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563638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0.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 成、预防、治疗李 建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n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临床中较常见的血管疾病,是指血 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而引起的 肢体静脉高压综合症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 疾病,好发于下肢,多见于骨科大手术如 TKA/THA及普外科的手术需长期卧床的患 者。国外报道n国外有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统计学资料多 来源于70-80年代,美国每年大约有200万人 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有60万人发生肺栓塞 ,其中6万人死亡。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 和大手术病人、肿瘤和其它慢性病病人的 主要合并症。 4中国大手术后DVT发生率

2、较高吕厚山等,中华骨科杂志 1999;19:155-156. 余楠生等,中国骨科 2005; 1: 44-48 邱贵兴等,中华骨科杂志 2006;26;819-822. 陆 芸等,中华骨科杂志 2007;27:693-698.THR:全髋关节置换术TKR:全膝关节置换术Cohen et al. Lancet 2008英美等西方国家采取DVT预防的比例 明显高于亚洲国家818019 140.60.4 0102030405060708090100英国美国印度中国泰国孟加拉国% 患者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生理因 素外伤或手术 心脏瓣膜疾病或 置换 动脉粥样硬化 留置导管循环淤滞高凝状

3、态内皮损伤恶性肿瘤 怀孕和围产期 雌激素治疗 炎症性肠道疾病 脓毒血症 血栓史左心室功能不全 不能活动或瘫痪 静脉功能不全或静脉曲张 肿瘤压迫静脉,肥胖或怀孕.维柯氏三角(Virchows triad)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VirchowsTriadVirchowsTriad静脉淤滞血管壁损伤高凝状态极高危中危/高危低危/中危肢体手术操作 内皮损伤组织因子释放增加 股骨髓腔扩髓止血带 制动和卧床DVT高危因素:n内因 Age 40脑卒中 肾病综合症 血栓栓塞史 充血性心脏病 糖尿病 癌症n外因 手术 /外伤骨折 长期制动 口服避孕药 吸烟(每天20 支以上)手术创伤 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 具有

4、强 烈的抗凝作用的蛋白C 减少, 造成血液的高 凝状态肿瘤患者的体内,由于肿瘤的缺血坏死, 使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凝血因子的增加。有人进行过统计,口服避孕药的患者DVT 发生率是未口服避孕药的4倍。DVT形成的相关因素:1.生理基础:下肢的静脉回流往往靠肌肉泵的 作用才能完成。当下肢血流缓慢或瘀滞时 ,局部组织因缺氧和细胞代谢障碍可使局 部凝血酶聚集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下降, 导致局部静脉血栓形成。DVT形成的相关因素:2.下肢止血带的运用:通常认为止血带使下肢 静脉回流不畅,局部组织凝血特性增加, 直接导致术后DVT的发生。DVT形成的相关因素:3.血管壁的损伤:正常血管内膜是血小板凝集 的生理屏

5、障。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 ,术中牵拉、组织剥离等会造成血管的间 接损伤,导致血小板活化。内膜损伤DVT形成的相关因素:4.骨水泥的应用:骨水泥对局部凝血特性的影 响在临床上基本达成共识,有研究表明骨 水泥引发的热损伤使邻近血管受损概率大大增加DVT形成的相关因素:5.高凝状态:DVT可能与局部抗凝血酶因子 (AT)的缺乏和内生纤维蛋白原减少有关 ,从而抑制纤溶系统,使局部凝血活性增 加,血液处于相对高凝状态。手术失血 术前禁食禁水导致血液浓缩DVT发生部位:DVT可以发生于骨盆,大腿和小腿的血 管 中,在所有的DVT中,80%-90%发生于手 术侧DVT发生部位:腘静脉以下的小腿腓肠静脉称

6、为远端深静脉 ,腘静脉或腘静脉以上静脉称为近端深静 脉,国内报道 经静脉造影确诊为手术侧下 肢DVT其中60发生在股静脉 ,40发生 在腓肠静脉。DVT的临床诊断:急性期: 1.患肢肿疼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疼 2患肢广泛肿胀 3.患肢皮肤呈暗红色 4.温度升高 低热 5.脉搏增加 6.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Homans 征Homans 征,即直腿伸踝试验。检查时嘱患 者下肢伸直,将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 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长而刺激小腿肌肉内 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 阳性。 DVT并发症:nDVTn血栓形成后综合征(40%)n慢性血栓性的肺动脉高压(4%)n肺栓塞n死亡血栓

7、形成后综合征(慢性期)n慢性疼痛.n僵直.n肿胀.n皮肤溃疡.(25%)3年总发生率 35%-69% 肺栓塞肺栓塞多发生于术后或长期卧床后23周 ,往往在患者初次下床活动时,突发胸闷 、剧烈胸痛、心跳过速,双肺有哮鸣音, 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全胸片及肺部 CT则提示肺栓塞。图 3 全 肺 暴 风 雪 样 阴 影肺栓塞 图3 全肺暴风雪样阴影大约80%DVT临床上是无症状的DVT/PE通常临床无症状,难以诊断, 而且致命 ! 70%的致死性 PE死 后才能被发现 25%的会发生猝死n但在临床上,长期的研究表明,80%的 DVT患者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临 床上诊断DVT时往往需要进行影像学

8、和实验室的辅助检查。n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TKA/THA术后最 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并可能继发危及生命 的肺栓塞(PE). 成为TKA/THA术后最主要 的致死原因, TKA/THA术后的死亡有68 归因于PE.n美国 Mayo临床中心对一组30174例选择性 THA/TKA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因PE导致 的病死率为0.04%,仅位于心肌梗死和心肺 衰竭之后,位于第三位。DVT肺栓塞影像学诊断n侵入性- 静脉造 影 金标准静脉造影目前 是诊断DVT最 敏感和最特异 的检查。静脉造影缺点: 1.有创检查 2.静脉造影价格昂贵 3.存在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并可引起血栓形成 4.有潜在的肾毒性影像学

9、诊断n非侵入性- 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下肢静脉 造影比较n敏感度92n特异性98%n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项非创伤性和易重 复性的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局限性:对于近端血栓的诊断比较准确 但腘窝和小腿部位准确性减低,不能显示腹 股沟以上部位血栓实验室检查nD一二聚体检测(D-dimer)DVT威胁来临之前的预防指南:DVT预防方法n预防方法基本预防物理预防:推荐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 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力袜药物预防 低分子肝素 Xa因子抑制剂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应用方便,口服1 次/日,中华骨科杂志 2009;29(6):602-604. 中国骨科大

10、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9基本预防1基本预防2基本预防3踝泵运动:333体会:每个动作持续3秒,每次做30 个,每隔30分钟做一次。基本预防4物理预防1物理预防2物理预防3药物预防1药物预防2DVT药物预防措施n1.低分子肝素 (LMWH)具有显著的 抗凝血酶III 的作用 ,且不易干扰血小板 的功能和血管的通透 性,而使术后合并出 血倾向的风险明显降 低DVT药物预防措施低分子肝素(LMWH) 首选药(克赛- Clexane或速碧林) 40 mg皮下注射 1次d 术后68 h开始 首 次常规剂量的一半, 次日增加至常规剂量 ,1次d,连续7 10 dDVT药物预防措施2.低分子右旋糖酐扩

11、充血容量,稀释 血流,减低血液黏稠 度,又能防止血小板 凝聚500 ml 静滴 /d 连 续 35 天DVT药物预防措施3.阿司匹林能够抑制二磷酸腺 苷(ADP)诱导的血小 板凝集作用,同时对 已有聚集的血小板也 有明显的解聚作用.DVT药物预防措施3.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片 75mg,每晚睡前服 用DVT药物预防措施4.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 性凝血因子 X 的合成2.5mg 口服 /d(需监测APTT)与NSAIDs同用时可增 加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急 性溃疡的潜在危险DVT预防新选择:利伐沙班 口服,一天一次 生物利用度高(10mg,80-100) 快速起效(给药后2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

12、) 固定剂量 无需凝血功能监测 不受食物影响10高选择性、直接抑制Xa因子,以 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和血栓形成拜瑞妥直接抑制Xa因子国外权威指南对DVT预防的推荐2008年ACCP第八版指南推荐: lTHR、TKR术后抗凝药物预防性治疗时间应为10-35天。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天国内权威指南对DVT预防的推荐2009年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指 南推荐:lTHR、TKR术后抗凝药物预防性治疗时间最短10天。lTHR、TKR术后凝血过程持续激活可达4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可持续3个月,抗凝药物预防性治疗时间可延长至35天。骨科学分会天我们骨科现在常规使 用利伐沙班来

13、预防 DVT及PE的发生!DVT预防措施麻醉方式 国内报道 ,硬膜外麻醉能减少关节 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是关节置换术首选的麻 醉方法。他们认为硬膜外麻醉使阻滞平面以下的 血管扩张,下肢动脉血流和静脉排空率增加,从 而预防血栓形成。李光辉等麻醉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21):l一2如果发生出血事件,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采 取如下措施:出血事件的处理不予处理(轻症)推迟下次给药时间或适时终止治疗适当的对症治疗,例如:机械性地压迫、外科手术、补液以及血液动力学的支持、应当考虑输注血制品或成分输血如果采用上述措施无法控制危及生命的出血,可以考

14、虑给予重组因子aDVT治疗1.绝对卧床,抬高患肢2O-30,膝关节屈曲 15,禁止按摩患肢,注意保暖 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防血栓脱 落,导致肺栓塞 3. 鼓励其多饮水,2 0003 000 ml 4.增加低分子肝素剂量至2次d,当天同时开 始口服香豆素类衍生物(华法林)2.5mg/d,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监测凝血功能(APTT)DVT治疗5.溶栓疗法:常用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和纤 维蛋白溶酶. 尿激酶 滴注,第一天NS100ml+50万U尿激 酶静滴,一天一次或一天两次,第二天同 第一天,以后依据病情依次递减,同时口 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d,亦给予低分子肝 素40mg 皮下注

15、射.DVT治疗6.介入治疗随着介入治疗的越来越成熟,导管溶栓治 疗现已被广泛的推广 2006年美国FDA推荐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PMT 药物一机械联合血栓切除术 (pharmac0mechanical thrombectomy)DVT治疗7.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德国贝朗公司 VenaTechTMLP滤器下腔静脉滤器适应症: 1.有PE风险却不能进行抗凝治疗者,包括 严重出血倾向、抗凝治疗禁忌的患者。2.抗凝治疗效果差,如抗凝治疗同时血栓 继续增大或同时反复发作PE。3.静脉内(如下腔静脉、髂静脉)有长段浮动 的血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首先行股静脉穿刺置管,行下腔静脉造影 ,明确肾静脉开口位置及测量下

16、腔静脉横 径。选择合适的滤器经输送器送至下腔静 脉,使其上端位于肾静脉开口以下05 1cm处,固定、回撤鞘管至滤器释放防治策略n术前筛选未发现DVT的患者入院时即应用利伐沙班或低分子肝素预防DVTn远端血栓低分子肝素,术后第二天起予巴曲酶溶栓治疗 不能马上手术的患者,先予巴曲酶溶栓治疗,再 予应用低分子肝素n近端血栓或混合血栓术前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溶栓低分子肝素溶栓治疗n克栓酶 10mg 第一天 患侧足背静脉注入巴曲酶 5mg 第三、五天 静脉用药 共两次n低分子肝素40mg (克赛) 每天一次皮下注射介入治疗n男性,84岁,股骨颈骨折n术前血管超声及造影证实DVT彩超见股静脉及腘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n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总 结1.DVT在我们临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