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一专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59461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第一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管理学]第一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管理学]第一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管理学]第一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管理学]第一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第一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第一专题(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 “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 ”课程的性质及其课程的性质及其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二)科技政策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二)科技政策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 (三)科技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科技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四)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五)科技政策的起源和发展(五)科技政策的起源和发展 (六)科技政策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六)科技政策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专题一:科技政策与管理的基本理专题一:科技政策与管理的基本理 论及其发展论及其发展(一)学科性质 从学科性质看,科技政策与管理属于一门 新兴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大的交叉学科的 特征(科学学、政策学、

2、管理学、哲学等 相互交叉)。具体说,它既属于管理学科 (政策学),也可归属于科学技术哲学的 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与管理”作为一门课 程,其系统性并没有完全建立,但是作为 一个研究方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所 以,我们课程的学习必须以研究问题作为 课程教学的重点。 学科研究状况 目前科技政策的研究队伍至少包括了下面 八路大军: 第一路,哲学家。从哲学角度踏入科技政 策领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研究科学哲 学或者技术哲学的。我国把这个研究领域 叫做自然辩证法。 第二路,历史学家,更确切地说,是科技 史家。我们的古人很早就知道以史为鉴可 以知兴衰,我们当代的科技史家们更是当 仁不让了。如李约瑟先生著名

3、的李约瑟难 题:为什么近代科技没有产生在中国的问 题。 第三路,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把科学活 动当作一个社会建制来研究,研究科学家 的行为特征、科学组织的行为特点、科学 组织与社会其它组织的互动等等。上个世 纪六七十年代,是美国科学社会学蓬勃发 展的阶段。如默顿、科尔兄弟、朱克曼、 克兰、加斯顿等等。他们提出的理论,什 么马太效应啦、科学家分层啦,到今天仍 然有实际意义。 第四路,科技情报学家。科技情报领域对 科技政策研究的贡献,至少体现在两个主 要方面。第一,科技情报专家对于科学交 流系统,尤其是对通过文献进行的正式交 流系统,有过非常深入的研究,这对于了 解科学家行为特征有积极的意义。第二

4、, 也是影响更大的,是科学计量学的研究。 如果你觉得科学计量学这个名词太陌生的 话,你一定知道SCI吧! 第五路,政治学家们。政治学是关于政府与权力 的学问。自从二战以来,美国建立了专门用来支 持科学研究的联邦机构,科学与政府的关系,或 者说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就成了政治学的一个研 究领域。 第六路,管理学家们。管理学是关于效率和效能 的学问,也就是说管理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计划 、组织、控制、指挥与监督等,来多快好省地完 成既定目标。科学研究成了社会建制以后,当然 有管理问题。至于技术创新,因为主体在企业, 管理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因此,管理学家涉足 科技政策领域就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5、。 第七路,经济学家。可以说,经济学家才 是研究科技政策的主力,经济学家们对科 技政策研究领域的贡献,尤其是理论上的 贡献,远远超过其它领域的专家。经济学 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尤其是研究在稀 缺状态下如何配置资源才能达到最大效能 的学问。 第八路,自然科学家。自然科学家搞科技 政策有几个优势:首先,自然科学家对科 技工作有切身体会,不像社会科学的人那 样隔靴搔痒;其次,自然科学家观察世界 的眼光独特而清晰,往往一眼能看出问题 的要害所在;第三,自然科学家逻辑性好 ,论证简短而严密,往往不必引用这样那 样的理论就能够说清楚问题;最后,也是 最重要的,从地位上说,自然科学家的顶 尖人物是有机会跟

6、国家主要决策者说上话 的。 (二)科技政策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二)科技政策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 科技政策是政府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 利用科学技术为国家目标(国防、经济增 长、社会发展、环境和健康等)服务而采 取的集中性和协调性的措施,是科学技术 与国家发展的有机整合。“科技政策”通常 在国家层面上使用,它的主体是政府,但 也可推广应用到区域组织(如欧盟)和地 方。在当今时代,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 社会发展政策和教育政策等构成国家政策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6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高 层科技政策顾问组完成题为科学和政府 的政策(Science and the policy of

7、Government)报告即所谓的皮亚吉诺尔 (Piaginol)报告,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科学 政策的含义,它把科学政策分为两个成分 :“为政策的科学”(Science for Policy)和“ 为科学的政策”(Policy for Science)。 “为政策的科学”:为了一般的政治目标利 用科学研究的结果。即为政策服务的科学 技术。就是政府相关的各个部门利用发现 和创新为政策服务。 “为科学的政策”:为了发展国家的科学事 业而制定的政策。即政府提供促进科学研 究活动的良好环境。 科学技术在社会和经济生活领域的影响越来越重 要,科技政策的外延也从单独强调科技实现一般 政治目标扩大到包含社会

8、、经济目标:“政府采取 的集中措施,一方面是为鼓励科学技术研究的发 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利用这一研究的结果实现所 期望的一般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目标。”不仅传统 的国防、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健康领域成为科 技政策的议题,而且环境、贸易、电子商务、全 球变化等一系列新的、紧迫的问题也成为科技政 策领域的议题。 概括起来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科技政策的作 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 合国力;全面推动社会进步。(三)科技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科技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与发展政策 研究与发展(R D):其定义是,“为了 增加知识的总量,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 社会的知识,以及运用这

9、些知识创造新的 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研 究与发展还可以细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 究和试验发展(简称发展)。 (二)科学技术服务政策 科学技术服务(STS)主要包括:博物馆、 图书馆、科技资源的编辑和翻译、咨询、 测试、调查等科技服务活动。 (三)科学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 科学技术教育与培训(STET):主要指专 科以上的高等教育以及为科学家和工程师 设置的终身教育和培训等。(四)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四)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公共资金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理论 一般集中在四个领域: 基础研究,主要是大学; 通用技术及其扩散,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ICT) ; 产业自身结构对企业研究与发展存在阻

10、碍的领域 。比如:农业 对为科学技术服务(STS)的基础设施投资,例 如图书资料、数据库、科技情报、其他信息服务 。(五)科技政策的起源和发展(五)科技政策的起源和发展科技政策的起源 1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二战”以后,科学技术开始直接影响世界的进 程,直接影响国家各领域(国防、经济和社会生 活等)发展的条件,因此国家必须承担支持科学 技术的责任,科技政策就诞生了。 2原因: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 3理论标志:应美总统罗斯福的要求(1944年 11月17日),万尼瓦尔布什的科学无止境 的边疆出版(1945年完成)。科技政策的发展 樊春良先生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世界科技政策 的演变划分为

11、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科技政策体制化阶段(1945 1957) 特征:(个人总结) 经过“二战”,所有工业化国家普遍接受了“政府应积极 介入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 “二战”时,军事科技研究的经验得以传播; 国家始建有关研究机构,并对某些大项目予以大支持 ; 对基础研究领域建立了领导和支持机构; 建立军用民用相结合的研究机构。 2第二阶段:军事化模式阶段(19571969) 标志: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美国的动作:(19571958): 成立了国家宇航局。(负责国家空间发展计划) 国防部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署。(确保先进的R D) 成立了国家科学顾问班子。 1958

12、年11月,国会通过了国家防卫教育法案。 1958年1月31日,美也成功地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 这一阶段的特点:增改科技政策机构;增加科学技术预算 ;加强军备设施及资金投入;加强高层科技人才培养;60年代起,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所有科学活动, 公众对科学技术怀有信心。 3第三阶段:社会优先性时期(70年代) 特点: 科学技术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攻击;科学内部开始反思科学对社会的责任;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为人类谋 利益;重要的是解决国计民生问题在研究目标上,调整单纯的安全战略导向,研究 的热点问题转移为:资源、能源、环境、癌症等 问题。 4第四阶段:经济竞争时代(80年代) 特

13、征: 世界经济竞争形势变化。欧洲、日本等崛 起; 日本科技治国战略取得很大成功,引起世 人关注; 美国企业界在政府支持下开始组织研究与 发展联盟; “竞争力”开始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 家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政策的转型 转型的背景及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冷战结束,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最大政治障碍 ,使科技政策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对科技发展战略及政策重新定位。 军事的优先性开始下降。 2全球化成为主要趋势(跨国公司) 3科学技术自身的变化 4知识经济的到来 5公共资金使用的责任性增强(六)科技政策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六)科技政策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14、 科技政策的发展趋势 科技政策的发展,像科学技术的自身发展 一样,正在日益成为全球性的事务。所有 的发达国家在利用科学技术追求经济增长 和保持竞争实力时,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各国科学技术战略都沿着相似的方向, 出现一些国际上汇集的共同点 。科技政策的研究现状 (1)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 显著决定了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 政策的研究。链状关系:经济发展依赖于 科技,科技的发展取决于科技发展政策, 科技发展政策的制定就成为了一门科学, 一个专业。 (2)发达国家行动快,各项发展措施总是 走在前面(研究机构多,资金支持足,体 制比较完善) (3)我国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较快。(计划经

15、济 市场经济;四次科学大会;现在政策学体系 已经开始建立,科技政策课程已经进入大学课堂 ;中国科学院已经成立了“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 究所”;近年来成果突出,每期新华文摘都可 以看到本学科研究的文章) (4)许多大学科技哲学硕士、博士研究生都设立 了这一研究方向。 (5)国内研究偏重于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的信息 介绍及对比研究,对我国科技政策及其科技管理 体制也有诸多的研究,但系统的成果还较少见到 。 李约瑟难题解读与思考李约瑟难题解读与思考李约瑟简介李约瑟简介李约瑟(李约瑟(Joseph NeedhamJoseph Needham, 1900190019951995),),早年是一位出色的早年是一位出色的 生化学家。在生化学家。在“ “皈依皈依” ”了中国古代文了中国古代文 明之后,以毕生的心血撰写并出版明之后,以毕生的心血撰写并出版 了了3030多卷本的系列巨著多卷本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中国科学 技术史技术史。中国的科学技术何以落后?中国的科学技术何以落后?对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对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欧洲人早在十七、十八世纪已有不少欧洲人早在十七、十八世纪已有不少 论述。及至论述。及至20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不世纪以来,中国的不少志士仁人对此均有广泛探讨。少志士仁人对此均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