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刘康杰 煤矿现场急救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72635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刘康杰  煤矿现场急救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临床医学]刘康杰  煤矿现场急救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临床医学]刘康杰  煤矿现场急救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临床医学]刘康杰  煤矿现场急救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临床医学]刘康杰  煤矿现场急救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刘康杰 煤矿现场急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刘康杰 煤矿现场急救(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煤矿现场急救主讲 张书芳n一 创伤急救的概念n现场急救就是采取一系列的紧急有效措施 ,防止伤员二次损伤和病情恶化,尽可能 减轻伤员的痛苦,并将危重或需要进一步 救治的伤员护送到医院,以挽救生命。n传统观念中,现场救护是指止血、包扎、固定、 搬运“四大技术”。它起源于二战,是减轻伤亡保 存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四大技术在战争年代 发挥了救死扶伤的重要作用。急救,首先是救命 ,在救命的基础上,再处理具体的局部的危重急 症和外伤。在现场救护时还要注意防护好自己。n创伤救护的原则:必须有一个综合的“概念”,受 伤者大多是多发伤,复合伤,应本着先救命,后 救伤的原则。n这就是说,我们要学习的急救知识和

2、技能 ,在实际生活中是经常能用到的,是有利 于挽救垂危伤病人的生命和减轻其伤残的 ,真正能起到救死扶伤的作用。二 对心肺复苏的基本认识n心肺复苏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代救护的 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它是在生 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急救面对 着社会各个层面,触及到社会每个角落。现代急 救,不再是关在医院围墙里医生的专利,也不再 是昔日所普及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四大 技术”,而是立足于现场,开展以心肺复苏为主的 挽救生命,以及对严重创伤造成伤残等危急情况 的医疗救护。三 心脏骤停和呼吸骤停的判断n现场检查伤病人:发现危重伤病人,尤其处在情 况复杂,甚至令人恐怖的

3、现场,首先要保持镇定 ,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判断,分清轻重缓 急,果断实施急救措施。如果是多名伤病人,应 处理危重者,再处理较轻者。对同一患者,第一 步处理危及生命的全身症状,再处理局部。在处 理时,要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身及伤病人的安 全。在现场迅速而有重点地检查病人情况,判明 伤情的严重程度,是否已经死亡。(1) 查看病人总体情况n一般先判明病人神智是否清醒。通常做法是大声 呼唤或轻轻摇晃病人身体,观察是否有反应。神 智尚清醒的病人,在呼唤、轻轻推动时会睁眼或 有其他反应。如病人无反应,则表明神志丧失, 以陷入危重状态。病人突然倒地,然后呼之不应 ,情况多为严重。病人的面色苍白或青紫,

4、嘴唇 、指甲发绀,冷汗淋漓,肢体不能活动,都是病 情危重的表现。严重创伤时,除了注意有无活动 性出血外,要特别注意头颅,脊柱有无损伤,因 为它有可能危及生命或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2) 瞳孔反应n眼睛的瞳孔又称“瞳仁”,位于黑眼球中央。 当病人脑部受伤、脑出血、严重的药物中 毒时,瞳孔可能缩为针尖大小,也可能扩 大到黑眼球边缘,对光线不起反应或反应 迟钝。有时因为脑水肿或脑疝,使瞳孔一 大一小。瞳孔的变化揭示了脑病变的严重 性。在抢救中,医生也经常观察瞳孔变化 ,判断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3) 检查呼吸活动方法:n通常观察病人胸廓起伏的情况,可以得知 其有无呼吸。当病人已处于十分衰竭、危 重时,

5、呼吸运动很微弱,胸部起伏不易观 察,救护者可侧转头用耳贴近病人的口鼻 ,闻听有无呼吸的气流声,面颊感觉有无 气流吹拂。还可以用棉花絮、薄纸条等放 在病人的鼻孔前,观察叶片是否随呼吸飘 动,以判定有无呼吸存在,呼吸是否正常 。只要发现呼吸已停止,立即实行人工呼 吸。(4) 检查心跳 脉搏 n心跳是生命活动存在的征象。正常人心跳60 -100次/分。呼吸停止,心跳随之停止;或 者心跳停止,呼吸也随之停止;也常见心 跳呼吸几乎同时停止。检查心跳的方法时 儿童、成人触摸颈动脉-10秒钟,婴儿触摸 肱动脉。颈动脉位于颈的两侧平喉结处; 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和肩之间。 (4) 检查心跳 脉搏 n危急中不

6、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脉搏也摸 不清,不要反复检查耽误时间,而要进行 心肺复苏或其他方法及时救治。从以上四 个方面判断病人情况后,同时呼叫急救中 心,请求支援。并立即对垂危病人进行急 救,争分夺秒。四 人工呼吸 1 呼吸系统组成及其主要功能n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等器官组成。它主要功能是呼出二氧化 碳,吸入新鲜氧气,实现人体与环境之间 的气体交换。如果呼吸发生障碍,人体各 组织器官就不能获得足够的氧,也不能将 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从 而妨碍整个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因此呼 吸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条件之一。2 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n(1)、畅通呼吸道(开放气道)患者

7、意识丧失时 ,舌根常后移堵塞气道。因此人工呼吸的第一步 必须先设法畅通气道。具体方法:nA 、仰头抬颌法:术者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加压, 使头后仰,另一手中指托起下颌,使下颌前移, 如此便可使舌根离开咽喉后壁,气道便可通畅。 注意手指不要压迫患者颈前部及颌下软组织,以 防止压迫气道,同时不要使颈部过度伸展。2 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nB、仰头抬颈法:术者用一手置于患者额部 使头后仰,而另一手抬举后颈部,使气道 打开。nC、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作托举下颌, 不常规使头后仰,以免损伤颈髓,发生严 重并发症。n(2)、人工呼吸:方法主要有三种:口对 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 人工呼吸。口对口人

8、工呼吸在临床上是比 较常用的方法。nA 、保持气道的开放,操作者用按在患者前 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以 防气体从鼻孔透出。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 并用双唇包严病人口唇四周,用力向患者 口内吹气,直至见患者胸部上抬。nB、 吹气完毕,应立即与患者口脱离,轻抬起头 部,眼视患者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进行下 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救护人员松开捏鼻的手,使 其将气排出。此时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 口鼻排出。nC 、抢救开始首次尽全力吹气2次,以扩张萎陷的 肺脏,如果两人进行复苏,则可一人进行口对口 人工呼吸,每5次胸外心脏按压之后加一次人工呼 吸(此时的胸外按压是每分钟60次,呼吸12次)

9、。如果只有一人则宜每分钟按压80次,每15次加 入一次人工呼吸。nD 、操作者口小于患者口和患者口腔严重 破损时,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n救护者吹气力量的大小依据病人的具体情 况而定。一般以吹气后病人胸廓略有隆起 为宜,大约800-1200毫升。如吹气后,不见 胸廓隆起,则可能是吹气力量太小,或呼 吸道有阻塞,应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归纳 本法的要领是:捏鼻,张嘴,贴紧均匀吹 气,反复进行。五 心脏复苏 1 血液循环的概念n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静脉、毛细 血管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心 脏有规律地收缩时,血液被挤到全身;在 舒张时,血液又汇集至心脏。动脉将心脏 排出的血液输送到毛细血管网

10、,营养组织 细胞。动脉又分为大、中、小动脉。n静脉收集来自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的血 液,送回心脏。静脉也分为大、中、小静 脉。毛细血管处于动、静脉之间,管壁最薄 ,管径最小,遍布全身,是微循环的主要 组成部分,也是物质和气体交换的场所。n早期心肺复苏,应该称之为心肺脑复苏。大脑是 对缺氧最敏感的高度分化和高氧耗的组织。脑组 织虽然只占体重的2%,气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 15%,而耗氧量占全身氧耗的20%,儿童和婴儿占 50%。通常心脏停跳三秒钟,患者即感到头晕, 10-20秒时则发生晕厥,30-45秒瞳孔散大,60 秒延髓受到抑制而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6分 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转性损害。因

11、此,要求在 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开始 越早,成活率越高。2 心脏按压的具体操作步骤n胸外心脏挤压的意义 胸外心脏挤压,是用 人工的力量在胸廓外通过胸壁间接地压迫 心脏,从而使心脏被动收缩和舒张,挤压 血液到血管维持血液循环。心脏深居胸腔 内,但是心包紧靠着胸骨和肋骨后方。如 果我们在胸骨表面施加较大的力量,使胸 骨下陷3-4厘米,这种外力就能使心脏受到 挤压,达到使心脏被动收缩的目的。n在挤压心脏时,心脏的血液被挤向大动脉 ,然后送到全身;挤压放松时,下陷的胸 骨、肋骨又恢复到原来位置,胸腔容积增 大,负压增加,心脏被动舒张,吸引静脉 血回流到心脏,使心室内充满血液,然后

12、再挤压,再放松,反复进行,维持血液循 环。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nA、伤员仰卧在板床上或地面上,解开衣服和 裤带,急救人员站在或跪在伤员的两旁,一般 在伤员的右侧。nB、两手伸开并彼此交叉和重叠,两臂伸直 ,然后凭身体重力前倾,使交叉的手掌压 迫于病人胸骨的中下1/3处。施压的力量应 使胸骨下陷34CM,压后立即放开。nC、救护人的上半身前倾,双肩位于双手的正 上方,两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自身上半 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操作.nD、胸骨下压深度为3-4厘米, 挤压速度每 分钟60-80次,按压用力方式应平稳、有规 律地进行,不要间断,不能冲击式地猛压 ,下压时间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不

13、要左 右摆动。放松后,掌根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 ,但不能使胸骨受到任何压力。六 出血和止血n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液 占其体重的8%,一个人受到任何外伤都有 出血的可能,急性出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 以上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血压下降 、休克等。达到40-50%时,就会危及生命 。因此,争取时间为伤员及时而有效地止血, 对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 的伤员伤情并不重,因没有及时止血,就向上 转送,结果造成失血过多而无法抢救。1 外伤出血的种类: n动脉出血:由于血管内压力较高,所以出 血随心脏的频率从伤口向外喷射,或一股 一股地冒出,血色鲜红,流出不止,常使 人在短时间

14、内造成大量出血,容易引起生 命危险。n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徐缓均匀地流 出。静脉出血的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n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 面渗出,多能自己凝固止血。危险性较小 。2 失血的表现:n失血量达到全身血量的20%以上时,可见脸 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迫 ,心慌气短,脉搏快、细而弱,以至摸不 到。再多时就可能造成失血性休克,危及 生命。3 止血nA、一般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 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 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 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n B、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 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

15、时间不能过长 。n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 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n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 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 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 成脑缺血坏死。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以 免造成危险。 n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 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n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 迫手腕部的尺、挠动脉。 n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 指向后用力压股动脉。 n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 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nC、屈肢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 ,可在肘窝、膝窝内放以纱布垫

16、、棉花团 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 巾作8字型固定。但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 使用。 nD、橡皮止血带止血:这是一种适用于四肢 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 。常用的方法是用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扎 紧肢体。n注意使用止血带要加垫,不要直接扎在皮 肤上。止血带的松紧要适当,以使出血停 止为度,不然,过紧会使皮肤、神经、血 管受损,过松则达不到止血的目的。上止 血带后,要做明显的标记,在转运交接时 一见到伤员,就知道他在何时用了止血带 。每隔45分钟放松止血带23分钟,松时用 指压法代替。如果结扎时间过长,受伤肢 体容易发生坏死。 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n对严重挤压伤的肢体,禁止使用止血带。n伤口远端肢体严重缺血时,不能用止血带。n用止血带后,远端肢体如发生青紫、苍白或继续 出血,应立即压迫住伤口,松开止血带,经35分 钟后,重新将止血带结好,并标记时间。n如肢体伤重已不能保存,应在伤口近心端紧靠伤 口结止血带,不必放松,直到手术截肢。n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索代替止血带。nE、绞紧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 个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