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远程二类上岗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559767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远程二类上岗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远程二类上岗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远程二类上岗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远程二类上岗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远程二类上岗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远程二类上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远程二类上岗(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远程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远程 二类上岗培训二类上岗培训张俊玲张俊玲第二册第二册 传染病和传染性病原体传染病和传染性病原体 一 、传染性病原体 二、免疫学基础 三、 HIV 四、 HIV筛选试验原理 五、 HIV抗体的筛检方法的选择 六、抗HIV抗体筛检试验的应用 七、质量保证 八、其它传染性病原体一一 传染性病原体传染性病原体 病毒、细菌、原虫、真菌,只有 前三种可经血传播,但最常见的经 血传播的病原体是病毒。 病毒:由核酸、核衣壳、包膜组成 ;但朊病毒不含核酸、仅由蛋白质 组成、此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和脑组 织。病毒蛋白质存在于病毒包膜和 核衣壳上,可被机体免疫应答来识 别。 细

2、菌:原核生物-具有清晰的细胞 结构、但缺乏真正的细胞核。许多 细菌包被有荚膜,能直接引起免疫 应答。 原虫:属真核生物、是单细胞有机 体、大多数原虫生活在水里、仅少 数寄生在其它动物的身上。 真核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核膜 、核仁)。 真菌:不同与细菌、大多数真菌能 分解有 机物和废物、只有少数种 类的真菌可引起人类疾病。真菌分 霉菌型和酵母型(酵母菌和类酵母 菌)酵母型以单细胞形式通过出芽 的方式生长。霉菌可形成菌丝体, 酵母菌不形成菌丝体。 近年,一种新的传染性病原体朊病 毒被证实存在。朊病毒是唯一不含 任何核苷酸,仅由蛋白质组成的病 原体。经血传播的传染性病原体的传播经血传播的传染性病原

3、体的传播 传染性病原体是否可经血传播取决 于以下三个条件; 1. 病原体必须能够随血进入宿主或 患者体内。 2. 被感染的献血者没有任何症状。 3. 病原体在血液中能存活一段时间 。 具备三个条件是否真的发生还取决 于多种因素,如患者的免疫状态和 输入的传染性病原体的数量。 输血是传播传染性病原体的主要途 径但不是首要途径。二、免疫学基础二、免疫学基础 1、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 成。 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 、胸腺、是免疫活性细胞的产生、 增殖和分化的场所 周围免疫器官脾、 淋巴结、何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 免疫细胞和应答的场所。 免疫细胞: 1 .

4、T淋巴细胞 2. B淋巴细胞 3. 第三类淋巴细胞 4. 辅助细胞 T淋巴细胞:辅助T淋巴细胞(Th):CD4 分Th1和Th2 细胞毒淋巴细胞(Tc):CD8 2. B淋巴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 3. 第三类淋巴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 NKc Kc LAK细胞(5%-10%) NKc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Kc 识别IgG包被的细胞 LAK非特异性的杀灭靶细胞 4. 辅助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树突状 细胞和棘细胞 免疫分子;主要是免疫球蛋白、既 抗体、它属于r球蛋白。 1.抗体是由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是r- 球蛋白、也称作免疫球蛋白 2.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一条重链(分子 量约

5、50000)和一条轻链(分子量约25000 )组成,共有五种免疫球蛋白:IgG IgM IgA IgE IgD, 其区别在于重链成分和结构 的不同。 3. IgG 占人体免疫球蛋白总量73%、 4. IgM占人体免疫球蛋白总量8%、由五个 基本单位组成、是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 体。 5. IgA占人体免疫球蛋白总量18%、由二个 基本单位组成、是分泌物和粘膜中的主要 抗体 6. IgE 和 IgD共占1%、IgD位于淋 巴细胞表面为表面受体;IgE与过 敏反应有关、位于肥大细胞和嗜碱 性细胞表面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 组织、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组成。 但根据其作用,免疫系统是由两部 分

6、组成、即外来蛋白的体内识别和 阻止体内传染性病原体繁殖生长这 两部分组成,这种免疫应答是特异 性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由T淋巴细胞介导、包括辅助性T 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达 CD4、杀伤性T细胞表达CD8, 体液免疫(Bc):是B细胞介导的抗原抗体 反应,和免疫学检测方法有关 细胞免疫(Th)Th1 Th2 NK破坏被微生物感染的细胞和组织 Tc: LAK非特异性的杀灭靶细胞 K:识别IgG包被的感染细胞 减少输血传染传染性病原体的方法 仔细选择献血员 筛检捐献的血液 去除血液中被感染的特殊成分 用物理方法灭活感染性病原体 血液筛查就是检查传

7、染性标志物 传染性标志物:可以是病原体本身 、也可以是特异性抗体 .HIV和HBV 感染后,抗体的产生 对机体免受再次感染有保护作用, 对献血员筛查而言,检测病原体自 身比检测抗体要好。抗体的出现仅 提示了一种免疫力,而非感染状态 。 对乙型肝炎,检测HBsAg是用于 HBV 感染的筛查;而对于HIV,检 测HIV抗体用于献血者HIV感染的 筛查三三 HIVHIV 1. 1983年发现的HIV1;1986年西非发现 HIV2,两者的包膜蛋白不同。 2. 与HIVRNA相关的两种蛋白质分别是 7KDa和9KDa(7P和9P),逆转录酶是 P66。糖蛋白的缩写是gp. 3. HIV1的包膜蛋白:P

8、17/gp41/gp120 HIV2的包膜蛋白:P17/ gp36/gp110130. 4. 当病毒开始复制时、感染进入最后阶段 、产生大量病毒粒子,以出芽的方式脱离 细胞时,外面包裹一层细胞膜、形成病毒 颗粒。 5. HIV为逆转录病毒,其核心蛋白P24和包 膜蛋白gp41最具免疫性,主要破坏免疫系 统、感染CD4+细胞。(CD4+细胞:帮助 刺激免疫应答的Tc、 Thc、吞噬细胞) 6. AIDS相关综合征的缩写是ARC 7. ARC恶性发展的预兆是:既可 检测到gp41抗体又能检测到P24抗 原。 8. 输血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但 不是主要途径。四四HIVHIV筛选试验原理筛选试验原

9、理 1. HIV抗体检测的基本方法: EIA(抗人球法I型、竞争法 II型、 夹心法 III型)、 颗粒凝集试验、 特异性快速试验(颗粒凝集试验、 特异性快速试验只能检测抗体)。 抗人球蛋白EIA法中的标记酶通常 是辣根过氧化物酶(使底物氧化) 和碱性磷酸酶(使底物去磷酸化) 。 竞争型EIA法的酶结合物是酶标 HIV抗体 ,其浓度应低于标本中的 HIV抗体最小浓度。 HIV抗原检测 : HIV抗原检测采用夹心法 (抗体-抗原-抗体 ) 结果判读 : I型与夹心法 III型中、高OD值、产生颜色 、表明有反应; 竞争法 II型中、高OD值、产生颜色、表明 无反应; Cut-off值的计算:Cu

10、t-off值=Ncm+0.2 ( 阴性对照的平均值) 标准比率=OD值/Cut-off值,数值 小于1为无反应结果; 数值大于 1为有反应结果;但在竞争型EIA 法中、比率= Cut-off值/ OD值。 特异性快速法:蛋白A由金黄色葡 萄球菌产生,能与IgG的Fc段结合 (补体结合部位)。五五HIVHIV抗体的筛检方法的选择抗体的筛检方法的选择 灵敏度:检测出最弱阳性标本的能力(真 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 特异性:避免假阳性或非特异性阳性结果 的能力(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 质控品:质控品中不能含有那些可能干扰 实验的防腐剂,叠氮钠可能EIA法中的辣根 过氧化物酶时候失活

11、。六抗六抗HIVHIV抗体筛检试验的应用抗体筛检试验的应用 筛检结果处理:初试阳性标本用 特异性快速法一般只重做一份,而 颗粒法和EIA均做双份。七质量保证七质量保证 1. 对质量体系而言,最本质的是各种 程序文件化。 2. SOP初稿由各岗位工作人员起草, 负责人审核。 3.质量审核的目的在于质量控制工作的 完整性和质量体系得有效性。八其它传染性病原体八其它传染性病原体 (一) HBV (二) HCV (三) 梅毒 (四)疟疾 (五)恰加斯病(又称为南美洲锥虫 病) (一)、HBV 27nm的HBV壳体核心含有 病毒核酸和DNA聚合酶、其具有 传染性;而22nm的球形颗粒或管 状小颗粒只含有

12、病毒蛋白、其没有 传染性。HBV-1 HBV-1 病毒结构模式图病毒结构模式图HBV-1HBV-1病毒的增值过程病毒的增值过程HBVHBV感染后的血清变化感染后的血清变化HBVHBV血清标志物血清标志物对血清标志的基本认识对血清标志的基本认识HBsAg HBV感染确认 Anti-HBs 自然痊愈、疫苗注射 HBeAg 传染标志 anti-HBe 复制水平低 anti-HBc IgM:HBV 复制,多见于乙型肝炎急性 期 IgG:感染 二二HCVHCV感染与检测感染与检测 HCV-1 病毒结构:至今尚未培养 成功,三维结构不清,使用反义病 毒学推出。HCV-2 HCV-2 临床病理临床病理丙肝实

13、验室诊断及临床意义丙肝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意义抗- HCVHCV RNA/HCV Ag解释(-)(-)排除HCV感染(+) (+)活动性HCV感染(急性或慢性感染 )(-)(+)早期HCV感染免疫障碍患者慢性 HCV感染(+) (-)康复低或间歇病毒血症、慢性感染 、抗-HCV假阳性结果、“被动”输 入抗体(三)、梅毒(三)、梅毒 梅毒 密螺旋体属T-苍白球细菌传染 病(G-),梅毒螺旋体对温度非常 敏感、4保存24-48小时后、传染 危险基本上消除。密螺旋体密螺旋体 人类密螺旋体属病原体主要有四种统称: 1. 苍白球(梅毒) 2. 细弱密螺旋(雅司病)局限在热带T-苍白球亚类 3.品他螺旋体(品他病) :主要在 中美和南美洲流行 4.(Bejel病):非洲及中东的非性传 染病 梅毒临床分期梅毒临床分期 一期损伤粘膜淋巴系统 一般分三期: 二期损伤皮肤和细胞膜、传染性最 强。 三期损伤神经系统合心血管系统 梅毒检测: 非特异性:RPR(用正常牛 心类脂质作抗原)、USR 特异性:TPHA、FTA-ABS (用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 螺旋体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胞壁中的外 层细胞膜含有抗原性蛋白(四)、疟疾(四)、疟疾 1. 疟原虫有二个宿主:人和按蚊 2. 疟原虫在二个宿主的生命循环 人类宿主内的生命循环: 孢子虫肝细胞(滋养体裂细胞裂殖 子)释放入血红细胞(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