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43293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2018/7/301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使用的利与弊农药的重要地位防治病、虫、草、鼠害,调节农作物生长 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而损失的农作物收获量 相当于潜在收获量的三分之一,如果一旦停止用药或严 重的用药不当,一年后将减少收成2540(与正常用 药相比),两年后将减少4060以至绝产。我国平均每年挽回粮食2500万吨、棉花40万吨、蔬 菜800万吨、果品330万吨,减少经济损失约300亿元。 Date2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背 景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农药登记前、登记、登记后的管理、监督、检测 11个处室药政处、生测室、分析室、残留室、监督处、信息处 、咨询

2、中心、生物中心 120人,在编86人Date3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背 景生物中心 2800m2实验室,200m2全自动控制温室 室内生测试验: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卫生杀虫剂 环境试验:农药对非靶标生物毒性、环境行为特征 试材培养:虫、菌、草、蚊、蜚蠊、蜂、鸟、鱼、蚕 20人,在编6人 实习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5-10人Date4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使用的利与弊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农药残留农药残留的急性毒性问题农药残留的慢性、亚慢性毒性问题农药残留对农药产品贸易的影响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Date5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使用的利与弊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环境中的归宿归宿:水、土壤、空气

3、 影响因子:温度、湿度、光照、降雨、微生物、pHDate6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使用的利与弊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环境生物毒害对有益生物的影响蜜蜂、鱼类、鸟类、家蚕天敌,赤眼蜂、青蛙蚯蚓、土壤微生物对生物链的影响Date7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使用的利与弊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环境激素 在已经列为环境激素的名单中,有40多种是农药,其 中的六六六、DDT等目前已被禁用,但仍有多种仍在广泛 应用环境激素对人和动物最明显的危害是使生殖机能下降 。科学研究表明,由于环境激素的危害,人类男性的精子 数和精液正迅速减少,生殖健康受到影响。环境激素还会使人和动物体内内分泌紊乱,导致神经系 统受损。此外环境激素

4、还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而诱发肿瘤 。已有许多研究表明睾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的发生都 与环境激素有关。2018/7/308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登记管理农药安全性1982年开始恢复对农药登记管理重点的转变 药效产品质量农产品残留环境Date9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环境行为 非靶标生物Date10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环境行为 农药环境行为是指农药进入环境后,在环境中迁移 转化过程中的表现与特征。 包括物理行为、化学行为与生物效应等三个方面。 直观地反映了农药对生态环境污染影响的状态。Date11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环境行为

5、 挥发作用 土壤吸附作用 淋溶作用 土壤降解作用 水解作用 光解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Date12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农药对非靶生物毒性试验在靶生物与非靶生物并存的环境中,使用农药难免 对非靶生物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不同的农药品种,由于 其施药对象、施药方式、毒性及其危及生物种类的不同 ,其影响程度也随之而异。环境生物种类很多,在评价 时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生物品 种,其中包括陆生生物、水生生物和土壤生物作为评价 指标。 Date13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非靶标生物毒性试验 鸟类毒性 蜜蜂毒性 天敌毒性(赤眼蜂、蛙类) 鱼类毒性

6、水生生物毒性(水蚤、藻类) 家蚕毒性(根据农药性质和用途而定) 蚯蚓毒性和土壤微生物影响(土壤处理) 主要后茬作物敏感性(高活性除草剂:如磺酰脲类等)Date14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土壤降解Date15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土壤降解的概念 成土因子与田间耕作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残留 农药逐步由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直至失去毒性和生物活 性的全过程。 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贮藏库,也是农药在环境中的集 散地。 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大小、持留时间的长短、农药在土 壤中的降解性能,是评价农药对整个环境危害影响十分 重要的指标。 农药在土壤中的持留愈长,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各种环 境

7、生物,以至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也愈大。 表示:降解半衰期:t0.5 Date16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土壤降解的试验方法试验材料土壤农田耕层土壤新鲜,有代表性,34种风干,过筛(2mm),冷藏贮存理化性质测定:pH、有机质、代换量、土壤质地 农药纯品/原药配制水溶液,有机溶剂助溶(少量,无干扰:丙酮、乙醇) 培养箱:050 残留分析仪器设备、材料前处理:旋转蒸发器、震荡器化学试剂分析仪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仪 Date17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土壤降解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称量:20g,三角瓶, 混入农药:农药的用量最好用田间的实际用量来换算, 或将土壤中农药的起始浓度调至 10ppm (新

8、要求:田 间用量的倍量) 调节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的60%。 培养:在25 1恒温条件下培养 定期采样测定:直至土壤中农药的降解量达到两个半衰 期以上,即降解量75%,或者90%以上时可终止试验 (用于水田的农药,则同时要做在渍水条件下的降解试验 )Date18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土壤降解的试验方法计算公式Ct=C0e-kt t0.5=Ln2/k C0 :初始浓度 Ct :t时间时的浓度 k :降解速率常数 t :培养时间 t0.5:半衰期Date19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土壤降解的试验方法质量要求 残留分析方法:准确度:添加回收率70110%灵敏度:小于初始浓度10%*1/3 初始浓度按照加入量,在

9、土壤中的平均含量 采样点:至少7个点,其中5个点浓度为初始浓度的 20%70%Date20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土壤残留评价特性等级的划分等级级半衰期 (月 )残留性降解性190% 如有高毒降解产物,需同时测定 灭菌:高温高压,缓冲溶液与容器,校正pHDate25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水解的试验方法计算公式Ct=C0e-kt t0.5=Ln2/k C0 :初始浓度 Ct :t时间时的浓度 k :降解速率常数 t :培养时间 t0.5:半衰期Date26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水解的试验方法质量要求 残留分析方法:准确度:添加回收率70110%灵敏度:小于初始浓度10%*1/3 温度要求:0.5 平行样误差:

10、2460难降解Date35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土壤吸附作用Date36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土壤吸附作用的概念 农药吸附作用是指农药被吸持在土壤中的能力。 农药在固液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的比值。 表示:吸附常数Kd 农药吸附能力的强弱决定于农药的水溶性,分配系数与 离解特性等。水溶性小,分配系数大,离解作用强的农 药,容易被土壤吸附;土壤性质对农药吸附作用的影响 也很大。有机质含量高,代换量大,质地粘重的土壤, 就容易吸附农药。 农药吸附性能的强弱对农药的生物活性、残留性与移动 性都有很大影响。 评价移动性、持留性、生物活性、环境毒性的重要指标 。Date37农药环境安全

11、性评价土壤吸附作用试验方法试验材料土壤3种以上性质差异较大:以pH、有机质、粘粒含量衡量风干,过筛 农药纯品/原药溶于0.01mol/LCaCl2溶液,有机溶剂助溶(少量,无干扰:丙酮 、乙腈) 恒温振荡器、离心机 残留分析仪器设备、材料前处理设备化学试剂、玻璃器皿分析仪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色谱-质谱联用仪Date38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土壤吸附作用试验方法预试验 称量土壤,加入药液(25%,进行解析试验和高级吸附试验Date39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土壤吸附作用试验方法解析试验 分出上清液,土壤固相中加入0.01mol/LCaCl2溶液 24小时振荡,离心分离 测定上清液农药含量 重复操作一次

12、 合计两次农药含量 计算解析率 若吸附率75%Date46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农药土壤吸附性等级划分等级级Kd吸附性1200易吸附250200较较易吸附32050中等吸附4520较难较难 吸附5500低毒50500中毒1050高毒11200低毒2.0-10.9920-200中毒0.001- 1.990.5-20高毒200低毒10极高风 险20200中毒1.010高风险0.520高毒0.11中等风 险10低毒110中毒0.11高毒0.1ml/L。 试验材料取自田间自然繁殖的蝌蚪,采回后先预养一天 ,再选健壮、个体均一的蝌蚪供试验用; 试验容器为直径18cm、高9cm的玻璃缸,加入1000ml试 液

13、,每个处理投放10头蝌蚪,重复三次。 正式试验前先用预试。然后在最高安全浓度与最低全致 死浓度范围之间按等比级差设5-7个处理,并设空白对 照,试验在自然气温条件下进行。 试验开始后24小时、48小时观察记录蝌蚪的死亡率, 用概率统计法求出LC50值与95%的可信限值。 农药对蛙类的毒性分级标准,可参照鱼类的毒性分级标 准。 Date95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蚯蚓毒性试验 为了使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采用人工配制的标准土壤 作为试验材料,将农药按一定的级差,配成5-7个等级 ,分别均匀地加入1公斤土壤中,调节到一定的湿度后, 装于2升的培养缸中。 每个处理养入个体大小相近的健壮蚯蚓10条,在 202

14、和有适量光照条件下进行试验。 供试农药用制剂或纯品,对难溶于水的农药,可用丙酮 助溶。拌入土壤后先将丙酮挥发掉后再做试验。 蚯蚓的毒性试验需连续进行14天,于第7与14天时测定 蚯蚓的死亡率,用概率法求半致死浓度LC50与95%的 可信限值。 上述方法得到的试验结果,建议按照LC50值的大小将农 药对蚯蚓的毒性划分为三个等级:10ppm的为低毒农药。 Date96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 本试验用测定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方法,评价施用农 药后对土壤微生物总活性影响的指标。 供试土壤要用两种有代表性的新鲜土壤,并要提供pH 值、有机质、代换量、土壤质地等数据。 供试农药最好用制剂,也

15、可用原药或纯品。每种土壤设 1ppm、10ppm、100ppm 三组不同浓度处理,并设空白 对照,每组重复三次。难溶于水的农药,可用丙酮助溶 。Date97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 将药液先与少量土混匀,待丙酮发净后,再均匀拌入到 处理的土壤中。每个处理用土50克,将土壤含水量调节 成田间持水量的60%,装于100ml 小烧杯中,与另一个 装有标准碱液的小烧杯一起置于2 升容积的密闭瓶中, 于251的恒温箱中培养。 试验开始后的第5、10、15天时更换出密闭瓶中的碱液 测定吸收的CO2 含量。当打开密闭瓶更换碱液时,同时 更换了密闭瓶中的空气,以保证密闭瓶中的氧压维持在 一定水平。 用土壤中CO2 释放量的变化,反映土壤微生物受农药抑 制的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建议将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 毒性划分成以下三个等级:用1ppm处理土壤,在15天内 抑制值50%的为高毒农药;用10ppm处理的土壤,抑 制值50%的为中毒的农药;抑制值0.1ml/L。 试验用的农药溶液按级差设5-7 个组,另设一个空白对 照。开始时试验液中的藻量控制在105 个细胞/ml左右, pH 7.50.2,水温222,连续光照(光强4000勒 克斯),采用振摇或间歇振摇下培养96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