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9589513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l l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 .l l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 思想感情思想感情. .l l背诵这三首诗歌背诵这三首诗歌. .杜甫杜甫l l唐代伟大诗人唐代伟大诗人. .字子美字子美, ,诗人常自称诗人常自称 少陵野老少陵野老. .自幼好学自幼好学,7,7岁吟诗岁吟诗,20,20岁岁 开始十年漫游开始十年漫游, ,接着困居长安接着困居长安 . .中年中年 做小吏做小吏.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 ,被乱军所虏被乱军所虏, ,逃脱逃脱 后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后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 .后被贬华后被贬华 州司功参军州司功参军. .不久弃官不久弃官,

2、 ,后携全家入后携全家入 蜀蜀, ,定居成都定居成都; ;曾一度入严武幕府曾一度入严武幕府, ,严严 武死武死, ,离蜀东去离蜀东去, ,漂泊各地漂泊各地. .大历五年大历五年 , ,贫病交加贫病交加, ,病死于从长沙到岳阳的病死于从长沙到岳阳的 船中船中.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故世称 “杜工部杜工部”. .杜甫的诗歌表现了唐由盛转衰杜甫的诗歌表现了唐由盛转衰 的历史现实的历史现实, ,被称为被称为 “诗史诗史”. . 在艺术上在艺术上, ,杜甫继承并发扬了杜甫继承并发扬了 诗经诗经 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 ,达达 到了又一高峰到了又一高峰, ,

3、他的诗歌表达了他的诗歌表达了 对祖国对祖国, ,人民命运的深切关心人民命运的深切关心, , 诗风诗风 “沉郁顿挫沉郁顿挫”, ,杜甫被称杜甫被称 为为“诗圣诗圣”, ,与李白并称与李白并称 “ “李李 杜杜”. .主要作品有主要作品有: :律诗代表作有律诗代表作有 望岳望岳、春望春望和和登登 高高等,绝句代表作有等,绝句代表作有戏戏 为六绝句为六绝句、绝句四首绝句四首 等,乐府诗代表作有等,乐府诗代表作有三吏三吏 三别三别等。今存等。今存杜工杜工 部集部集辑诗辑诗14501450余首余首 .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郭沫若望岳望岳春望

4、春望石壕吏石壕吏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杜甫诗三首杜甫诗三首 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写于开元二十四年, ,是现存杜甫诗歌是现存杜甫诗歌 中年代最早的一首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当时诗人风华正当时诗人风华正 茂茂, ,满怀抱负满怀抱负, ,遍游祖国大地遍游祖国大地. .在北游在北游 齐齐, ,赵时写了这首诗赵时写了这首诗. .诗中热情地赞诗中热情地赞 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 丽的景色丽的景色, ,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 抱负抱负 , ,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 . 泰山泰山, ,五岳之首五岳之首, ,山东省境内山东省境内.

5、.又被称又被称 为岱宗为岱宗. .反复朗读诗歌反复朗读诗歌, , 对照注释解词析句对照注释解词析句岱宗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如何?齐鲁青未了未了。造化造化钟钟神秀,神秀,阴阳阴阳割昏晓。割昏晓。lili o o不尽不尽聚集聚集山的北面山的北面 山的南面山的南面五岳之首的泰山五岳之首的泰山 竟是何等气象竟是何等气象? ? 从齐到鲁都是一从齐到鲁都是一 望无尽的青苍望无尽的青苍. . 天地给了它无限天地给了它无限 的神奇和秀美的神奇和秀美, , 高耸的山峰割开高耸的山峰割开 了昏晓与阴阳了昏晓与阴阳. .荡胸生荡胸生曾曾云,决云,决眦眦入归鸟。入归鸟。会当会当凌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绝顶,一览众山小。

6、通通 “层层”z z 终当终当, ,终要终要山腰生出层层云气荡山腰生出层层云气荡 激着胸怀激着胸怀 , ,睁大了眼睁大了眼 睛跟踪那归鸟的去向睛跟踪那归鸟的去向. . 我应当努力去攀登高我应当努力去攀登高 险的顶峰险的顶峰 , ,站在山巅站在山巅 把那些渺小群山眺望把那些渺小群山眺望. .岱宗夫如何岱宗夫如何? ? 齐鲁青未了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荡胸生曾云, , 决眦入归鸟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一览众山小. .望岳望岳设问引出设问引出地域广阔地域广阔 景色秀丽景色秀丽 山势高峻山势高峻远望远望近望

7、近望虚虚 实实整体整体 形象形象云云 鸟鸟景景心情激荡心情激荡眼界开阔眼界开阔情情愿望愿望 抱负抱负具体具体 景物景物交融交融攀登泰攀登泰 山极顶山极顶攀登人攀登人 生顶峰生顶峰象征象征 深化深化 主题主题望望感感雄伟秀丽雄伟秀丽雄心壮志雄心壮志情景交融情景交融背诵课文背诵课文, , 回味体会回味体会威海卫国旅游网 邮箱:字斟句酌字斟句酌 造化造化钟钟神秀神秀, ,阴阳阴阳割割昏晓昏晓. . “钟钟”改为改为 “赋赋”, “, “割割”改为改为 “分分”好不好好不好? ?不好不好.“.“钟钟”字拟人字拟人, ,写泰写泰 山独享山独享 “神秀神秀”之天赋之天赋, ,也表现了也表现了 作者的爱慕之

8、情作者的爱慕之情.“.“割割”字用得很好字用得很好 , ,从山的北面来看从山的北面来看, ,那照临下土的阳那照临下土的阳 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 一样一样,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跃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跃 然纸上然纸上 . .改后没有这种诗意改后没有这种诗意. .。小结小结 这首诗歌以这首诗歌以 “望望”字统摄全诗字统摄全诗, , 结构严整结构严整,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虚实相生; ; 有直接描写的自然景物有直接描写的自然景物, ,有诗人有诗人 赋予的象征意义赋予的象征意义; ;描写描写, ,抒情抒情, ,议议 论兼而有之论兼而有之;

9、;炼字炼句炼字炼句, ,正应其正应其 “语不惊人死不休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论之论. .小练小练 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古诗中多用对偶句. .对偶对偶, ,又叫又叫 “ 对仗对仗”, ,俗称俗称 “对对子对对子”, ,是把两是把两 个结构相同个结构相同, ,字数相待字数相待, ,意义相关的意义相关的 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 这首诗中有哪些是对偶句这首诗中有哪些是对偶句? ?你还能你还能 举出一些例子吗举出一些例子吗? ?荡胸生曾云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决眦入归鸟. .返回返回vv唐肃宗至德元年唐肃宗至德元年( (公元公元756756年年).).安安 史之乱

10、的叛军攻破京都长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京都长安, ,杜甫杜甫 投奔唐肃宗投奔唐肃宗, ,中途被叛军俘获中途被叛军俘获, ,带带 回长安回长安. .此时长安被焚劫一空此时长安被焚劫一空, ,满满 目凄凉目凄凉. .此诗写于次年三月。此诗写于次年三月。vv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 , 念家悲己的感情念家悲己的感情, ,感人至深感人至深.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烽火烽火国国 破破家家 亡亡(悲凉)(悲凉)草木草木深深(思念)思念)家书家书贵贵花花鸟鸟溅泪溅泪惊心惊心沉痛沉痛感时恨别感时恨别再读品味再读品味vv划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划出你认

11、为写得好的句子, ,并谈并谈 谈理由谈理由. .vv试着翻译全诗试着翻译全诗. .译文译文vv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 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 ;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 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 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 少,简直挂不住束发的管针。少,简直挂不住束发的管针。问题研究问题研究vv诗中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两两 句,课本注解为:这是拟人写法,意句,课本注解为:这是拟人

12、写法,意 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 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 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 因为感伤时事,所以看到花开反而黯因为感伤时事,所以看到花开反而黯 然下泪;因为久别家乡,所以一听鸟然下泪;因为久别家乡,所以一听鸟 鸣反而倍觉心惊。两种解释虽有区别鸣反而倍觉心惊。两种解释虽有区别 ,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 感情,说说你的理解。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理清思路理清思路, ,背诵诗歌背诵诗歌忧国忧国 伤时伤时恨别恨别思家思家白头白头满目疮

13、痍的景满目疮痍的景连天的烽火连天的烽火 全诗触景伤怀,忧国思亲,全诗触景伤怀,忧国思亲, 情景交融,感人肺腑。情景交融,感人肺腑。诗中哪几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诗中哪几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 法法? ?这与本诗的体裁有什么关系这与本诗的体裁有什么关系 ? ?vv诗中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诗中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 六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因为六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因为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在形式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在形式 上要求颔联、颈联内部形成对偶上要求颔联、颈联内部形成对偶 vv律诗是近体诗律诗是近体诗, ,用字讲平仄用字讲平仄, ,句数有定句数有定, , 讲究用韵讲究用

14、韵, ,有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规律. .vv律诗由四联律诗由四联( (八名八名) )组成组成, ,每句五个字的每句五个字的 称为五言律诗称为五言律诗, ,简称五律简称五律, ,每句七个字的每句七个字的 称为七言律诗称为七言律诗, ,简称七律简称七律. .一、二句称为一、二句称为 首首联联, ,三、四句为三、四句为颔颔联,五、六句为联,五、六句为颈颈联联 ,七、,七、 八句为八句为尾尾联。颔联联。颔联, ,颈联须对偶颈联须对偶 ;二、四、六、八句的末字同韵。;二、四、六、八句的末字同韵。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作业作业vv背诵背诵, ,默写这两首诗默写这两首诗. .vv预习预习 石壕吏石壕吏 返回返回写作

15、背景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年唐肃宗乾元年( (公元公元758758年年),),诗人回到洛诗人回到洛 阳阳, ,看到战乱之后的家乡看到战乱之后的家乡. .两个月后两个月后, ,唐唐 军在邺城大败军在邺城大败, ,退守河阳退守河阳, ,洛阳一带又经洛阳一带又经 骚乱骚乱. .诗人被迫离去诗人被迫离去, ,经新安经新安, ,石壕石壕, ,潼关潼关 等地回到华州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所见一路所见, ,征夫怨妇哀声征夫怨妇哀声 载道载道. .著名的著名的 “三吏三吏”( ( 石壕吏石壕吏 潼潼 关吏关吏 新安吏新安吏 ) “) “三别三别”( ( 无家别无家别 新婚别新婚别垂老别垂老别 ) )就是根据这番经就是根据这番经 历写成历写成. . 本诗是一首叙事诗本诗是一首叙事诗, ,构思巧妙构思巧妙, ,情节生动情节生动 , ,流传很广流传很广. .朗读诗歌朗读诗歌, ,疏通文意疏通文意, ,积累文言字词积累文言字词 逾逾( ) ( ) 邺邺( ) ( ) 戍戍( ) ( ) 妪妪( ) ( ) 咽咽( )( ) 老翁老翁逾逾墙墙走走_ 死者长死者长已已矣矣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