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几何图形的动态问题精编》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9568299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几何图形的动态问题精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几何图形的动态问题精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几何图形的动态问题精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几何图形的动态问题精编》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几何图形的动态问题精编》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几何图形的动态问题精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几何图形的动态问题精编》含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含解析1几何图形的动态问题精编几何图形的动态问题精编1.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B= cm,BC=2cm,ABC=45,点 P 从点 B 出发,以 1cm/s 的速度沿折线 BCCDDA 运动,到达点 A 为止,设运动时间为 t(s),ABP 的面积为 S(cm2),则 S 与 t 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三种情况讨论:当 0t2 时,过 A 作 AEBC 于 EB=45,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E=1,S= BPAE= t1= t;当 2t 时,S= = 21=1;当 t 时,S= APAE= (

2、 -t)1= ( -t)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意分三种情况讨论:当 0t2 时,过 A 作 AEBC 于 E;当 2t 2 +时;当 2 + t 4 +时,分别求出 S 与 t 的函数解析式,再根据各选项作出判断,即可得出答案。2018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含解析22.如图,边长为 a 的菱形 ABCD 中,DAB=60,E 是异于 A、D 两点的动点,F 是 CD 上的动点,满足 AE+CF=a,BEF 的周长最小值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连接 BD四边形 ABCD 是菱形,AB=AD,DAB=60,ABD 是等边三角形,AB=DB,BDF=60A=BDF

3、又AE+CF=a,AE=DF,在ABE 和DBF 中,ABEDBF(SAS),BE=BF,ABE=DBF,EBF=ABD=60,BEF 是等边三角形E 是异于 A、D 两点的动点,F 是 CD 上的动点,要使BEF 的周长最小,就是要使它的边长最短2018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含解析3当 BEAD 时,BE 最短在 RtABE 中,BE=BEF 的周长为【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菱形的性质,证明A=BDF,AE=DF,AB=AD,就可证明ABEDB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 BE=BF,ABE=DBF,再证明BEF 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出当 BEAD 时,BE 最短

4、,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BE 的长,即可求出BEF 的周长。3.如图,菱形 的边长是 4 厘米, ,动点 以 1 厘米/秒的速度自 点出发沿 方向运动至 点停止,动点 以 2 厘米/秒的速度自 点出发沿折线 运动至 点停止若点 同时出发运动了 秒,记 的面积为 ,下面图象中能表示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当 0t2 时,S=2t (4-t)=- t2+4 t;当 2t4 时,S=4 (4-t)=-2 t+8 ;只有选项 D 的图形符合2018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含解析4故答案为:D【分析】分别求出当 0t2 时和当 2t4 时,s 与 t 的函数

5、解析式,再根据各选项的图像逐一判断即可。4.如图,矩形 ABCD,R 是 CD 的中点,点 M 在 BC 边上运动,E,F 分别为 AM,MR 的中点,则 EF 的长随 M 点的运动( )A. 变短 B. 变长 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 【解析】 :E,F 分别为 AM,MR 的中点,EF 是ANR 的中位线EF= ARR 是 CD 的中点,点 M 在 BC 边上运动AR 的长度一定EF 的长度不变。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已知 E,F 分别为 AM,MR 的中点,,可证得 EF 是ANR 的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出 EF= AR,根据已知可得出 AR 是定值,因此可得出 EF

6、 也是定值,可得出结果。5.如图甲,A,B 是半径为 1 的O 上两点,且 OAOB点 P 从 A 出发,在O 上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回到点 A 运动结束设运动时间为 x,弦 BP 的长度为 y,那么如图乙图象中可能表示 y 与 x的函数关系的是( )2018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含解析5A. B. C. 或 D. 或【答案】C 【解析】 当点 P 顺时针旋转时,图象是,当点 P 逆时针旋转时,图象是,故答案为.故答案为:C【分析】由题意知 PB 的最短距离为 0,最长距离是圆的直径;而点 P 从 A 点沿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后与点 B 的距离有区别,当点 P 从 A 点沿顺时针旋

7、转时,弦 BP 的长度 y 的变化是:从 AB 的长度增大到直径的长,然后渐次较小至点 B 为 0,再从点 B 运动到点 A,则弦 BP 的长度 y 由 0 增大到 AB 的长;当点 P 从 A 点沿逆时针旋转时,弦 BP 的长度 y 的变化是:从 AB 的长度减小到 0,再由 0 增大到直径的长,最后由直径的长减小到 AB 的长。6.如图,一块等边三角形的木板,边长为 1,现将木板沿水平线翻滚,那么 B 点从开始至结束所走过的路径长度为_【答案】【解析】 :从图中发现:B 点从开始至结束所走过的路径长度为两段弧长即第一段= ,第二段= 故 B 点从开始至结束所走过的路径长度= + = 故答案

8、为:【分析】B 点的运动路径是 2 个圆心角是 120 度的扇形的弧长,根据弧长公式求解。7.如图,长方形 ABCD 中,AB=4cm,BC=3cm,点 E 是 CD 的中点,动点 P 从 A 点出发,以每秒 1cm 的速度沿 ABCE 运动,最终到达点 E若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x 秒,那么当 x= _时,APE 的面积等于 5 【答案】或 5 2018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含解析6【解析】 如图 1,当 P 在 AB 上时,APE 的面积等于 5, x3=5,x= ;当 P 在 BC 上时,APE 的面积等于 5, ,34 (3+4x)2 23 4(x4)=5,x=5;当 P 在 CE 上

9、时, (4+3+2x)3=5,x= 3+4+2,此时不符合;故答案为: 或 5.【分析】先对点 P 所在不同线段的区间进行分类讨论,再结合实际情况与所得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判断结果的合理性.8.如图,在矩形 中, 点 同时从点 出发,分别在 , 上运动,若点 的运动速度是每秒 2 个单位长度,且是点 运动速度的 2 倍,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停止一切运动以 为对称轴作 的对称图形 点 恰好在 上的时间为_2018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含解析7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与矩形 重叠部分面积的最大值为_【答案】;【解析】 :(1)如图,当 B与 AD 交于点 E,作 FMAD 于 F,DFM=90四边形

10、 ABCD 是矩形,CD=ABAD=BCD=C=90四边形 DCMF 是矩形,CD=MFMNB 与MNE 关于 MN 对称,MNBMNE,ME=MB,NE=BNBN=t,BM=2t,EN=t,ME=2tAB=6,BC=8,CD=MF=6,CB=DA=8AN=6-t在 RtMEF 和 RtAEN 中,由勾股定理,得(1)EF=AE=2t解得 :t=(2)如图,2018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含解析8MNE 与MNB 关于 MN 对称,MEN=MBN=90MEN+MBN+EMB+ENB=360,EMB+ENB=180ENA+ENB=180,ENA=EMBtanENA=tanEMB=四边形 ABCD

11、是矩形,ADBC,EFG=EMBBN=t,BM=2t,EN=t,ME=2tAB=6,BC=8,CD=MF=6,CB=DA=8AN=6GA=(6-t) GN=(6-t)EG=EN-GN=t-(6-t)=EF=()=2t-当时,S=t2-(2t-)()=-(t-6)2+t=4 时,s 最大=.当 0t时,S=t2t=时,S 最大=.2018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含解析9最大值为【分析】(1)如图,当 B与 AD 交于点 E,作 FMAD 于 F,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CD=ABAD=BCD=C=90进而判断出四边形 DCMF 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得出 CD=MF根据翻折的性质得出MNBMNE,根

12、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 ME=MB,NE=BN然后表示出EN=t,ME=2tCD=MF=6,CB=DA=8AN=6-t,在 RtMEF 和 RtAEN 中,由勾股定理 EF,AE 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得出方程,求解得出 t 的 值;(2)根据翻折的性质得出MEN=MBN=90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邻补角定义及等量代换得出ENA=EMB根据等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得出 tanENA=tanEMB=, 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EFG=EMBEN=t,ME=2tCD=MF=6,CB=DA=8AN=6-t,进而表示出 GA,GN,EG,EF,的长,当 t 4 时,与当 0t 时,分别求出 S 的值,再比大

13、小即可得出答案。9.如图,在ABC 中,BCAC5,AB8,CD 为 AB 边的高,点 A 在 x 轴上,点 B 在 y 轴上,点 C 在第一象限,若 A 从原点出发,沿 x 轴向右以每秒 1 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则点 B 随之沿 y 轴下滑,并带动ABC 在平面内滑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当 B 到达原点时停止运动(1)连接 OC,线段 OC 的长随 t 的变化而变化,当 OC 最大时,t_; (2)当ABC 的边与坐标轴平行时,t_。 【答案】(1)(2)t 2018 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卷含解析10【解析】 (1)如图:当 三点共线时, 取得最大值, ( 2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设 时,CAOA,CAy 轴,CAD=ABO.又 RtCADRtABO, 即 解得 设 时, CBx 轴,RtBCDRtABO, 即 综上可知,当以点 C 为圆心,CA 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相切时,t 的值为 或 故答案为: 或 【分析】(1)当 O , C , D 三点共线时,OC 取得最大值,此时 OC 是线段 AB 的中垂线, 根据中垂线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得出 OA =OB = 4 , 然后根据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即可得出答案;( 2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设 OA = t 1 时,CAOA,故 CAy 轴,然后判断出 RtCADRtAB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