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期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582845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期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学前期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学前期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学前期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学前期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期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期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心理疾病挑战全球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 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社会熟知 的疾病。在美国纽约:每年精神病发病率平均 为8.3,同时每年还以0.6的速度在递增。 在美国,有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近 50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89的人 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疾病患者在人群 中比例的估计:19世纪中 500:1 19世纪末 200:120世纪初 100:1 20世纪中 50:120世纪70 25:1 20世纪90 10:1当今时代 10:3中国的情况“随着中

2、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 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 困扰着中国人的生理疾病,成为人们面临的重 大危机” 一位中国学者语在中国,由于社会的转型,生活节奏的加快, 心理疾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05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对全国12.6万大 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病患病率达 30.23。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44的中学生有心理问 题;深圳市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学前 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2,但如果把心理 问题达到的临界程度考虑为需要心理干预,则 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儿童达到32。2006年,某学者对广东某城市一千多名学前儿童的调 查现实26.47%的学前儿童存

3、在心理健康问题。2006年,对河南省四个地区6所幼儿园的462名学前儿 童(家长评)和4所小学的486名小儿童集体施测。结果 显示:学龄前儿童生活习惯有偏离4.98,神经症倾 向3.46,违纪倾向3.25,综合评定有偏离1.95 。学龄前儿童问题主要表现为好发脾气、好动、不安 等。主要影响因素为父母激烈冲突、父母教育责任归 属观、粗暴的教育方式、父母心理健康知识等。小儿 童同学关系问题6.58,神经症倾向3.70,亲子关 系问题3.50,违纪倾向2.47,学习问题2.26,综合评定2.68。1994年中共中央加强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校德育大纲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

4、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8月教育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2001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2002年5月教育部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2002年8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 若干意见2004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 近年来政府与教育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教育部 1999年8月13日颁布 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

5、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 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 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 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等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学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学前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的预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基本内容1、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 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6、2、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 针对性: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针对性: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整体性:面向全体儿童整体性:面向全体儿童 个体性:关注个别差异个体性:关注个别差异3、几个结合 面向全体儿童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面向全体儿童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儿童的主动参与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儿童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助人与自助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4、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提高全体儿童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提高全体儿童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 能,培养儿童

7、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儿能,培养儿童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儿 童人格的健全发展。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5、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 使学前儿童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粗浅知识和技使学前儿童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粗浅知识和技 能,纠正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能,纠正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 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 常,保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常,保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 康水平。康水平。6、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 性、实效性

8、和主动性,帮助儿童树立在出现心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儿童树立在出现心 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儿童形成健康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儿童形成健康 的心理素质,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的心理素质,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 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 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7、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了解简单

9、的心理调节方法 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 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8、心理健康教育几个注意的问题 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 心理健康强调的是一种和谐适应的状态心理健康强调的是一种和谐适应的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帮助每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帮助每 个儿童健康成长发展个儿童健康成长发展二、衡量心理健

10、康的标准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 ,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 能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能得到开发,人的价值能够实现。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也曾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 个标志:1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 3有幸福感。有幸福感。4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 效率的生活。效率的生活。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

11、心理学一书 中提出了10条标准:1.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

12、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在认知方面一般表现出想象力丰富、好 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强。 (2)情绪稳定愉快。表现为情绪安定、积极向上,具有爱心 和同情心。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 心境,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不安感。 (3)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合群、能与他人友好相 处。 (4)行为统一协调。心理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行为表象即 不过敏也不迟顿,面对新刺激能做出合理的反应。 (5)性格乐

13、观开朗。具有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积极主 动,独立性较强,谦虚、诚实、勇敢、热情、慷慨等性格。 (6)自我意识良好。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 在的价值。积极肯定的自我观念占优势。3、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评价 学前儿童群体主流是健康的,但少数儿学前儿童群体主流是健康的,但少数儿 童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和不健康人格,个别童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和不健康人格,个别 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还相当严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还相当严重。 三、心理问题的评估标准1、心理问题的学科边界划分心理异常心 理 正 常健康不 健 康(健康咨询) A 一般心理问题 B 严重心理问题 C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可疑神

14、经症)(发展咨询 )精神病学领域 人格障碍 确诊的神经症 其他各类精神障碍2、一般心理问题定义: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 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诊断条件:诊断条件:刺激性质:由于现实生活中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由于现实生活中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 绪,如厌烦、后悔、懊恼、自责等。绪,如厌烦、后悔、懊恼、自责等。反应时间:不良情绪持续:不良情绪持续1 1月,或间断持续月,或间断持续2 2个月不能自行化解。个月不能自行化解。反应强度: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始终保持行为:不良情绪反应仍

15、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始终保持行为 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泛化与否: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局限于最初事件: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局限于最初事件, , 即便与最初事件有联即便与最初事件有联 系的其他事件系的其他事件, , 也不会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也不会引起此类不良情绪。3、严重心理问题 定义: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激烈,持续 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诊断条件:诊断条件:刺激性质:诱因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当事人:诱因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当事

16、人 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 。反应时间: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在: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在2 2个月个月6 6个月。个月。反应强度: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激烈。多数会短暂失去理性控: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激烈。多数会短暂失去理性控 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减轻,但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减轻,但“ “自然发展自然发展” ”或非专或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脱;对生活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业性干预,难以解脱;对生活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泛化与否: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引起此类痛: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引起此类痛 苦,即反应对象泛化。苦,即反应对象泛化。4、鉴别神经症与非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