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的编制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9584693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的编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应急预案的编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应急预案的编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应急预案的编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应急预案的编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的编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的编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边归国福建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1、名词解释 环境保护目标- 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中,急需保护 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 环境敏感区-指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需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 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 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 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 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 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

2、、鱼虾产卵场、重 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 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文化、 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污染源,以及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或产生、收集 、利用、处置危险物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其中含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等)。 污染源-产生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危险化学品-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

3、的废物。 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预案-指根据预测可能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分类-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不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而划分的类别。分级-按照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应急监测-环境

4、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2、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为了确保预案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预案编制人员需要具备环保、安全、工程技术、环境恢复、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各方面的知识。1、成立编制小组、选定负责人2、开始编制2.1基本情况调查2.2应急能力

5、评估(1)应急资源分析(2)应急能力分析2.3危险辨识与分析2.4编制应急预案2.5预案评审与发布更新2.6预案实施开始编制基本情况调查应急能力评估危险辨识与分析预案实施编制应急预案预案评审与发布更新应急资源分析应急能力分析成立编制小组、选定负责人2.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和应急职责,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2.2 基本情况调查2.2.1单位的基本情况的调查(1)单位名称,法人、法人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地理位置(经纬度),详细位置图,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等;(2)单位经济性质隶属关系、正常上班人数,

6、来往人数(原料供应商及客户)等;(3)当地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4)其他。2.2.2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1)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中间体等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用量,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坑、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储量,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等,可能发生泄漏的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具体位置; (3)污染物的产生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 后废物产生量,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 明,企业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 (4)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转移、处置

7、情况,危险废 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 的位置等; (5)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等运输(输送)单位、 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等; (6)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及堆放地(城镇污水处理 厂,垃圾处理设施,医疗垃圾焚烧装置,危险废物处 理场所等)的日处理规模,纳污或收集范围及污染物 主要来源,处理后剩余污染物的量。2.2.3 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 (1)周边区域50米、100米、500米,1公里、3公里 、5公里、10公里米等常住人数;居民点(区)、自然村、学校、机关等社会关注区的名称,联系方式 ,人数,与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周边企业的基本 情况。 (2)产生污

8、水排放去向,排放到的水体(包括支流和干流)及执行标准;区域地下水(或海水)执行 标准; (3)下游水体水源保护区的情况、功能区说明,河流名称、所属水系;(4)下游供水设施(饮用、灌溉、养殖、工业、三产等)服务区及人口、设计规模及日供水量、联系方式;取水口名称、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经纬度)等;地下水取水情况,服务范围内灌溉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5)周边区域道路情况及距离,交通干线流量等;(6)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标准;(7)运输(输送)路线中的环境保护目标说明;(8)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2.3 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预案 中至少对以下

9、方面作出详细的说明: (1)爆炸、井喷、火灾、泄漏等可能产生的污染 物种类与最大量; (2)正常工况下与非正常工况下,生产过程中产 生污染物种类与数量; (3)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条件下(超负荷、停机 等),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与数量; (4)自然条件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说明(自然灾 害、暴雨雷电等); (5)可能产生各类污染物对人、动植物等危害性说明; (6)各类污染物相关标准及限值(至少应包括居民 区大气中有害物最高允许浓度,车间空气中有害物 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及行 业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行业标准等); (7)根据污染物可能波及范

10、围和环境保护目标的距 离,预测不同环境保护目标可能出现污染物的浓度 值,并确定保护目标级别; (8)运输过程中由于事故,释放危险物质对环境保 护目标的影响分析; (9)事故产生污染物对跨界(国家、省、市、县)影响的说明。2.4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生产经营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对其生产区域内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所有生产装置进行环境风险分析和评估,编写环境风险分析报告,编制单位依据环境风险分析报告,对生产经营单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过程进行危险性分析,确定存在的危险目标,环境破坏的范围和后果,并对应急资源进行需求分析,评估现有的应急能力。所以建议生产经营

11、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制定或审核预案。2.5 编制应急预案 为确保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环境应急救援行动、降低环境污染事故损失,在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编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2.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更新 为了确保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对预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至少三年评审一次)。评审包括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是应急预案草案完成后,由生产经营单

12、位或其授权单位邀请环保、安全、工程技术、环境恢复、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方面的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或更新,并按规定报当地环保管理部门备案。环保部门负责对预案进行形式审查做出予以备案或退回修改的决定。 预案报备具体过程1、由生产经营单位或其授权单位组织评审。 评审人员资格由环保部门把关。 2、评审结论应由所有评审人员签字认可。 3、应急预案评审通过后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 人签署实施。 4、生产经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填写突发环 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并附应急预案 的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以及评审意见报相关环 保部门审核。 5、环保部门应在收到报备材料之日

13、起60日内 对报送备案的环境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做出予 以备案(出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 记表)或不予备案(复函说明理由)的决定 。2.7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并对员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3 预案的主要内容 3.1 总则 3.1.1 目的 3.1.2 编制依据 3.1.3 适用范围 3.2 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 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品数量等内容;生 产经营单位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 水文特征、气象气候特征

14、、地形地貌以及周边村落 等社会环境;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设施分布图、周边 区域道路交通图、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周 围污染源情况等。 3.3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3.3.1 危险目标的确定 依据企业风险评价报告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生产经营单位内存在的可能造成环境危害的危 险目标: (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 的种类、数量的情况; (2)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收集、处 置情况; (3)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4)最大可信事故预测结果(暴雨、泄漏、火灾 等)。 3.3.2 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以

15、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和事故波及范围。3.4 保护目标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周围的大气和水体保护目标,主要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人口集中居住区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中确定的其它环境敏感区域及其附近。3.5 组织机构和职责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大小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并以组织机构图的形式将参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的部门或队伍列出来。3.5.1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生产经营单位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其他环保、安全、设备等部门领导组成指挥部成员。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职责

16、: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 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 (3)审批并落实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上级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 关情况。 (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8)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故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9)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当地政府及周边企业、群众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3.5.2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生产经营单位依据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