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及案例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589756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模式及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商业模式及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商业模式及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商业模式及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商业模式及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模式及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模式及案例(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模式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和服务之 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美国、日本、台湾均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 之后的经济停顿阶段,留下的大企业都是经过 商业模式的调整冲出新路!在竞争日益加剧的 今天,商业模式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兴衰 成败的大事,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从制定 成功的商业模式开始。商 业 模 式 概 述1参 考 模 型2成 功 特 征3商 业 模 式 与 创 新5历 史 发 展 4案 例 分 析6商业模式概述早在20个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商业模式” 的概念,但直到40年后(90年代)才流行开来。泰 莫斯定义商业模式是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

2、信息 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和方 式。在分析商业模式过程中,主要关注一类企业在市 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办的关系,尤其是彼 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商业模式概述一个商业模式,是对一个组织如何行使其功能的 描述,是对其主要活动的提纲挈领的概括。它定义了 公司的客户、产品和服务。它还提供了有关公司如何 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信息。商业模式与(公司)战 略一起,主导了公司的主要决策。商业模式还描述了 公司的产品、服务、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大多数的商业模式都要依赖于技术。互联网上的 创业者们发明了许多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

3、模式 完全依赖于现有的和新兴的技术。利用技术,企业们 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接触到更多的消费者。返回参考模型在综合了各种概念的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九个要素的参考模型。v 价值主张即公司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 值。价值主张确认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v 消费者目标群体即公司所瞄准的消费者群体。这些群体具有某些 共性,从而使公司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参考模型v 分销渠道即公司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这里阐述了公 司如何开拓市场。它涉及到公司的市场和分销策略。v 客户关系即公司同其消费者群体之间所建立的联系。我们所 说的客户关系管理即与此相关。v 价值配置即资源和活动的

4、配置。参考模型v 核心能力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需的能力和资格。v 合作伙伴网络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实现其 商业化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v 成本结构即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货币描述。v 收入模型即公司通过各种收入流来创造财富的途径。返回成功特征长期从事商业模式研究和咨询的埃森哲公司认为, 成功的商业模式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价值。有时 候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 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 以向客户提供额外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 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 利益。成功特征第二,商业模式是

5、难以模仿的。企业通过确立自 己的与众不同,如对客户的悉心照顾、无与伦比的实 施能力等,来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从而保证利润来 源不受侵犯。比如,直销模式(仅凭“直销”一点,还 不能称其为一个商业模式),人人都知道其如何运 作,也都知道戴尔公司是直销的标杆,但很难复制戴 尔的模式,原因在于“直销”的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 、极难复制的资源和生产流程。 成功特征第三,成功的商业模式是脚踏实地的。企业要做 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这个看似不言而喻的道理, 要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到,却并不容易。现实 当中的很多企业,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型企业,对 于自己的钱从何处赚来,为什么客户看中自己企业的 产品和服

6、务,乃至有多少客户实际上不能为企业带来 利润、反而在侵蚀企业的收入等关键问题,都不甚了 解。返回历史发展 1、店铺模式一般地说,服务业的商业模式要比制造业和零售 业的商业模式更复杂。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商业模式 就是“店铺模式”,具体点说,就是在具有潜在消费者 群的地方开设店铺并展示其产品或服务。历史发展2、“饵与钩”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模式也变得越来越精巧。 “饵与钩”模式也称为“剃刀与刀片模式,或是“搭 售”模式出现在二十世纪早期年代。在这种模式 里,基本产品的出售价格极低,通常处于亏损状态; 而与之相关的消耗品或是服务的价格则十分昂贵。比 如说,剃须刀(饵)和刀片(钩),手机(饵)和通

7、 话时间(钩),打印机(饵)和墨盒(钩),相机( 饵)和照片(钩),等等。这个模式还有一个很有趣 的变形:软件开发者们免费发放他们的文本阅读器, 但是对其文本编辑器的定价却高达几百美金。历史发展3、其他模式在50年代,新的商业模式是由麦当劳和丰田汽车 创造的;60年代的创新者则是沃尔玛和混合式超市 (指超市和仓储式销售合二为一的超级商场);到了 70年代,新的商业模式则出现在联邦快递和Toys R US(玩具反斗城公司)玩具商店的经营里;80年 代是家得宝公司(全球最大的家具建材零售商),因 特尔和戴尔;90年代则是西南航空,eBay,亚马逊 公司和星巴克咖啡。历史发展每一次商业模式的革新都能

8、给公司带来一 定时间内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改变, 公司必须不断地重新思考它的商业设计。随着 (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一个工业转移到另一 个工业,公司必须不断改变它们的商业模式。 一个公司的成败与否最终取决于它的商业设计 是否符合了消费者的优先需求。返回商业模式与创新成功一定有方法,经营一定有思路。 2000年互联网泡末破裂时,原时代华纳首 席技术官迈克尔邓恩在接受美国商业周 刊采访时反思说:“一家新兴企业,它必 须首次建立一个稳固的商业模式,高技术反 倒是次要的。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商业模 式比高技术更重要,因为前者是企业能够立 足的先决条件。”商业模式与创新商业模式决定企业现在和未来。百

9、度的竞 价排名,蒙牛的虚拟经营,国美的多成分系统 模式,海尔的专注服务,联想的多元经营,李 宁的运动员品牌经营、娃哈哈的渠道联营每 个成功的企业,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独 特的经营思路和商业模式才能发展壮大,并不 断随着经营环境、竞争因素以及消费者变化来 调整和升级自己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与创新所有成功的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秉持成功 的商业模式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说,沃尔玛 其实是开杂货店的,可口可乐是卖汽水的,微 软是卖软件的,国美是开电器店的,小肥羊是 开火锅店的。这些普通的行业的成功说明了什 么?其实说明一个道理:无论高科技、低科技 都能成功,关键是你要找出成功的商业模式, 并把商业模式

10、的赢利能力快速发挥到极致。 商业模式与创新赢利的问题,是每个公司都需要考虑的第 一问题,也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赢利之 道 ,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赢利的方法,赢利的 思路。那么,我们的企业经营之路该怎么走? 鲁迅先生说的好: “ 其实地上并没有路,走的 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在企业成长壮大中, 鲁迅先生的警句给予我们力量,鼓励我们一定 要积极努力,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开辟道路 。商业模式与创新在所有的创新之中,商业模式创新属于企 业最本源的创新。离开商业模式,其他的管理 创新、技术创新都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 盈利的基础。同样是面临环境风险和经济挑 战,有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人高歌“大

11、风起系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壮 士兮守四方”,拔剑前行。后者创造了在变幻 莫测的风险中脱颖而出的企业英雄。其实任何 企业都能成为经济强者,只要你能分析和设计 出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与创新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一定是技术上的创新, 而可能是对企业经营某一环节的改造,或是对 原有经营模式的重组、创新,甚至是对整个游 戏规则的颠覆。商业模式的创新贯穿于企业经 营整个过程中,贯穿于企业资源开发、研发模 式、制造方式、营销体系、流通体系等各个环 节。每个环节的创新都可能塑造一种崭新的、 成功的商业模式。 返回案例分析皇明太阳能:环境利润流v 企业名称:皇明太阳能集团v 掌 门 人:黄鸣v 主

12、营业务:太阳能v 模式奖项:2007年最佳商业模式第1名案例分析v突出表现2006年5月5日,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以 非官方专家的身份应邀站在了联合国第14次可持续发 展大会的讲坛之上,为全球的能源替代寻求解决方案 。 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在联合国舞台上代表中国形象 的企业家。全球能源产业第一次静心倾听来自中国的 声音,“皇明模式”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 的标杆。案例分析v核心逻辑在保护环境面前,商业总是充当着叛逆者的角色, 但“皇明模式”却开拓了一条“商业与环境的和谐之路”, 实现了环境与市场、产业之间的共赢。“皇明模式”中有 3个循环是关键。循环一:企业与市场,体现了“利润流

13、” 的反射效应。企业依靠科普启蒙市场,而市场的快捷成 长又反哺企业,二者相互促进;循环二:企业与产业, 体香了“同频体”的共振效应;循环三:企业与环境,体 现了“经营管理方式”的扩散效应。皇明正在向世界最大可再生资源供应商的目标迈进。 案例分析v模式路径“皇明模式”中的3个循环系统中的产业链发展路径 如图1所示。案例分析v案例调研在联合国第14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黄鸣先生关 于商业化是全球能源替代唯一出路中国太阳能“工 业革命”启示录的主题发言震撼了与会各国政府的代 表和专家。与会者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对太阳能企业实 行大量补贴和科技扶持的情况下,欧美发达国家和地 区并没有诞生像其他产业一样

14、实力强大的太阳能企业 和完善的太阳能产业链。为什么在中国这样一个科技 相对落后、政府没有多少扶持的环境下,皇明集团不 仅能做大做强,还把太阳能做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案例分析调查数据显示:10年来,皇明太阳能集团累计推 广太阳能集热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为国家节约标 准煤2000多万吨,减少相应污染物排放近2000万吨 。 同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太阳能利用市场,也 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值得关注的是,在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没引起社会 广泛认同的20世纪90年代,皇明面对着相对蒙昧的 市场环境,如何对一个潜在的市场进行有效的耕耘和 开发,并最终能够分享开拓者应得的“红利”?这正是

15、黄鸣在联合国演讲中提到的“商业化”的关键考量。案例分析v循环一 (企业与市场:“利润流”的反射效应 )皇明集团进入太阳能领域时,整个产业内无参照、 外无引进,工业体系的基础几乎是一片空白,是在荒 漠上盖房子。首要问题就是市场在哪里?当时公众对 太阳能几乎是零认知。其商业模式要解决的问题是市 场启蒙:培育市场,培育客户。面对蒙昧的市场,黄 鸣扮演了“太阳能教主”的角色。皇明集团的首要任务 就是普及太阳能知识,原始投入几乎全部用于太阳能 科普。采取集中人财物力打歼灭战与阵地战、逐个市 场突破的方法,一个一个城市去攻占,一个一个区域 市场去开拓。案例分析为了普及太阳能的相关知识,黄鸣启动了“全国太

16、阳能科普车队万里行活动”,带着自己编辑的太阳能 科普报,逐个城市“传道”。济南、南京、无锡、上 海、福州、厦门皇明的“路演”热浪很快席卷了半 个中国。至今,皇明的科普宣传队行程已经达8000 多万公里,发放了9000多万份太阳能科普报, 建立了10000多个营销网点,为太阳能行业全国范围 内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市场启蒙运动。案例分析因为消费者是通过皇明的太阳能普报认识了 太阳能,所以很多人成了皇明潜在而忠实的客户,皇 明也成了他们心目中最信赖的太阳能品牌。市场依靠 科普越做越大,太阳能的产品越卖越多,企业赚取的 利润也越来越丰厚。由此激发企业拿出从市场获利的 相当一部分,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支持相关公 益活动、提升科普公关层次,主动去承担更多市场启 蒙的社会责任。但这些都不是纯粹的捐赠和公益行 为,仍然是以企业和产业的商业利益为最终目的。此 举既促进了整个太阳能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使企业品 牌的地位更加巩固,形成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案例分析皇明集团的环保百万人大签名、博物科技馆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