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9542429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五大模块一、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二、文化与交际三、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四、教学方法五、教师综合素质十大标准1.汉语知识与技能2.外语知识与技能3.中国文化4.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5.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6.汉语教学法7.测试与评估8.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教材与辅助材料9.现代教育技术及运用10.教师综合素质模块一: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 标准一:汉语知识与技能 教师应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与汉字基本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 标准1.1 教师应掌握汉语基本知识。 标准1.2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标准1.3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标准1.4 教

2、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标准1.5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标准1.1 教师应掌握汉语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 1.汉语语音基本知识。 2.汉语词汇基本知识。 3.汉语语法基本知识。 4.汉字基本知识。标准1.2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基本能力: 1.能听懂在各种场合下的普通话或带有方音的普通话。 2.能对普通话话语进行识音辨调、语流切分。 3.能在较长的对话或讲话中获取所需信息及关键细节,并能跳听猜听、联想预测。 4.能整体理解所听内容。 5.能领会说话人的真实话语意图和情感,并能听辨出言外之义。 标准1.3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基本能力: 1能用

3、较为纯正的普通话以正常语速进行口头交际。 2了解影响口头交际的主要因素,并在实际交流中注意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 3能准确、流利、清晰、简洁、符合逻辑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图,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说他人的看法。 4能完成叙述、描述、解释、演讲和辩论等比较复杂的口头交际任务。 5能对汉语拼音的难音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辨音和正音能力。标准1.4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基本能力: 1能读懂不同文体的现代汉语书面语材料。 2能快速阅读不同文体的书面语材料,获取文章的主旨和重 要信息。 3能理解和掌握汉语各种文体的结构方式和特点,并能运用于阅读理解。 4能掌握并运用阅读理解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5

4、能基本理解文言文和古典诗词。标准1.5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基本能力: 1能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表达方式进行汉语书面语表达。 2能理解影响书面表达的主要因素,并能在实际书面表达过程中注意这些因素。 3熟悉各种应用文体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并在进行书面语表达时规范使用。 4能清楚、准确、合乎逻辑地进行书面语表达,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准二:外语知识与技能 教师应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熟练掌握外语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进行交流。标准2.1教师应掌握一门外语的基本知识 标准2.2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听力理解能力 标准2.3 教师应具

5、备基本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标准2.4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阅读理解能力 标准2.5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书面语表达能力标准2.2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听力理解能力 基本能力: 1外语听力能力应能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 2外语听力能力能满足国外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会交往的需要。 3外语听力能力能满足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 4外语听力能力能达到通过媒体获取相关信息的水平。标准2.3教师应具备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基本能力: 1外语口语能力应符合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熟 练掌握课堂用语,能用外语辅助教学。 2外语口语能力能满足国外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会 交往的需要,能用外语就日常话题进行交谈。 3外语口语能力能满

6、足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 4能就所熟悉的话题在正式场合用外语作简短发 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5能在外语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标准2.3教师应具备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基本能力: 1外语口语能力应符合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课堂用语,能用外语辅助教学。 2外语口语能力能满足国外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会交往的需要,能用外语就日常话题进行交谈。 3外语口语能力能满足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 4能就所熟悉的话题在正式场合用外语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5能在外语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标准2.4 教师应具备外语阅读理解能力基本能力: 1能读懂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

7、中常见的应用文体材料。 2能读懂报纸、杂志上的一般性文章,并掌握中心意思,理解重要信息和有关细节。 3能大致读懂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及相关学术刊物上的文章。 4能在国际互联网上浏览查询所需信息。 标准2.5 教师应具备外语书面表达能力 基本能力: 1外语书面表达能力应能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 2能用外语完成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一般性写作任务,能书写便条、通知、书信等应用文。 3能描写和叙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事件经过,进行有效的书面交流。 4能完成说明和论证等类型的写作,结构合理,语句通顺。 模块二:文化与交际 标准三:中国文化 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

8、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标准3.1 教师应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2 教师应了解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3 教师应了解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4 教师应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5 教师应了解中国国情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四: 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交际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

9、于教学实践。标准4.1 教师应了解中外文明的特点及历史。 标准4.2 教师应了解中外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的主要异同。 标准4.3 教师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派别与世界主要哲学思想流派。 标准4.4 教师应具有汉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外汉学研究的概况,并能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 标准4.5 教师应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的重大时事,并能恰当地应用于教学。 标准4.6 教师应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并能运用于语言教学实践。 标准4.7 教师应了解语用学知识,并将有关知识应用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模块三: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 标准五: 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

10、 教师应了解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运用其指导汉语教学实践。标准5.1 教师应了解二语习得的主要研究领域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熟悉其基本概念。 标准5.2 教师应了解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和假说,并能运用 于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标准5.3 教师能了解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以及母语学习与二语学习的异同。 标准5.4 教师能理解显性学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标准5.5 教师能理解隐性学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标准5.6 教师能理解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因素。 标准5.7 教师能理解学习策略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模块四:教学方法标准六:汉语教学法

11、教师能理解和掌握外语教学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并熟悉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能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方法及听、说、读、写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教学技巧。标准6.1 教师能理解并掌握有关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标准6.2 教师应掌握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并能应用于教学实践。标准6.3 在语音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语音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4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词汇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5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具

12、备将汉语语法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6 在汉字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有关汉字的基本知识,具备将汉字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7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听力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听力教学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8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口语教学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9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阅读教学的能力和技巧。标准6.10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写作教学的能力和技巧。标准七:测试与评估了解各种测试与评估的作用和方法及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估手段或

13、测试方法。设计试题和试卷,并从测试结果中获得有助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标准 7.1 了解测试与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特点,并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测试与评估的方法。标准 7.2 设计合适的试题和试卷,并从测试结果中获得有助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标准八: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教材与辅 助材料教师应理解并掌握汉语教学课程与大纲的内容、范围和目的;熟悉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并能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材及教辅材料。标准8.1 教师应了解国内外主要汉语教学项目。标准8.2 教师应熟悉有关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标准8.3 教师应熟悉有关汉语教学的教学大纲。标准8.4 教师应熟悉汉语课堂教学。标

14、准8.5 教师应熟悉所用教材的结构和特色。标准8.6 教师应熟悉教辅材料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并能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标准九:现代教育技术及运用教师熟悉并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了解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网络技术,并能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标准9.1 教师应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相关电子设备,熟悉与汉语教学相关的常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能应用于实践。标准9.2 教师应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并能合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服务于教学。模块五 教师综合素质标准十:教师综合素质教师具备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具备基本的课堂研究能力,能主动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

15、果并据此改进教学;教师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专业发展目标;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专业或社区活动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档案;能在各种场合的交际中显示出应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策略性;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并在任何教学场合中,应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标准10.1 教师具备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能主动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并据此改进教学。标准10.2 教师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专业发展目标。标准10.3 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专业或社区活动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档案。标准10.4 教师应在各种场合的交际中显示出亲和力、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策略性。标准10.5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下进行教学,都应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