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550550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产生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产生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产生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产生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产生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产生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产生原理(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导联线心电图机1、生物电放大器2、X、Y记录器心电图电极掌握心电图的导联体系。了解心电图的原理与心电向量的概念。问:1、心电图是如何形成的?2、为何在不同体表所录的心电 图图形各异?6什么是什么是心电图?心电图?ECGECG*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机 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心脏的电位是每个心肌细胞在瞬时电位的矢量(有 大小和方向)和,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肌除极、复 极过程中总的电位变化。8点点PR PR 间期间期QT QT 间期间期PRPR段段STST段段QRSQRS波群波群10心电图示例心电图示例人类第

2、一份心电图Waller (1856 1922), 1887 年应用 Lippman 毛细管静电计在人体体 表记录了心电图。上图 Waller 与他的实验狗 Jimmy下图 1887年记录的第一份人的心电图Willem Einthoven (18601927), 出生印度尼西 亚, 荷兰 Leiden 大学生理学和 组织学教授。发展了弦式电流计使心电图记 录更为精确,创立的心电图波形 名称(P、Q、R、S、T)和双极 肢体导联系统一直沿用至今,发 表了多篇重要的心电图论文。1924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自律性(autorhythmicity)兴奋性(excitability) 自律细胞传导性(co

3、nductivity 工作细胞收缩性(contractivity)13心电图能反映心肌的电生理性,即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而与心肌的收缩性无直接关系。14极化状态除极状态复极状态(静息状态) (心肌细胞兴奋状态) (心肌细胞兴奋后的恢复状态)自律性:心肌在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能 自动产生兴奋及发放冲动的特性,亦称自 动节律性在人,只有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 结、房室交界(结区除外),希氏束、浦 肯也纤维等具有自律性,但各部位自律性 高低不一。17窦房结:60100次/分(一级起博点)房室交界区:4060次/分(二级起博点)希氏束以下:2540次/分(三级起博点)窦房结自律性最高,成为正常

4、心脏活动的起博点 (pacemaker)。其他部位只起着兴奋传导作用,为潜在起博点。以窦房结为起博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临床上成 为窦性心律(sinus rhythm)。18传导性:一处心肌激动时能自动地向周围 扩布。19心脏的电活动是在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与心肌中进行与完成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也纤维网。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希氏束 左右束支 (右房) (慢反应电位) (右束支细长易损 )浦氏纤维 故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 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由于心脏在收缩前先有生物电活 动,所

5、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组织传导 到体表。2、故若在体表某点放置一个可记录 和放大电流变化的仪器, 则可以描记 出心脏电流变化的曲线。3、由于正常心电活动(冲动)来源于窦房结 ,兴奋从心脏传导系统依次传导, 依次兴 奋心房,心室,故在心电图上可出现一系 列波形。4、由体表所采集到的心脏电位强度(波形的高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 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的厚度)呈 正比。 2)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 距离呈反比。探查电极4)由体表所采集到的心电变化, 乃是全部参与电活动的心肌细胞 的电位变化按“综合向量”的原则 所综合的结果。2930311、向量与综合向量(瞬间综合向量)窦房结位于上腔 静脉与右心

6、房交界 处的心外膜深面。 激动从窦房结发出 后首先激动右心房 ,然后左、右心房 同时去极,最后左 心房去极。心房完 成去极所需的总时 间约100ms。3334心房去极过程中相继出现的瞬间综合心电向量心房去极过程中相继出现的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顶端所形成的轨迹,构成顶端所形成的轨迹,构成P P环。通常是先指向环。通常是先指向 右前下,然后指向左后下,其主要向量指向左右前下,然后指向左后下,其主要向量指向左 下稍偏后。下稍偏后。心房去极完毕后,激动进入房室交界,在房室交 界有一定时间的延搁,在心电图上表面为P-R段。以后激动经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网 迅速传入心室肌,由室间隔开始到心尖部、心

7、室 外壁,最后到心底部。去极在心室壁内由心内膜 面向心外膜面进行。351. 室间隔向量 心室最早 去极的部位是室间隔左 侧中1/3处,自左向右 扩展,历时约0.01s。故 室间隔去极向量(或称 初始向量)指向右前、 偏上或偏下。36 2. 心尖前壁向量 当心室去极到0.02s 时,激动已达心尖 部,此过程产生的 综合向量指向左前 而略向下。37 3. 左心室向量 激动 达右心室后基底部及 左心室侧壁,由于左 心室侧壁是整个心脏 中心肌最厚的部分, 形成最大向量。因左 心室位于左后下,故 此向量也指向左后下 。此过程在心室去极 开始0.04s内完成。384. 基底部向量 心 室最后去极的部分 是

8、左心室的后基底 部、室间隔基底部 ,其向量多数指向 左后上。此过程约 在心室去极开始后 0.060.08s内完成 。3940心室去极过程中心室去极过程中 ,各瞬间综合向,各瞬间综合向 量的顶端连接成量的顶端连接成 QRSQRS空间心向量空间心向量 环环,上述,上述4 4个主要个主要 向量构成向量构成QRSQRS空空 间心向量环上的间心向量环上的 几个主要转折点几个主要转折点 。41心室除极顺序心室除极顺序: :室间隔室间隔 心尖部心尖部 心室外侧膜心室外侧膜 心底部心内膜心底部心内膜 心外膜心外膜 QRS环的形态各不相同,随探查电极 位置不同QRS波群的形态亦不相同,故QRS 波群可表现为单向

9、(R、QS)、双向(如 qR、Qr、Rs、rS)或三相(如qRs、rsR )。42 心室肌中先去极的部分先复极,即心尖部的复 极比心底部复极早。由于心外膜侧心肌所承受的 压力较心内膜侧心肌小,而且心腔内血液流动便 于散热,使心外膜侧心肌的温度又较心内膜侧高 。因此,心室复极是从心外膜侧心肌开始向心内 膜侧推进,这与去极的方向正好相反。正常人心 向量图中记录到的T环的最大向量的方向,不是与 QRS环的最大向量的方向相反,而是比较接近, 即T环的最大向量指向左前下,所以正常心电图中 ,T波方向常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4344451.当除极方向面对记录电极时,形成正向的 除极波。+ = 462

10、.当除极方向背离记录电极时,形成负向的除 极波。+ = 473.当除极方向先面对记录电极,再背离记录电极时 ,形成先正向后负向的双向除极波。 + = 48由于复极与除极的电活动相反,因此当复 极方向面对记录电极时,形成负向的复极 波;而复极方向背离记录电极时,形成正 向的复极波;当复极方向先面对记录电极 ,再背离记录电极时,形成先负向后正向 的双向复极波。 49T波 与 QRS 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吗? 50心内膜心外膜除极复极+(一)常用导联1、肢导联 2、胸导联(1)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导联名称 正极 负极 左上肢 右上肢 左下肢 右上肢 左下肢 左上肢(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导联名称 探

11、查电极位置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 右上肢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 左上肢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avF) 左下肢551932年 Lewis- Wilson 共同创立了单极胸前导联(Unipolar Precordial Lead),简称胸导,共有6个(V1V6)2、胸导联56胸前导联胸前导联反映反映横面横面情况情况V1V1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 TPQRSV2V2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V3位于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 V4V4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位于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5V6V6位于左腋中线V4水平处 59心电图胸导联线V1V2V3V4V5V6 某一导联正、负极之间假想的联线,称为该导联的导联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