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工程项目业务处理制度设计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57225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科技]工程项目业务处理制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工程科技]工程项目业务处理制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工程科技]工程项目业务处理制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工程科技]工程项目业务处理制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工程科技]工程项目业务处理制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科技]工程项目业务处理制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科技]工程项目业务处理制度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工程项目管理体制vv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了解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了解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2.2.领会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任务;领会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任务;3.3.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承发包体制;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承发包体制;4.4.了解政府监督的内容。了解政府监督的内容。*23.1 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概述 在政府有关部门监督下,由项目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组成的“三方”管理体制。*3现行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优点1.现行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形成了完整的项目组织系统;2.现行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对工程建设项目既有宏观监督 管理,又有微观监督管理。*43.2 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

2、任务1 项目业主对项目的管理vv 指项目业主为实现其投资目标,运用所有者的指项目业主为实现其投资目标,运用所有者的权力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筹划和权力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筹划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过程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过程。目的目的(1 1)实现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期望)实现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期望(2 2)努力使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预定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努力使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预定或可接受的范围之内(3 3)保证工程项目建成后在项目功能与质量上达到设计标准)保证工程项目建成后在项目功能与质量上达到设计标准*5 特点特点(1 1)表现了各投资方对项目的要求)

3、表现了各投资方对项目的要求(2 2)业主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的中心)业主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的中心(3 3)业主对工程项目管理大都采用间接而非直接方式)业主对工程项目管理大都采用间接而非直接方式2 设计方的项目管理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是项目全寿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环节,它是在前期策划和设计准备阶段的基础上,通过设计 文件将项目定义和策划的主要内容予以具体化和明确化,并 是下阶段建设的具体指导性依据。 *6设计阶段项目管理的核心并不是对设计单位工作进行监督。而是通过建立一套沟通、交流与协作的系统化管理制度,帮助业主和设计方去解决设计阶段中,设计单位与业主(建设单位)、政府有关建设主管部门

4、、承包商以及其它项目参与方的组织、沟通和协作问题,实现建设项目建设的艺术、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7广义从建设项目管理角度出发,建设项目的设计 工作往往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选址、可行性 研究、决策立项,到设计准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一直延伸到项目的 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以及回访总结为止。 设计过程特点*8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类型 *9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实实施阶阶段安全 管理投资资 控制进进度 控制质质量 控制合同 管理信息 管理组织组织 协调协调方案设计阶设计阶 段初步设计阶设计阶 段施工图设计阶图设计阶 段招投标阶标阶 段施工阶阶段对对承

5、包商和监监理单单位做好必要的配合*10工程承包商 设备承包商3 施工方的项目管理指承包商为完成项目业主对项目建设的委托或设备供货的委托,以自己的施工或供货能力来完成业主委托的任务,在建设各阶段对自己在所承担的项目中投入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11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1)(1)保证承包的工程项目或设备制造在进度与质量上达到保证承包的工程项目或设备制造在进度与质量上达到委托合同规定的要求。委托合同规定的要求。(2)(2)追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在完成委托合同规定工作,追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在完成委托合同规定工作,并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后,承包商有权

6、取得相应的并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后,承包商有权取得相应的报酬。报酬。 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1)(1)管理直接作用于工程项目实体管理直接作用于工程项目实体(2)(2)以委托合同为根本要求以委托合同为根本要求(3)(3)管理过程中资金投入相对巨大管理过程中资金投入相对巨大(4)(4)项目建设风险的最后控制阶段项目建设风险的最后控制阶段*12 工程工程承包商的主要任务承包商的主要任务(1)(1)制订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保证计划,经监理工程师制订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保证计划,经监理工程师 审定后组织实施。审定后组织实施。(2)(2)按施工计划组织施工,认真组织好人力、机械、

7、材按施工计划组织施工,认真组织好人力、机械、材 料等资源的投入。料等资源的投入。(3)(3)按施工合同要求在工程进度、成本、质量方面进行按施工合同要求在工程进度、成本、质量方面进行过程控制。过程控制。(4)(4)保证施工现场清洁,使之符合环境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保证施工现场清洁,使之符合环境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5)(5)及时向委托方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及时向委托方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6)(6)负责已完工程的保护工作。负责已完工程的保护工作。(7)(7)向委托方完整及时地移交有关工程资料档案。向委托方完整及时地移交有关工程资料档案。*13其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项目的总投资目标和总承包方的成

8、本目标、项目的进度目标和项目的质量目标。建设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任务包括:安全管理;投资控制和总承包方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与建设项目总承包方有关的组织和协调。4 工程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14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1 项目组织的建立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筹备组,由投资方代表组成 。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提交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 组织协调协调管理在美国项目管理中称为“界面管理”。包 括:人员/人员界面、系统/系统界面、系统 /环境界 面、人员/系统界面、人员/环境界面、环境/环境界面 。 *15 3 合同管理业主方的合同管理主要包括:1)合同结构的策划,以合同关系确定 各

9、参与者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2)订立前管理,主要是对承包方的资质、资信和履约能力进行调查 和审核。 )履行管理 承包方的合同管理主要包括:签订管理、履行管理、合同索赔管理、 目标控制、风险管理、信息管理。其中目标控制分为被动控制(把计 划执行情况与计划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 ,排除产生差异的原因,使总体目标得以实现。这个过程可归纳为 “出现偏差纠偏再偏再纠偏”,称为被动控 制。)和主动控制(预先找出项目目标的干扰因素,预先控制中间结 果对计划目标的偏离,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称为主动控制)。 *163.3 工程项目的承发包体制工程承发包是一种商业行为,交易双方为项目业主和承

10、包 商,双方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承 包商为业主完成工程项目的全部或部分项目建设任务,并从项目业主处获取相应的报酬。 3.3.1 平行承发包模式所谓平行承发包,是指业主将建设工程的的设计、施工及 材料设备采购的任务经过分解分别发包给若干个设计单位、施 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并分别与各方签订合同。*17平行承发包模式的优缺点1. 优点(1) 有利于缩短工期(2) 有利于质量控制(3) 有利于业主选择承建单位2. 缺点(1) 合同数量多,会造成合同管理困难 (2) 投资控制难度大*183.3.2 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所谓项目总承包模式是指业主将工程设计、施工、材 料和设备的采购

11、等工作全部发包给一家承包公司,由其进 行实质性设计、施工和采购工作,最后向业主交出一个已达到动用条件的工程。按这种模式发包的工程也称“交钥 匙工程”。这种模式如图所示:*19项目总承包模式优缺点1.优点(1)合同关系简单(2)缩短建设周期(3)利于投资控制2.缺点(1)合同发包工作难度大(2)业主择优选择承包方范围小(3)质量控制难度大*203.3.3 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所谓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是指业主将全部设计和施工 任务发包给一个设计单位或一个施工单位作为总包单位。总包单位科可以将其部分任务再分包给其他承包单位 ,形成一个设计总包合同或一个施工总包合同以及若干个 分包合同的结构模式,如下图

12、所示:*21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优缺点1. 优点(1)有利于建设工程的组织管理(2)有利于投资控制(3)有利于质量控制(4)有利于工期控制2. 缺点(1)建设周期较长(2)总报价可能较高*223.3.4 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所谓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是指业主将工程建设任务发 包给专门从事项目组织管理的单位,再由它分包给若干设 计、施工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并在实施中进行项目管理 。 与项目总承包的不同之处是:该模式中组织管理的单位不直 接进行设计与施工,没有自己的设计和施工力量,而是将承接的 设计和施工任务全部都包出去,他们专心于建设项目管理。*23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的优缺点1.优点:合同管理、组织协

13、调比较有利,进度控制 也有利。2.缺点:项目总承包管理单位自身经济实力一般比 较弱,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设计单位 采用这种承发包模式应持谨慎态度。*243.3.5 CM模式建设工程组织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发展,在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新的模式如:CM 模式EPC 模式Partnerning 模式Project controlling 模式*251. CM 模式(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M模式是由业主委托CM单位,以一个承包商的身份 ,采取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即Fast Track的生产组织方式,来进行施工管理,直接指挥施工活动,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设计活动,而

14、它与业主的合同通常采用“成本 加利润”方式的这样一种承发包模式。特点:设计与施工充分搭接。*26CM/Non-Agency(非代理型CM)这种模式特点:a、相当于施工总包,但分包要经过业主同意;b、CM单位在设计阶段就介入工作;c、CM单位与施工单位、材料单位、设备单位签合同,但费用由业主向各单位结算 ,CM单位与业主签合同只报自己的管理费用价,不包括工程价。*27CM/Agency (代理型CM)这种模式CM单位与业主签工程咨询服务合同,代业主对设计、施工进行监督管理。业主直接与设计、施工、材料、设备单位签合同。这种模式接近中国现行监理模式。*28CM 模式的适用情况l设计变更可能性较大的建

15、设项目l时间因素最为重要的建设项目l因总的范围和规模不确定而无法准确定价的建设工程*293.5 政府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对政府出资的项目对政府出资的项目政府具有出资人、政府双重身份,使其对项目的管理具政府具有出资人、政府双重身份,使其对项目的管理具有业主管理和政府管理的双重内涵。有业主管理和政府管理的双重内涵。对非政府出资的项目对非政府出资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法律法规、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政府主要通过政策、法律法规、税收、审批等手段,对建设项目税收、审批等手段,对建设项目的的投资方向、合理开发利用投资方向、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维护经济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外债规模和环境保资源

16、、维护经济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外债规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护等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303.5.1 政府对项目管理的目的和特点1 1 目的目的(1)(1)保证投资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保证投资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2 2) )保证工程项目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环境保证工程项目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环境与生态等的要求与生态等的要求( (3 3) )引导投资规模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引导投资规模达到合理经济规模( (4 4) )保证国家整体投资规模与外债规模在合理的可控制保证国家整体投资规模与外债规模在合理的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的范围内进行*313.5.1 政府对项目管理的目的和特点2 2 特点特点(1)(1)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具有较大的权威性( (2 2) )有较大的严肃性有较大的严肃性( (3 3) )可采用的管理理手段是最全面的可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