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第五章 血液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58843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5.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学]第五章  血液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理学]第五章  血液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理学]第五章  血液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理学]第五章  血液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理学]第五章  血液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学]第五章 血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第五章 血液(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血 液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血 浆第三节 血 细 胞第四节 血 液 凝 固第五节 血 型 与 输 血第一节 概 述血液:是一种流体,充满于心血管系统中,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一、体液、内环境和稳态:体液细胞内液:23细胞外液:13(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约占体重的 6070)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内环境的正常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理化性质质总是在总是在一定生理范围内一定生理范围内变动变动这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这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为稳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先决条件。活动的先决条件。二、

2、血液的组成:(一)成分:定义:指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或相当于每公斤体重7080ml。(二)血量一次性失血占血液总量的:10%不影响健康20%影响健康30%危急生命失 血三、血液的主要机能:1、运输机能: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激素、抗原、抗体、代谢废物等。2、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血液对内环境某些理化性质的变化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3、保护机能:白细胞等具有免疫吞噬及免疫防御作用。第二节 血 浆一、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机能第三节 血 细 胞一、红细胞生理:1、数量:男 450-550万个/mm3女 380-460万个/m

3、m32、功能:运输O2、CO2 3、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40% - 50%女:37% - 48%4、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指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婴儿约14-20g,成年男性约13-18g,成年女性约11-14g。4、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生成原料:铁、AA、蛋白质等促成熟因子:内因子、VitB12、叶酸平均寿命:120天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4150单核细胞456(7)66846数月寿命%03978-12天165(2)均数范围粒细胞中性粒细胞(59)171275886h数天嗜碱性粒细胞44(1)0112数小时数天淋巴细胞218

4、5(31)10293341数小时数年7000280011200二、白细胞生理(一)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计数变异: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波动范围较大。如:一天之内,下午较早晨多;新生儿最高,出生后3天3月10109/L;进食、疼痛、运动、情绪激动、月经期、妊娠、分娩WBC数。 吞噬、杀灭细菌。 清除免疫复合物及坏死组织。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释放肝素激活血脂分解 释放组织胺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单核-巨噬细胞: 吞噬、消灭细胞内致病微生物。 释放多种细胞毒、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参与机体防卫机制。淋巴细胞T细胞: 具有细胞免疫功能 调节

5、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三、血小板生理:数量:15-45万个/mm3功能: 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参与生理止血第四节 血液凝固一、生理止血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但在正常人,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止血。出血时间:出血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生理止血功能的状态。 正常出血时间为1-4分钟。血管破损血管挛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生理止血的过程:血管破损血管挛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二、血液凝固:(一)凝血的过程1、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blood clotting factors),其中已按国际命名法用罗马

6、数字编了号的有12种。因子 纤维蛋白原因子 凝血酶原因子 组织凝血活素因子 Ca2+因子 前加速素因子 前转变素按国际命名法编号的凝血因子编号 同义名 编号 同义名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因子 斯图亚特因子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因子 接触因子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因子 纤维蛋白原因子 凝血酶原因子 组织凝血活素因子 Ca2+因子 前加速素因子 前转变素2、凝血过程: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 凝血酶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第一步第三步第二步内源性激活途径外源性激活途径 凝血因子分布 全在血中 组织和血中参与酶数量 多 少凝血时间 慢、约数分钟 快、约十几秒钟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凝血过

7、程的特点:1.正反馈,一旦触发连续不断,迅速完成;2.钙离子在多个环节起促凝血作用;3.各步骤紧密联系,任一环节受阻则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血清:血清中缺少了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血浆蛋白质,但又增添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浆 血清纤维蛋白原 有 无其他凝血因子 有 部分减少或无血小板释放物 无 有血浆与血清是否都可以发生凝固?血浆?血清?(1)加钙:Ca2+在凝血过程中,不仅具有催化作用,而且参与形成催化激活凝血的复合物。 (2)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和促进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加速凝血。 (3)应用促凝剂:维生素、止血芳酸等。维生素能促使肝

8、脏合成凝血因子、,以加速凝血。 (4)局部适宜加温:加速凝血酶促反应,加速凝血。3、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加速凝血:(1)除钙剂:柠檬酸钠与Ca2+形成不易电离的可溶性络合物血Ca2+;草酸铵或草酸钾与Ca2+结合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钙血Ca2+。(2)降低血液温度。(3)应用抗凝剂:如肝素,抗凝血酶等。(4)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延缓凝血: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一、概述:1、血型的发现 :最初试用输血疗法时,有些人输血后效果良好,但有些人则引起大量溶血和血管堵塞,造成严重的后果。后经深入研究,1901年Landsteiner 发现了第一个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RBC的ABO血型系统。兰德斯坦纳兰德斯坦

9、纳血型发现者2、红细胞血型系统:ABO、Rh、MNSs、Lutheran、kell、lewis、 Duff、kidd等23个。以红细胞膜上凝集原定型。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凝集素: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二、ABO血型系统 :(一)分型原则:抗A抗B 无 O型 无 AB AB型 抗A B B型 抗B A A型 凝 集 素 凝 集 原 血 型 凝血现象红细胞凝集正常血液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吗?(二)血型的鉴定:抗A血清抗B血清A型血抗A血清抗B血清B型血抗A血清抗B血清抗A血清抗B血清O型血AB型血动 脑 筋如果只用一种标准血清能否鉴定出你的血型?三、 Rh血型系统: Rh是取自恒

10、河猴(Rhesus Macaus)的前两个字母。 发现:有人把恒河猴的红细胞注入豚鼠腹腔内,结果引起了抗原抗体反应。因为在恒河猴红细胞表面有一种抗原物质,称为Rh因子,它可剌激豚鼠血清产生抗体,称为抗Rh凝集素。人类红细胞中,有的含有Rh因子,凡红细胞含有Rh因子的属Rh阳性; 没有Rh因子的属Rh阴性。 人类血清中不含有Rh天然抗体; 但Rh阴性人接受了Rh阳性的血液后,由于红细胞含有Rh因子,可使受血者产生抗Rh抗体,以后若再次输入Rh阳性的血液可因Rh抗原和抗Rh抗体相遇而发生凝集反应。 因此,在重复输血时,即使是输同一个给血者的血液,也应重做交叉配血试验,以避免可能由于Rh血型不合而引

11、起输血反应。第一次输血: Rh阴性 Rh阳性Rh抗体Rh阳性抗原抗体反应血液凝集Rh抗体第二次输血:若输过血,怀孕后其孕儿为Rh+者,孕妇的抗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第一次孕儿为Rh+,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体。 第二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临床意义: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第二次输血需考虑 Rh血型是否相同。1.输血:2.妊娠:Rh-的母亲四、输血的原则: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同型血相输;交叉配血试验。供血者受血者红细胞红细胞血清血清主侧次侧(1)主侧

12、和次侧均无凝 集反应配血相合(2)主侧有凝集反应配血不合(3)主侧不凝集,次侧有凝集反应输血慎重(应急、缓慢、少量)并避免输血反应A、 B、AB、O抗A、抗B、 抗A和抗B、无无OAB无A 、 BABB AB抗A、无BBA AB抗B、无AA血型凝集素凝集原血型供血者受血者五、输血的几种类型异体输血:自体输血:成分输血:献血前注意事项: 要注意适当休息,充足睡眠。 合理安排饮食:一般来说,在献血前一天晚上及献血当天早上,不应进食油腻食品以及含油脂较多的芝麻、大豆、豆浆等。可以吃一些较为清淡的食品,如稀饭、面包、馒头等。献血后的注意事项思 考 题1红细胞的特点是( )。A正常呈双凹盘形,具有可塑性

13、变形的能力B平均寿命120天C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抵抗能力D比重比血浆大,但红细胞沉降却很慢E以上各项都对2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C与血细胞容积之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E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3在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中心静脉压B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毛细血管动静脉端的压力差E脉搏压4内源性凝血( )。A由内因子激活开始B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短C需要因子参与D不需要Ca2+参与E不需要因子参与作 业1.简述血浆和血清的区别。2.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并指出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异同点。3.什么叫血型?说明输血的基本原则。为何同型血相输还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