有细胞壁2. 有原始核质3. 二分裂繁殖4. 抗生素敏感真菌(Fungus)是一类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的 真核细

2、胞型微生物。特点:1.种类多,分布广2.不进行光合作用3.有单细胞/多细胞两类4.孢子是繁殖器官5.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n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 一种核酸(DNA或RNA),在活细胞内以 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n主要特点n非细胞型微生物n体积微小(nm),能通过除菌滤器n遗传物质只含一种核酸n活细胞内寄生n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称增殖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火山极地外太空(二)微生物的共同特点(小、多、快、强、广)体积小,面积大 (细胞以微米、纳米来计算) 吸收多,转化快生

3、长旺,繁殖快 如大肠杆菌适应强,易变异 如感冒病毒分布广,种类多土壤中的微生物1、土壤具备了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 、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等条件,所以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土壤是人类最丰富 的“菌种资源库”。 (三)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土壤是微生物良好的生活场所 l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源、源、能源。l为微生物提供有机物、无机盐、微量元素。l土壤p值范围5.58.5之间。l温度、季节与昼夜温差不大。l土壤颗粒空隙间充满着空气和水分。l适宜的渗透压。l满足了微生物对水分的要求。 细菌(108)放线菌(107)霉菌(106)酵母菌(105)藻类(

4、104)原生动物(103)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 进行物质转化,因此,土壤微生物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 要因素。2、土壤中各种微生物含量3根际微生物和附生微生物与动物体表面存在着大量正常菌群一样,在植 物体表面也存在着正常微生物区系。(1) 根际微生物生活在根系临近土壤,依赖根系的分泌物、外渗物 和脱落细胞而生长,一般对植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正常 菌群。多数为假单孢菌属、土壤杆菌属、无色杆菌属 、节杆菌属等。 (2)附生微生物生活在植物地上部分表面,借植物外渗或分泌物质 为营养的微生物。主要为叶面微生物,鲜叶表面一般 含106个/g细菌,还有少量酵母菌和霉菌,放线菌很少 。(

5、四) 微生物间的关系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一般都不是单独存在 的。生物间的关系既多样又复杂杂。微生物与 生物环境间的关系分为:一、互生二、共生三、寄生四、拮抗五、捕食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微生物是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2. 微生物是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成员3.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4. 微生物是物质和能量的贮存者5. 微生物是地球生物演化中的先行者(五)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二、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特定的肥料效应中,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 ,2000)。著名土壤微生物学家 院士陈华癸陈华癸微生物肥料(一)微生物肥

6、料的定义(一)微生物肥料的定义微生物肥料主要是提供有益的微生物群落 ,而不是提供矿质营养养分;人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微生物,所以微生物 肥料的质量人眼不能判定,只能通过分析 测定;微生物肥料作用的大小,容易受到微生物 生存环境的影响,例如:光照、温度、水 分、酸碱度、有机质等;细菌有期限、微生物肥料有它的有效期限 ,通常为半年至一年;(二) 微生物肥料的特点l增加作物营养:固氮、解磷、解钾、解一些微量元素;l改良土壤:有益微生物能产生糖类物质, 占土壤有机质的0.1 ,与植物粘液,矿 物胚体和有机胶体结合在一起,可以改善 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减 少土壤颗粒的损失,在一定的条件下,还

7、能参与腐殖质形成;(三)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l增强作物抗性在根部附近区域大量繁殖,变为优势种群, 抑制或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有些还有拮 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减少了有害病原的危害 ;菌种活动区能增加水分吸收,提高作物抗旱 能力;l减少资源和环境的污染可以减少不合理使用化肥造成的水体污染, 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保护环境;植物微生物土壤(四)微生物肥料的种类菌剂类菌肥类复合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 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硅酸盐菌剂溶磷菌剂光合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产气菌剂复合菌剂土壤修复剂微生物肥料增产菌剂(五)微生物肥料作用机理p直接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根瘤菌、自生和联合固氮菌类微生物肥料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 ,

8、增加植物的氮素营养。p活化并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1、磷素营养产生各种有机酸(乳酸、柠檬酸、草酸、甲酸等),降低pH产生胞外磷酸酶,催化膦酸酯或磷酸酐将有机磷水解为有效磷2、钾素营养胞外多糖和低分子量酸性代谢产物破坏晶格结构(有机酸、氨基酸、荚膜多糖)3、其它营养元素铁(铁载体蛋白)p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刺激调节植物生长1、植物激素生长素(80,IAA,固氮螺菌,假单胞菌,黄单胞菌,粪产碱菌以及根瘤菌)细胞分裂素(假单胞,沙雷氏菌)赤霉素、脱落酸、乙烯、酚类化合物2、酸类物质有机酸(螯合,酸溶作用,生理活性物质)水杨酸(铁载体获得性抗性,激素开花、产热、抑制乙烯合成、种子萌发)p产生抑病作用

9、间接促进植物生长1、产生多种抑病物质铁载体抗生素酶氰化物p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三、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微生态制剂与药物不同,为“己 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 。益生菌进入动植物后,会与其中 的正常菌群会合,显现出共生、栖生 、竞争或吞噬等复杂关系。因此,微 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相当复杂,从微 生物作用方式的角度,有以下几种解 释: (一)优势种群说正常微生物群与动植物和环境之间所 构成的微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群对整个种 群起决定作用。一旦失去了优势种群,则 该微生态平衡失调,原有优势种群发生更 替,使用微生物制剂的目的就在于恢复优 势种群。有些益生菌还可合成抗生素、有机酸 、H202等物质抑制有害

10、菌的生长,从而起 到生物颉颃作用。有些益生菌可产生水解酶、发酵酶和 呼吸酶等,有利于降解蛋白质、脂肪和复 杂的碳水化合物。(二)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是良好的免疫 激活剂,能有效地促进干扰素和巨噬细胞 的活性,通过促进细胞产生抗体和噬菌作 用活性等,激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三)营养作用益生菌(如芽孢杆菌、乳杆菌、双歧 杆菌等)能够合成多种维生素如叶酸、烟 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促进机体对 蛋白质、钙、铁和维生素D的消化吸收, 从而起到促进动植物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 的作用。四、微生态制剂的合理使用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微生态制剂无 毒副作用、无

11、残留、可促进动植物生产性 能发挥。但由于存在菌种的筛选、活菌数、菌 种的失活、杂菌含量的多少、使用条件等 问题而导致微生态制剂活性降低,影响到 使用效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因此,生产 中为了确保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应科 学使用(提供技术支持)。我国农业部公布的微生态制剂菌种公布了可以使用的的菌种,分别为: 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五、注意应用条件或环境保持菌种的稳定性或活性,是微生态 制剂使用的重要问题。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温度、湿度、酸度

12、、机械摩擦和挤压以及 室温贮存的时间等,制粒温度的影响尤为 重要。(一)温度不同的菌种对高温的耐受力差异较大 ,芽孢杆菌耐受力最强,100下2min只 损失5%10%,一般制粒温度为8090 ,对芽孢杆菌影响较小,对乳酸杆菌、酵 母菌和粪链球菌等影响较大。经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经过100处理 15min和30min,活菌数损失率分别为2.1% 和4.2%。(二)酸度耐酸性的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外,一般 的活菌制剂在酸性物质作用下大量被杀死 ,残存的少量活菌进入肠道后就很难形成 菌群优势。因此,不耐酸的活菌制剂其含 菌量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浓度才能发挥益生 作用。公司产品专利内生共生芽孢杆菌:内生共生菌定

13、义:生活在生物个体内的微生物,同生物 个体建立共生关系的一类菌。内生共生菌是生物个体微生态系的 成员,它们随着生物个体生长发育而繁殖 、演替,随着个体组织生理变化而转移、 变迁。内生共生菌特点: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同生物个体亲和力强:易定植、繁殖以其为载体将有效基因组建到内生共 生菌内,构建微生态工程菌它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起作用,不 会改变生物个体本身遗传基因内生共生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好氧,无害,能产生芽孢, 耐酸碱、耐高温和挤压,在酸性环境中具 有高度的稳定性;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拮抗 细胞内有害菌;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 病能力;能分泌较强活性的蛋白酶及淀粉 酶,可明显提高动植物生长速度促进饲料 营养物质的消化。目前报道较多的菌种有枯草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及东洋芽 孢杆菌等有益菌种类 。定植、繁殖、转移内生共生菌种群优质生理作用生态作用激素 、-淀粉酶 转氨酶、蛋白酶SOD占位排斥抑菌物质内源激素淀粉降解氮素转化利用 保护细胞膜致病菌 次病原菌 条件致病菌微病原菌 减产菌 生态病原菌种子萌发生长发育抗性、抗衰老防病促生、增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