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设计规则• 工艺加工中可能会出现偏差: • 光刻腐蚀可能过了头 • 多层掩膜之间对不准 • 硅片在高温下可能变形 • 感光可能过分或不足因为这些原因,在工艺制造时会产生容差,而设计规则 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和规定,提出对容差的要求,即保 证集成电路在制造过程中可以能力所能达到的、保证芯 片不出问题所提出的对版图设计的各种约束条件版图设计规则• 版图设计时必需遵循的规则,是版图设计 所依据的基础 • 是由几何限制条件和电学限制条件共同确 定的版图设计的几何规定 • 有了设计规则,设计工程师可以不熟悉工 艺细节,工艺工程师也不需要深入了解版 图设计内容 • 版图设计规则是芯片器件的集成度与成品 率之间的一个折中设计规则通常用两种表示方法: 以特征尺寸为基准的λ规则通常以特征尺寸的一半为单位,例如对 于1微米的工艺, λ=0.5微米 λ设计 规则非常有利于工艺的按比例收缩,例如 当1微米工艺进步到0.5微米时,只要定义 λ=0.25μm,大部分版图就可以不加修改 直接应用以微米为单 位的设计规则以微米分辨率来规定的微米规则,给出 了适用于给定工艺中所有掩膜版的最小特 征尺寸和间距 介绍以微米为单位的设计规则(1)线宽规则版图中多边形的最小宽度。
在制造过程 中,如果小于最小 宽度所定义的尺寸,就无法保证可靠地制备出连续的连线, 即加工出来的线条可能出现断路情况由工艺(光刻)的极 限尺寸决定Min.width of M1:0.23 μ 即第一层金属线的最小宽度为0.23μm• (2)最大、最小尺寸规则多边形的宽度和长度都要符合某个特定的值,即不能 小于这个值,也不能大于这个值通常定义宽度规则的 层是接触孔(Contact)和通孔(via) 例子:min &max size of Vn:0.26×0.26μ(n=2,3,4,5)• (3)间距规则(space rule)指的是多边形之间最小距离的规则定义间距规则是为了避免两 个多边形之间形成短路间距规则不但可以定义在同一层的多边形 之间,也可以定义在不同层的多边形之间同层的多边形之间的最小距离有以下几种情况:平行线条之间的 最小距离,拐角之间的最小距离,垂直线条与拐角之间的最小距离例:Min.space between two M1 region:0.23 μ 第一层金属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23 μm• 不同层的多边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多指 的是两个多边形的平行距离左边这个图没有满足多晶硅栅和接触孔之间的最小距离, 接触孔所连接的金属与多晶硅发生短路 例:Min.Space between Poly to diff contact:0.16 μm• 包围规则指一层与另一层线条之间交叠并将其包围的最 小尺寸在包围规则中,所指的线条是位于不同绘图层的。
需要将不同的绘图层 进行连接,它们之间需要打接触孔或通孔,而上、下两层都必须将接触 孔完全覆盖才能保证有效地连接,否则就有可能会出现断路 例:Min.M1 Enclosure for V1:0.01 μm 第一层金属的边缘要超出通孔边缘0.01μm• 交叠规则 • 两层之间交叠的最小尺寸交叠规则定义 的两层为不同的层 • 两层交叠,并且一层要伸出另一层的最小 尺寸 • 两层交叠,两层之间的最小尺寸设计规则举例 • N阱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图 • P+、N+有源区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 图 • Poly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图 • Contact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图 • Metal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图 • Pad层相关的设计规则及其示意图 二、几何设计规则 -举例及问题讨论当给定电路原理图设计其版图时,必须根 据所用的工艺设计规则,时刻注意版图同一 层上以及不同层间的图形大小及相对位置关 系然而对于版图设计初学者来说,第一次 设计就能全面考虑各种设计规则是不可能的 为此,需要借助版图设计工具的设计 规则检查(DRC)功能来及时发现存在的 问题参照上述的硅栅工艺设计规则,一个反相 器(不针对具体的器件尺寸)对应版图设计 中应该考虑的部分设计规则如下图所示。
问题讨论:(1)阱的间距和间隔的规则N阱通常是深扩散,必须使N阱边缘与邻近的 N+扩散区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从而保证 N阱边缘不与P型衬底中的N+扩散区短接内部间隙由沿阱周围的场区氧化层的渐变 区所决定虽然有些工艺允许内部的间隙为 零,但“鸟嘴”效应等问题导致了规则1.4(N 阱外N阱到N+距离)的设计要求,这是一种保守的估算问题讨论: (2)MOS管的规则 在多晶硅穿过有源区的地方,源和漏扩散区被多晶硅 区所掩蔽因而,源、漏和沟道是自对准于栅极的 重要的是,多晶硅必须完全穿过有源区,否则制成的 MOS管就会被源、漏之间的扩散通路所短路为确保 这一条件得到满足,多晶硅必须超出扩散区边界,例 如该硅栅工艺中规则3.4中规定的1.5μm,这常常称 为“栅伸展”同时,有源区也必须在多晶硅栅两边扩 展,这样才能有扩散区存在,使载流子进入和流出沟 道,例如规则3.5规定的3.0μm就是保持源区和漏区 所必需的版图的验证• 版图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 查和验证 • 版图的验证包括:设计规则检查(DRC) 、电学规则检查(ERC)、版图参数提取 以及电路图与版图一致性检查(LVS)• 设计规则检查 • 是将版图提取的文件与设计规则文件进行比较,如果发 现所设计的版图与设计规则违背,就会给出提示,设计 者根据提示做适当的修改,然后再进行检查,直到没有 错误为止 • DRC检查工具简介 • Calibre DRC工具(1)检查内容丰富、准确(2)具有两种文件运行方式(3)运行结果浏览方便。
通过Calibre RVE和版图编辑器 分析DRC的结果并进行查错,准确快捷,一目了然• Diva DRC工具是Cadence公司开发,嵌入版图设计工具 之中可以在版图设计工具Virtuoso中, 通过单击图形界面中的Verify菜单,并点 击其中的DRC子菜单,就可以进行DRC 检查可以检查部分版图,也可以检查整个版 图及单独检查前一次DRC后做出改变的版 图 常用于规模较小的集成电路版图检查• 电学规则检查(ERC)主要检测电路中的节点连接错误并进行天线规则检查 由于许多节点连接错误在做LVS检查的时候才可以被 查到,所以在实际应用中ERC检查是可选的有些设计 规则工具将ERC检查工具嵌入在DRC检查工具中,作为 一个可供选择的选项出现ERC检查的主要错误有如下几种:(1)天线规则检查版图中是否存在“天线效应”天线效应指的是在集 成电路芯片中,一条条金属线就像一根根天线,当芯片中有游 离的电荷时,“天线”就会将这些游离的电荷收集起来 ,收集 的电荷数量与天线长度成正比当收集的电荷达到一定数量的 时候,就会产生放电现象通常通过插入二极管的方法来克服天线效应,这样当金 属收集到电荷以后可以通过二极管来放电,避免了栅极的击穿2.非法器件检查 非法器件通常指的是源极接地的PMOS晶体管或 源极接电源的NMOS晶体管 3.节点开路 节点开路是指应该连接在一起的器件没有连接, 表现为同一个节点名出现多次 4.节点短路 不应该连接在一起的器件发生了连接,表现为同 一个节点出现多个节点名 5.孤立接触孔 接触孔如果没有被相应的金属线包裹版图寄生参数提取(LPE)• 从版图中提取晶体管的参数、器件的连 接关系及寄生电阻和电容等参数。
版图经 过寄生参数提取后可以产生一个网表文件 ,利用该网表文件可以将版图还原成电路 图,与原电路图进行比较以便查找错误 网表还可以作为HSPICE关键路径的分析 文件和电路仿真的输入文件电路图与版图一致性检查(LVS)• 首先就要通过网表提取工具分别提取版图 和电路图的网表,然后将两个网表文件进 行比较,并报告对比结果 • 进行LVS常用的EDA工具有: • Synopsy公司的Hercules • Mentor公司的Calibre • CDN公司的Dracula版图输出数据• 版图设计完成之后,要将数据送到代工厂进行 制版生产常用的数据交互格式有:GDSII格式 、CIF格式和EDIF格式、Oasis格式 • GDSII格式是由Calma公司发明的表达版图设计信息的 工业标准基本数据格式,是半导体工业中最常 用的一种文件格式,几乎所有的集成电路版图 设计工具都能读写GDSIIGDSII文件包含了版 图的所有信息,包括库和所有的单元,保留了 设计中的层次结构和工艺层信息 其可读性较差,需要借助相应的工具才可以 看到输出地数据.• CIF格式用文本命令来表示掩膜分层和版图图形,通 过对基本图形的描述、图形定义描述、附加图 样调用功能,可以实现对版图的层次性描述。
采用字符格式,可读性较强 EDIF格式是电路的一种二进制描述,带有电路的单元 符号(symbol)信息,也是纯文本,主要用于 电路数据交换EDIF文件可读性强 Oasis格式Oasis格式文件比GDSII紧凑,而且能够更有 效的表达平面数据可以处理64位数据Tanner research 公司 Tanner EDA工具• 前端设计工具-电路设计工具(S-Edit)-仿真验证工具(T-Spice)-波形分析工具(W-Edit)• 物理版图设计工具L-Edit版图编辑器- L-Edit交互式DRC验证工具- 电路驱动版图设计工具- 标准单元布局布线工具-验证工具-设计规则验证工具-LVS工具-提取工具-节电高亮工具用整套Tanner软件设计集成电路的流程L-edit版图编辑器简介• 安装在window下,简单易学,价格便宜 • 采用以单元为基础的层次化设计 • 嵌入了DRC工具、版图提取工具、截面观 察器、节点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