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知识培训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559945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4.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医疗机构感染知识培训(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知识培 训新乡市中心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田翠秀v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主要内容介绍v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v 医院感染暴发典型案例分析v 医疗废物管理一、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 范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v 制定“消规”的背景v消规的特点v消规主要内容介绍制定“消规”的背景v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需要:外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等;vCSSD标准的需要;v消毒工作问题多,仍然是医院感染管理 工作中的常见和主要问题;v消毒工作进展的需要。消规的特点v体现了消毒领域的新进展:理念:先清 洗、后消毒,能物理灭菌的、不用化学 消毒方法;方法:低温灭菌方法、新的 化学消毒剂如邻苯二甲醛等;v与新标

2、准如手卫生、隔离、CSSD有关标 准一致;v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如将原来的手术器 械灭菌、缝线的灭菌等归类为:高度、 中度和低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消规的特点v删减了按照科室归类进行消毒的有关内 容,充实了消毒技术的内容,突出重点;v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消毒管理方面的要求;消规的特点v删除了以下内容:二溴海因;内镜的消毒灭菌;医务人员手消毒;医院室内空气的消毒;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消规的特点v删除了以下内容:口腔诊疗器具的消毒;织物的消毒;污水的处理;污物的消毒;尸体及相关环境的消毒。消规的特点v增加了以下内容:4 、管理要求;6 、清洗与清洁方法 8、 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9 、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

3、毒;10 、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11、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 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方法消规的特点v增加了以下内容:C.4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C.8.2 邻苯二甲醛;C.12.2 碘酊;C.16 煮沸消毒;C.17 流动蒸汽消毒;C.18.1 过滤除菌;C.18.2 微波消毒;消规主要内容v 前言v1 范围v2 规范性引用文件v3 术语和定义v4 管理要求v5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v6 清洗与清洁方法v7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v8 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v9 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v10 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消规主要内容v11 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 病

4、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v12 皮肤与黏膜的消毒v13 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v14 清洁用品的消毒v附录A(规范性附录) 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 果监测v附录B(资料性附录) 消毒试验用试剂和培养 基配方v附录C(规范性附录)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消规主要内容介绍3 术语和定义v清洁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 物的过程。v清洗: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 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v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 、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 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 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 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

5、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 入物等。 v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 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 、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 、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 导管等。 v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 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 病床表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 痰盂(杯)和便器等 。4 管理要求新增加内容v应制定消毒与灭菌制度,并具体落实。v应开展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 的培训。4 管理要求v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 要求。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

6、触人体破 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 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的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应进行消毒。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 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 范11的规定。4 管理要求v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负 责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v应保持诊疗环境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及时 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具有高风险的部门 应定期进行消毒。v应根据本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的需要,提供 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4 管理要求v对消毒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与监测, 及时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v医务人员应掌握消

7、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自 我防护技能。v从事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员应经过 专业培训。5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v基本要求(新增加的内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等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被朊病毒等污染的诊疗器械等,应遵循本规范 11的要求。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 浸泡灭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 ;当受到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 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v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并遵循批准使用 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v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消 毒或灭菌方法。v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 毒或灭菌方法。 v根

8、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等,应首选压力蒸汽灭 菌;耐热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 用干热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如环氧 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或低温甲醛蒸汽气体 灭菌等。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 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 职业防护v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 的职业防护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性因子职业暴露。热力消毒、灭菌:防皮肤灼伤。紫外线消毒:避免直接照射。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预防有毒有害消毒气 体对人体的危害。环氧乙烷灭菌应防燃烧和爆 炸。液体化学消毒、灭

9、菌:应防过敏及皮肤、黏膜 损伤。处理锐利器械,防利器伤。 6 清洗与清洁方法 v适用范围清洗适用于所有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洁适用于各类物体表面。6 清洗与清洁方法v方法清洗 重复使用的物品应由CSSD及时回收后,进 行分类、清洗、干燥和检查保养。手工清洗适 用于复杂器械、有特殊要求的器械、有机物污 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及无机械清洗设备的情 况等;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 。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遵循WS 310.2的要求。清洁 治疗车、诊疗工作台、新生儿暖箱等物体 表面使用清洁或消毒布巾擦拭。不同患者间应 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使 用,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6

10、 清洗与清洁方法v注意事项有管腔和表面不光滑的物品,应用清洁剂浸泡后手工 仔细刷洗或超声清洗。能拆卸的复杂物品应拆开后清 洗;清洗用水、清洁剂等的要求遵循WS 310.1的规定;手工清洗工具如毛刷等每天使用后,应进行清洁、消 毒;内镜、口腔器械的清洗应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对于含有小量血液或体液等物质的溅污,可先清洁再 进行消毒;对于大量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 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7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v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应遵循附录C的要求,应对使用产品查验相关证件。 8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v灭菌方法耐热、耐湿: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不耐热、耐湿

11、: 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无条件 的医疗机构可采用消毒剂浸泡灭菌。耐热、不耐湿:可采用干热灭菌方法。 外来医疗器械: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器械清洗、 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进行验证,验 证合格后可遵循其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 行灭菌。8 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v灭菌方法植入物: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植入物的材质 、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 并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可遵循其灭菌方 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动力工具: 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进行清洗、 打包与灭菌。10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v患者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保持清洁。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 者出院时应进行

12、终末消毒。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枕套等,应一人一换 ;住院时间长每周更换;遇污染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 品及时清洗与消毒。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等,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 染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甲类、乙类甲管传染病患者 、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患者等,应进行终末消毒。11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 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方法:新增加 消毒方法基本与CSSD规范与标准中的内容一致。 朊病毒病原体污染物品的消毒与灭菌有特点,即 根据污染物品的危险性及被污染的物质,选择不 同的处理方法。12 皮肤与粘膜的消毒v皮肤消毒中增加了:用 5000mg/L醋酸氯己定-乙醇(70% v/v

13、)溶液或 用20000mg/L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70% v/v) 局部擦拭 2 遍,作用 2min。v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 应先清洁,对于器官移 植手术和处于重度免疫抑制状态的病人,术前可 用除菌皂液或20000mg/L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拭洗 净全身皮肤。13 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v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病原 菌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 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v重点部门: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 毒,遇明显污染随时清洁与消毒。医疗机构环境中微生物污染严重医疗机构环境中微生物污染严重14 清洁用品的消毒v清洗方法:手工:清洗、消毒、冲洗、干燥备用。机械:按

14、照使用说明。v注意事项:清洗消毒后应干燥保存备用。应分区使用。 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 范(一) 制定手卫生规范的背景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v发达国家vUSA: NI发病率为56%; 导致每年99000 病人死亡(2007)vEU:现患率为3.514.8%vUK:估计每年导致5000 病人的死亡vICU和高危险病人:现患率为2550%医院感染的发生情 况v发展中国家vMalaysia:现患率为 29.2%vMexico:现患率为 23.3%v中国:发病率:68医院感染暴发后果更严重v 2008年西安发生新生儿严重医院感 染事件, 导致9名新生儿发病,其中8名死 亡。v 处理:撤销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和

15、 主管副院 长职务,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 职务,医务 部、护理部、质控办、感染办 等有关职能部 门负责人职务。陕西省卫生 厅已将该事件通 报全省。v v 并不遥远,就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要有意 识!医院感染和耐药菌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v美国 SENIC 的调查研究显示,通过预 防、控制措施的实施, 1/3 的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1、手易被细菌污染人体各个部位的皮肤菌落数量不同。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3.9104- 4.6106。培养皿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 到暂居菌的污染。2、手在 NI 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3、洗手可有效减少手部污染肥皂洗手30秒,手部金葡菌的对数减 少值为2.54;铜绿

16、假单胞菌的对数减 少值为2.8。4、手卫生可有效降低NI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 降低30的NI。有研究表明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5、手卫生差可直接引起NIv1867年英国外科医师李斯特(Lister J) 研究发现用石炭酸溶液消毒医师的双 手, 使截肢手术的病死率从45.7降 到15。v1847年Semmelweis 的研究发现产褥热发 病率高的原因与医师手的污染有 关,采用 漂白粉水洗手后,产妇因产 褥热而死亡的 病死率由22降到3。6、手卫生国际关注的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vUSA率先制定了“手卫生指南”。vWHO已在2005年10月10日也正式颁 布了“ 手卫生指南(高级手稿)”。v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