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交流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554246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病的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手足口病的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手足口病的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手足口病的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手足口病的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的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的交流(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护理讲座 主讲 薛文红手足口病病毒是如何传播的手足口病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如何分辨手足口病和其他常见 病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治疗特色手足口病的护理对策 手足口病的主要特征:手足口病的主要特征:据国外文献报道,手足口病每隔23年会在人 群中流行一次。我国近10年来也相继发生过三次 较大的流行。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Cox A)的4、5、9、 10、16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 EV 71)是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 CoxA16和EV 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的管理法规:2008年5月前后,我 国一些地区出现了手 足口病疫情,个别地

2、 方还出现少数患儿因 并发症的发生而抢救 无效死亡。所以,自 该年5月2日起,国家 卫生部决定将手足口 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 行管理。|手足口病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很多 ,病毒可以通过被唾液、 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 、毛巾、口杯、玩具、以 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 间接接触传播,患者的粪 便甚至数周以后仍可排出 病毒。所以,手足口病的 隐性感染率较高,患者也 大多是学龄前儿童,尤以 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 高,而成人通常可以通过 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病毒 抗体。l病毒的潜伏期为27天,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l 患者、隐性感染 者和无症状带病毒

3、 者是手足口病的主 要传染源,理论上 说,在人和动物或 宠物之间通常没有 交叉传播现象。但 是,从近年的发病 状况来看,情况并 不绝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手足口病春季开始多发4-5月 病例增多明显6-8月 发病形成高峰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没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以311月份多 见,68月份为高峰期。流行期间,学校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 染,家庭也会发生聚集性发病现象。|手足口病会有什么样的症状?l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 并常伴咽痛、流涕、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热体温多在38 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 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 疹

4、,口腔疱疹多分布在 舌、颊黏膜、口唇、硬 腭、咽、扁桃体等处, 这时医生给出的诊断大 多为疱疹性咽峡炎,但 很快会变成口腔溃疡。 孩子在流口水或吃东西 的时候会感觉疼痛难忍 ,表现为时时啼哭、烦 躁、不爱吃东西、尿黄 。疾病特点: 经过12天后,手足远端部位 如手指、手掌、足趾也会出现 零星的红色小丘疹(皮疹不痒 ),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疱疹 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 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 一致)。斑丘疹直径2-4mm, 如米粒或绿豆大小,呈圆形、 椭圆形,周围会有红晕,在5 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 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 留痕迹。 手、足、口病损在同一 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水

5、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 周內消退。极少数重症 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 嗜睡、频吐、头痛、颈 部僵硬、抽搐,也有的 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 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 、腹痛、手脚发凉等。 如出现这些情况多提示 病情较重,可能并发了 脑炎、脑膜炎、心肌炎 等病症,医务人员必须 加强防范意识,做好应 急处理措施,减少病情 加剧的危害性。手足口的临床表现:肠道病毒手部疱疹足部疱疹口腔疱疹|如何分辨手足口病和其他常见病?手足口病与几种常见病(上呼吸道感 染、水痘等)很是相像,所以不好鉴 别。那么,严密观察,注意鉴别诊断 就成了每一个临床医务工作者非常重 要的义务。与水痘的鉴别: 水痘:呈向心性

6、分 布,以头、面、胸 、背为主,随后向 四肢蔓延。 手足口病多见四肢 出疹子,躯干部位 极少。与单纯性疱疹的鉴别: 单纯疱疹:多分布 在颊黏膜、舌及牙 龈,继发感染常见 于口唇、眼睑、鼻 周,为粟粒状水疱 ,没有其他部位的 皮损。 开始为红色小疱疹 ,口腔疱疹多分布 在舌、颊黏膜、口 唇、硬腭、咽、扁 桃体等处,发热1 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 。 与疱疹性咽颊炎的鉴别: 疱疹性咽颊炎:虽 有发热,咽部起疱 疹,但水疱如针眼 大小,以咽颊、软 腭、扁桃体多见, 发热常在38以上 ,其他部位不出现 疱疹。 而手足口病以低热 为主要表现,同时 伴有远端的肢体部 疱疹。与口蹄疫的鉴别: 口蹄疫:主要 表现

7、为发热 等全身中毒 症状和局部 疱疹损害两 大特征 。 手足口病大多 仅有低热等呼 吸道感染和口 腔黏膜疱疹及 手指、足部、 臀部、膝部丘 疹。手足口病的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 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所以又称“四不像”;临床表现更有着“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的“四 不”特征。手足口病de治疗特色:因为手足口病的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针对病毒,目前并没有什么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手足口病的日常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 |什么叫手卫生?|为什么要洗手?|我们一起来洗洗手针对于手足口病的感染特点 ,目前来说我们还是以支持 疗法为主,也提倡用抗病毒 药物治疗,但是总的来说效 果都不是很

8、理想。 其主要原 因在于:抗病毒药一般在发 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 是最佳的!可我们确诊手足 口病的时候,往往都已经过 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所以 ,只要是没有任何并发症的 出现,一般情况下,孩子在 很好的护理氛围中,710天都可以痊愈。 |手足口病的护理对策:消毒隔离饮食营养 口腔护理 皮疹护理 保护易感儿童 消毒隔离 对孩子经常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预防病 从口入。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交谈宜保 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多开窗通风可减 少空气中悬浮的病毒粒子。如果幼儿园发现第一例病孩应马上隔离并 消毒所有玩具和房间,接触者要检疫一个 星期,等孩子痊愈后由医生批准再回到幼 儿园去,避免孩子之间

9、的交叉传染。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浸泡 消毒。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不怕酸,但怕 紫外线和高温,每天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 消毒也有不错的效果。饮食营养夏季得病的患儿容易引起脱 水和电解质的紊乱,需要适当 补水和营养。 休息是个重要的 因素,建议患儿卧床休息1周, 多喝温开水。吃清淡、温性、 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 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 等刺激性食物。口腔护理 手足口病的患儿会因口 腔疼痛而拒食、流涎、 哭闹不眠等,所以做好 口腔清洁不容忽视,必 要时指导家长饭前饭后 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 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 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 清洁口腔。也可将维生 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

10、 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 油、口服维生素B 2 、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 化吸入,以减轻疼痛, 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 防细菌继发感染。皮疹护理 保持患儿衣服、被褥的清洁, 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患儿的指甲,必要时包 裹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 有皮疹的宝患儿,应随时清理 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 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 时可涂0.5%碘伏。对于出现严 重的口腔疼痛或者溃疡的患儿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 些抗菌素软膏或者用带有局部 麻醉性剂的液体减轻孩子的疼 痛。保护易感儿童 在手口足病流行时 不要带孩子到公共 场所。从日常生活 的点滴做起,劳逸

11、结合,防止过度疲 劳而降低了自身抵 抗力;密切接触者 需要严密观察病情 变化,必要时可注 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实施预防。卫生部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为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经研究,决定 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现就有关问 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报告。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见卫生部网站)中规定的病例判定标准进行病例的诊断。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按照传 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以及 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

12、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 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在重点地区和高发季节,要加大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力度和重症病例的主动搜索工作。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监测方案,组织开展系统的哨点监测,以掌握我国手足口 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分布及变迁情况。 二、认真做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救治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医疗机构手足口病 诊疗技术指南中规定的治疗原则规范地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 功率,降低死亡率。 三、加强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各地要组织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手 足口病

13、防治技术的强化培训,提高其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水平。 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依法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要重点在中小学、托幼机构、医疗机构等场所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倡导建 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 五、做好手足口病疫情的发布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卫生部法定传 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的规定,及时、准确地发布辖区内的法定传染 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六、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有关防治机构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攻关 ,在发病机理、疫苗和快速检测试剂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手足口病 防治技术方案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论:手足口病是可 防可治的疾病, 关键是做好早期 预防,科学治疗 ,及时上报的完 整体系,建立良 好的全民卫生习 惯,真正地去实 现:健康从小事 做起,从个人做 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