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菌细胞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584016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3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病菌细胞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致病菌细胞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致病菌细胞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致病菌细胞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致病菌细胞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致病菌细胞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病菌细胞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研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致病菌细胞的近红外光谱 鉴别方法研究导 师:刘建学答辩人:荣宗有立题意义 致病菌可导致人类疾病或危害人类健康,污染 食品可引起食物中毒与食源性感染,是食品安 全的重大隐患。快速检测出食品中的致病菌是 人们迫切的心愿。 本文以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为代表,利用 对数期的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的近红外光 谱和主成分投影判别分析技术(PCA),鉴别沙 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 此项研究有可能对致病菌和有害微生物的鉴别 测定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试验方法 采用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和选择性培养 基 分离纯种的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 。 采用光电比浊法,对沙门氏菌的对数生 长期进行研究,确定沙门氏菌的对

2、数生长 期。 根据不同浓度梯度的沙门氏菌、单增李 斯特菌的全细胞、细胞壁和细胞质的近红 外光谱图谱,利用主成分投影判别分析技 术,研究两种菌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方法。结果分析1、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结果 取出亚硫酸铋琼脂(BS)平板看到呈褐 色,灰色或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并且菌落周围的培养基开始呈褐色,但伴 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变为了黑色,即是典 型的沙门氏菌菌落。接种到营养琼脂试管 斜面上放在冰箱中保存,以备下一步试验 用。2、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培养结 果 取出改良的MC Bride琼脂(MMA)平板 ,斜光照射,可以看出菌落为灰蓝或蓝色 、小的圆形菌落。挑取几个发育良好的孤 立菌落接种于三

3、糖铁(TSI)琼脂和SIM 动力培养基,培养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 ,观察到有动力,且呈伞状或月牙状生长 的菌落。这是单增李斯特菌的典型菌落。 接种到(TSAYE)试管斜面上放在冰 箱中保存,以备下一步试验用。3、 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比浊法测定的吸光度值 以未接种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作空白对照, 选用600nm波长进行测定,按编号从小到 大的顺序依次进行。沙门氏菌比浊测定的 吸光度(OD)值见下表培养时间时间 (h)吸光度(OD)值值 空白对对照0.041 10.041 20.042 30.042 40.043 50.044 60.049 70.054 80.058 90.062 100.066

4、110.069 120.071 130.074 140.075 150.077 160.082 170.083 180.084 190.083 200.084 210.084 220.084 230.083 240.082、生长曲线图、从生长曲线图,可以看出0-5h为沙门氏 菌的延缓期,5-16h为对数生长期,16h 以后逐渐进入稳定期和衰亡期。符合典型 细菌生长曲线四个时期的划分。本实验选 16h为沙门氏菌的培养时间,进行下一步 的试验。4、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的鉴别沙门氏菌不同浓度全细胞、细胞壁、细胞质的 光谱叠加图单增李斯特菌不同浓度全细胞、细胞壁、 细胞质的光谱叠加图 沙门氏菌、单增

5、李斯特菌全细胞的鉴别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PCA分析可以良好的反映出 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全细胞的差异性信息 。沙门氏菌第一组分得分范围在-0.050.03之 间,第二组分得分范围在-0.13-0.02之间;单 增李斯特菌第一组分得分范围在-0.090.04之 间,第二组分得分范围在0.010.25之间。可见 两种菌的第一主分得分范围几乎完全相同,而 第二主分得分范围明显不同。 不同的细菌,其细胞的物质组成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在经过近红外光照射后会在不同的 波段产生红外特异性吸收,且有着不同的吸收 谱段,因此可以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区分开来。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壁的鉴别分 析 从图中

6、可以看出,PCA分析可以良好的反映出 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壁的差异性信息 。沙门氏菌第一组分得分范围在-0.100.05之 间,第二组分得分范围在-0.020.15之间;单 增李斯特菌第一组分得分范围在0.050.28之间 ,第二组分得分范围在-0.30-0.02之间。可见 两种菌的第一主分和第二主分得分范围完全不 同。 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单增李斯特氏菌为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除了肽 聚糖还含有外膜,包括脂多糖、脂质双层、脂 蛋白三部分;革兰氏阳性菌除了肽聚糖还含有 大量磷壁酸。其细胞壁组分不相同,不同的物 质在经过近红外光照射后会在不同的波段产生 红外特异性吸收,且

7、有着不同的吸收谱段,因 此可以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区分开来。 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细胞质的鉴别分 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PCA分析可以良好的反映出 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细胞质的差异性信息 。沙门氏菌第一组分得分范围在0.040.12之间 ,第二组分得分范围在-0.22-0.10之间;单增 李斯特菌第一组分得分范围在0.020.06之间, 第二组分得分范围在-0.030.12之间。两种菌 的第一主分得分范围有相似的地方,第二主分 得分范围明显不同。 细菌的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 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主要成分为核糖体、贮藏物、各种酶类、中间 代谢物、质粒、各种营养物

8、质和大分子的单体 等。两种不同的细菌其细胞质组成也不同,所 以可以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区分开来 。总结1、采用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和选择性培养 基可将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从杂菌中 很好的分离开来。 2、采用比浊法对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进行 研究,并绘制生长曲线图。研究表明:5- 16h为沙门氏菌对数生长期。所以可选取 培养16h的沙门氏菌进行后续试验。 3、根据不同浓度梯度的沙门氏菌、单增李 斯特菌的全细胞、细胞壁和细胞质的近红 外光谱,利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技术的投影 判别分析,可以将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 菌区分开来。 4、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沙门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类鉴别。为建立一种 快速的致病菌检测方法提供依据。5、但是,到底是什么物质引起近红外光产 生特异性吸收还不知道,尚需进一步研究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更多种类致 病菌的检测技术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讲解完毕!O(_)O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