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543339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密欧与朱丽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罗密欧与朱丽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罗密欧与朱丽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罗密欧与朱丽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罗密欧与朱丽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密欧与朱丽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密欧与朱丽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 ,用挚热的感情唱出一曲曲爱的赞歌。尽管我们都衷心祝愿有情人终成眷 属,文学史上还是留下了许多凄恻哀婉 的爱情故事。刘兰芝与焦仲卿,梁山伯 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我们再来领略一下西方文化对于 爱情的诠释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剧本产生的背景:产生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这时候欧洲封 建社会逐渐解体,资产阶级思想开始酝酿,人 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 思想武器。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用人性反神 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 昧主义。它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自 由

2、和幸福。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主要是宣扬这 种人文主义思想,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的。主要作品有:主要作品有:历史剧历史剧亨利四亨利四 世世,喜剧,喜剧仲夏夜之梦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 ,四大悲剧四大悲剧 汉姆雷特汉姆雷特、奥赛罗奥赛罗、 李尔王李尔王、麦克白麦克白及悲喜及悲喜 剧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西。在西 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 是是圣经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另一本是莎士比 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 一个是艺术的神。马克思称他一个是艺术的神。马克思称他 为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

3、同时代人本,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琼生称誉他是 “时代的灵魂时代的灵魂”,说他,说他“不属不属 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 纪。纪。”威廉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564-1564- 1616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英国 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 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 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意大利维罗那小城意大利维罗那小城故事发生在维洛那名城, 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 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 鲜血把市民的白手污渎。 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 生下了一双不幸的恋人, 他们的悲惨凄凉的殒灭

4、, 和解了他们交恶的尊亲。 这一段生生死死的恋爱, 还有那两家父母的嫌隙, 把一对多情的儿女杀害, 演绎成今天这一本戏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 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 ,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 。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 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 密欧戴上假面具去参加。舞会密欧戴上假面具去参加。舞会 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 叶一见钟情。在劳伦斯叶一见钟情。在劳伦斯长老的长老的 支持下秘密结婚。不幸的是,支

5、持下秘密结婚。不幸的是, 由于世仇的影响,朱丽叶的表由于世仇的影响,朱丽叶的表 哥提伯尔特杀死了罗密欧的朋哥提伯尔特杀死了罗密欧的朋 友茂丘西奥,罗密欧忍无可忍友茂丘西奥,罗密欧忍无可忍 ,也拔剑刺死了提伯尔特。这,也拔剑刺死了提伯尔特。这 使两家的仇恨更加激化,罗密使两家的仇恨更加激化,罗密 欧也因此遭放逐。欧也因此遭放逐。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剧情缘分天空罗密欧走后不久,凯普莱特就逼迫朱丽叶与帕里斯伯罗密欧走后不久,凯普莱特就逼迫朱丽叶与帕里斯伯 爵结婚。朱丽叶焦急万分,请求劳伦斯长老帮助。长老急中爵结婚。朱丽叶焦急万分,请求劳伦斯长老帮助。长老急中 生智,一面让朱丽叶在婚前的夜

6、晚服下他的假死药,一面派生智,一面让朱丽叶在婚前的夜晚服下他的假死药,一面派 人送信给罗密欧,让他适时赶来带走朱丽叶。朱丽叶依计行人送信给罗密欧,让他适时赶来带走朱丽叶。朱丽叶依计行 事,可是送信的人却没有如期找到罗密欧。罗密欧听到朱丽事,可是送信的人却没有如期找到罗密欧。罗密欧听到朱丽 叶的死讯,悲痛欲绝,匆匆回到维洛那城,叶的死讯,悲痛欲绝,匆匆回到维洛那城,他以为朱丽叶真他以为朱丽叶真 的死了,急急忙忙地赶到墓地,望着安详、苍白、停止了呼的死了,急急忙忙地赶到墓地,望着安详、苍白、停止了呼 吸朱丽叶,他千呼万唤,悲痛欲绝,他无法离开他心爱的朱吸朱丽叶,他千呼万唤,悲痛欲绝,他无法离开他心

7、爱的朱 丽叶,他喝下毒药倒在朱丽叶的身边。可不一会儿,朱丽叶丽叶,他喝下毒药倒在朱丽叶的身边。可不一会儿,朱丽叶 的药性过了,她苏醒过来,惊喜地发现心上人就在身旁,但的药性过了,她苏醒过来,惊喜地发现心上人就在身旁,但 罗密欧告诉他,他快要死了,朱丽叶抱着他,不相信这一切罗密欧告诉他,他快要死了,朱丽叶抱着他,不相信这一切 ,然而他一点点衰弱下去,朱丽叶不能离开罗密欧,哪怕赴,然而他一点点衰弱下去,朱丽叶不能离开罗密欧,哪怕赴 黄泉,他们也不再分离,朱丽叶毅然用短剑结束自己年轻生黄泉,他们也不再分离,朱丽叶毅然用短剑结束自己年轻生 命。他们拥抱着爱情升入了天国。命。他们拥抱着爱情升入了天国。

8、一对情人殉情而死。他们的鲜血终于唤醒了两个互相敌视的一对情人殉情而死。他们的鲜血终于唤醒了两个互相敌视的 家族言归于好家族言归于好 。四、释题课文节选部分是原作第 二幕第二场,这一场简称“ 阳台会”。描写了罗密欧与 朱丽叶的月夜相见和互诉衷 肠,通过这对青年为争取婚 姻自由和幸福与封建势力的 阻拦形成的激烈矛盾冲突, 歌颂了青年男女真挚自由的 爱情,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渴求美好感情、追求幸 福、反对禁欲的人文主义精 神。这场戏包含三个层次:一 是会面前的独白;二是两人 独白;三是奶妈呼唤,两人 分手。五、划分层次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永远不再叫罗密欧 了”)写了两人会面前的独白,表达相思爱慕

9、 之情。第二部分(到“再等一会儿,我就会来的 ”)主要写了罗密欧和朱丽叶月夜晚相会并 互诉衷情。第三部分(到结尾)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依依惜别,难分难 舍的情景。六、问题探究、没有受过伤的人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 痕。“受过伤”指的是感情的创伤, 这句话表达了罗密欧陷入了对朱丽 叶的深深思念之中而不能自拔,显 示了他内心的慌乱与焦灼。2、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 太阳!把朱丽叶比作“太阳”,表达了朱 丽叶在罗密欧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太阳”在西方文学文化中象征着 圣洁与美丽。正如诗经、楚 辞里常用香草、鲜花比喻美人、 贤臣等等。3、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 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

10、神的眼睛 ,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 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这是罗密欧的独白。“凡人” 是庸俗的,而“天使”是圣洁的, 用这些字眼来表达罗密欧对朱丽 叶的仰慕之情。4、我没法告诉你我叫什么名字。 敬爱的神明,我痛恨我自己的名 字,因为它是你的仇敌;要是把 它写在纸上,我一定把这几个字 撕成粉碎。这句话写出了罗密欧对封 建世俗的仇恨,“撕成粉碎”是 表现他向封建伦理发起的强有 力的挑战。5、“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 的话,就凭着你优美的自身起誓 ,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 会相信你的。”在朱丽叶眼中,上帝是不存 在的,自然界的万物(包括月亮 )也是不可靠的,唯一值得信赖 的就是情

11、人自身。 七、人物形象分析剧中的主人公朱丽叶是一位名门闺 秀。她热爱生活,天真纯洁,在同罗密 欧相爱之前是一个循规蹈矩、惟命是从 的贤淑少女。月夜中,她自言自语,道 出了对罗密欧的爱慕与思念,当心上人 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放下了少女 的矜持,果敢地冲破了封建束缚,彻底 抛弃了封建家族观念,大胆地表白了自 己的爱情,显示了她是一个坚定果敢的 具有时代精神的资产阶级新女性。罗密欧也是一个具有人文主 义生活理想的新时代青年,为了 追求个人幸福生活,他敢于挣脱 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他出身于 名门贵族,热爱生活,有理想, 为了纯洁的爱情,他视死如归, 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这显示 了人文主义者为追求

12、幸福生活, 实现生活理想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八、主题呈现技巧剖析1、节选这场戏十分注重气氛的渲染和 营造,莎士比亚一方面充分利用环境来烘 托气氛,如神秘的夜色、静谧的花园、皎 洁的月亮、温暖的晨曦;另一方面运用西 方诗歌中适合于描写爱情的诗体,如十四 行诗等,让两个恋人在诗情画意中唱出一 首首美丽的抒情诗。如“美丽的太阳”一段 抒情独白(“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 ”“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中。2、莎士比亚综合运用比喻、拟人、象 征、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一句 句独白充满诗意。他不仅把朱丽叶比喻为 美丽的太阳,表达对她的赞美之情,还将 月亮拟人化,比作有嫉妒心的人,它因不 如朱丽

13、叶美丽,“已经气得面色惨白”。太 阳象征着纯洁的爱情,而“妒忌的月亮”则 象征着家族冤仇与世俗礼教,“美丽的太阳 ”、“赶走那妒忌的月亮”,深层次地象征了 坚贞纯洁的爱情,必将战胜家族冤仇与世 俗礼教的美好愿望。“既然她这样妒忌着你,你不要忠 于她吧;脱下她给你的这一身惨绿色 的贞女的道服,它是只配给愚人穿的 。”“惨绿色的贞女的道服”象征封建包 办婚姻,说“它是只配给愚人穿的”, 表达了主人公对它的憎恶和反叛,也 反映了主人公对自由婚姻的憧憬。九、迁移拓展:西厢记中张生高中状元,最终 与莺莺成为眷属。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两人相爱,双双以死告白天下, 一个以美满收场,一个却以悲怆结局 。在反封建

14、的题材上,西厢记与 罗密欧与朱丽叶异曲同工,可结 局却迥然不同,你怎样理解这种现象 ?思维提示:中西戏剧的比较 中西戏剧的比较1、关于爱情剧。中西都有 大量的爱情剧。“愿天下有情人 终成眷属”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 理。作家同情、歌颂为追求自 由恋爱而献身的男女,憎恨、 谴责、控诉破坏爱情的恶势力 ,是中西爱情剧的共性。2、西方更多的是从悲剧的角度去 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观 念。中国戏曲更多的是从喜剧的角 度去表现同样的观念。所以,大多 表现为“悲欢离合(大 团圆)”的公式。西方的则为“悲 欢离亡”。3、西方的爱情剧多侧重于两个人 的爱情心理。中国的爱情剧大多与 国家、社会相联系,从更大

15、的社会 背景去描写爱情。总结: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传统的差异 ,是使两部剧作结尾迥异的主要因素。 中国人自诗经、神话以来,都在追求一 种爱情婚姻的美满和社会生活的和谐。 儒学中“大同”、“中庸”、“仁爱”对中国传统 文化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因而在中国的文 学史上爱情故事往往是饱经挫折与坎坷之后 终成眷属。但是西方人自希腊神话产生以来 ,文学作品中悲剧的色彩尤为浓重。这就与 西方渐次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想分不开。 但是悲喜剧在中西方都有 存在,因而作家个人的构思亦 有不同。倘使张生与莺莺有罗 密欧与朱丽叶一样的结局,也 未为不可,只是中国老百姓不 一定买帐。同样罗密欧与朱丽 叶也终成眷属,主题中的反封 建意识也就受到削弱。因而两剧结尾的不 同正反映一种现象:社 会背景不同,群众欣赏 口味不同,作品构思不 同,结尾亦有不同表现 。规律点拨:文艺来自生活,学会 站在生活的高度来欣赏 文学作品,并且要多角 度地思考问题。爱情不是花荫下 的甜言,不是桃花源 中的蜜语,不是轻绵 的眼泪,更不是死硬 的强迫,爱情是建立 在共同的基础上的。 莎士比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