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41888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第一章 绪 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2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形成与主要特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的伦理道德4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与任务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 之一,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 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 科学。 发展心理学v从系统研究的角度看: 通过对种系或动物演化过程的研究,考察 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类心理,以及人的心 理又如何从原始、低级的心理状态演化到现 代、高级的心理状态,是广义的发展心理

2、学 。 比较心理学(又称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 学都属于广义的发展心理学范围内。 发展心理学从个体研究的角度看:探究从人类个体的胚胎期开始一直到衰老死亡 的全过程中,个体心理是如何从低级水平向复 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的,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着重在于揭示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探 讨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 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 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 和老年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v广义:1.动物心理学,又叫比较心理学2.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心理学3.个体发展心理学v狭义:个体发展心理学哪个年龄阶段被称为哪个年龄阶段被称为 儿童呢?儿童呢?发展

3、心理学v总体而言,人类个体的发育成熟大约为17、 18岁。v在发展心理学家眼里,从出生到成熟被视为广 义的儿童期,对这一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 及其特征的研究,就构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 ”或“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框架。 研究对象v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突出地以 “WWW”来表示,即 what(是什么),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 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 when(什么时间),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 变化的时间表; why(什么原因),对这些发展变化的过程 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 的内在机制。研究任务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135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探究不同的外在

4、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123541. 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v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在成长(或解决问题的活动 )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 它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也包含内隐的心理 特征。v普遍:即能反映生活在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儿 童共同具有的发展过程。儿童动作发展模式为例由粗到细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任何一个儿童的 动作最早发展的动作 是头部动作,其次是 躯干动作,最后是脚 的动作。(抬头翻 身坐爬站行 走)儿童动作发展从身 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 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 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 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儿童先学会大肌肉 、大幅度的粗动作,在 此基础上逐

5、渐学会小肌 肉的精细动作。动作的发展遵循以下三个规律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 2. 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相同的模式,必须注意到 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不仅发展的速度、 最终达到的水平各不相同,各种心理过程和个 性心理特征也不相同。儿童个体间的差异如何造成?这些差异怎 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估?如何科学地解释儿童 彼此之间的个体差异? 3.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 于我们构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 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儿童心 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了科学的依据。 v遗传的作用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充分体现了, 环境则在儿童成长过程

6、中不断地施加影响。社区学校家庭4.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测量和解释发展 的个别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以及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 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 暂时的障碍。 新近的研究趋向v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和测量转向对因果关系的揭 示 v从研究单一的心理机能转向对儿童整体发展的研 究 v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研究占据重要地位 v研究过程和资料分析过程中,大量现代化仪器设 备的应用 v研究中的生态化运动(ecological movement )二

7、、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形成与主 要特点西方早期的儿童观古希腊 古罗马文艺复 兴运动17世纪以后儿童被认为 是未来的公民, 接受成人式的任 务训练。人们甚 至从未想过,作 为儿童,他们有 自己的天性。文艺复兴运 动(公元14世纪 到17世纪)的强 有力冲击引起了 社会结构和家庭 观念的更替,进 而导致儿童观的 变革。一种全新的 儿童概念逐渐形 成,人们开始注 意到儿童甜蜜、 纯洁、逗人喜爱 的天性,把儿童 作为有个性的人 来了解和抚爱了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v早期的儿童观可以在 艺术作品中得到很好 的反映。儿童最早出 现在绘画艺术中,大 约在12世纪,那时 画中的儿童不如说是 “缩小了的成人”。(二)

8、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v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除了与近代社会 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外,有 两大因素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首先是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 其次是进化论的影响。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 v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随着社会观念 的变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尊重儿童、 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利用儿童 心理的特点与规律去教育儿童。 要还儿童天性!自然主义教育运动v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从 人的本性出发,把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分为四个 年龄阶段,并编写了第一本以儿童年龄特征为 基础,系统讲述科学知识的书世界图解。 此外,夸美纽斯还提出了

9、一系列符合儿童特点 并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与教学原则。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v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提出了“白板说” ,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 知识和观念都是从后天的经验中获得的,因此 ,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自然主义教育运动v法国思想家卢梭(J.Rousseau)的儿童观集 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尔论教 育一书中。通过虚构的儿童爱弥尔从出生到 成人的教育过程,提出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 也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他首先是一个“人 ”,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进化论的影响 v“尽管人类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巨大 的,然而这种差异只是程度上的,并非

10、种类上 的。我们已经看到,人类所自夸的感觉和直觉 ,各种感情和心理能力,如爱、记忆、注意、 好奇、模仿、推理等等,在低于人类的动物中 都处于一种萌芽状态,有时甚至处于一种十分 发达的状态。” 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v在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1871)中,达 尔文提出“人猿同祖”,并认为人与动物具有 心理上的连续性;v动物与人类的表情(1872)则进一步分 析了人类与动物表情上的共性和共同的发生根 源。 布什的表情进化论的影响v达尔文不仅从种系演化的途径研究了人类心理 的发生与发展,也从个体变化的途径研究了个 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v如何说明种系心理的发展进程呢?进化论的影响v通过对儿童的观察研究可以

11、了解人类心理的发 展,并揭示动物心理向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 儿童成了研究进化的最好的自然实验对象。v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记录 而写就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是 儿童心理学领域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 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产生的标志v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 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儿 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v儿童心理是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 学著作,普莱尔被誉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 人。儿童发展的主要特点v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v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v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v心理发展的关键期v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人的心理发展变化是

12、连续人的心理发展变化是连续 的还是阶段的?或者说是的还是阶段的?或者说是 渐进式的还是跳跃式的?渐进式的还是跳跃式的?连续发展模型 (growth model)v发展由外部环境所决 定,发展的变化是感 知、运动、认知技能 与操作上的平稳的、 连续性的量的增加 。v发展主要是由内部成 熟或遗传所决定的, 发展是非连续性的、 跳跃式地产生新的行 为模式,在前后不同 的发展阶段,发展具 有质的差异。 阶段发展模型(stage model)分化层次模型v发展是分化简单、弥 散、整体的心理状态 ,建立起更高水平上 的 整合与层级组织 。发展的汇聚模型v发展开始非常宽广且 具有很大的可变性, 后其范围与形

13、式逐渐 受到限制,并形成与 社会规范相一致的心 理与行为特点。人本主义模型v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开 始就逐渐指向并控制 信息加工过程、指向 并组织自身活动可能 性、反思自身思维的 过程方向性与不可逆性v头尾律v远近律v大小律不平衡性v不同系统在发展速 度、起始时间、达 到的成熟水平不同 ;同一机能系统在 发展的不同时期( 年龄阶段)有不同 的发展速率。个别差异v发展优势v发展速度v发展高度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v动物的关键期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 暂时期。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 生后的24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 ”现象就不再明显。 心理学家所指关键期v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

14、能力的发展有一定 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 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 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 缺失。关键期的缺失对人类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 响,通常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难以弥补, 对人类大部分心理功能而言,也许用敏感期 这样的概念更为合适。年龄v历龄(chronological age)v功能年龄(functional age) 生物年龄(biological age) 心理年龄(psychological age) 社会年龄(social age)发展的年龄特征v个体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 形成的一般的(具有普遍性)、本质的(表示 具有一定的

15、性质)、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心 理特征。v心理年龄特征并不意味着每个年龄都有相应的 年龄特征。发展的年龄特征v年龄越小,生理发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越 大;v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化的发展对其心理 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v发展的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社 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环境的改变,也有一定程 度的可变性。如“成熟前倾期”心理发展观v人的心理发展是否到成年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了 呢?还是终身不断发展呢?v这代表了不同的心理发展观 传统的心理发展观 现代心理发展观即毕生发展观两种发展心理学v传统发展心理学 关注的是从出生到发育成熟这一阶段个体的成 长与发展。v毕生发展心理学 关注从妊娠到

16、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行为的 成 长、稳定和变化发展的规律。 核心假设是心理结构与功能在一生中都有获得 、保持、转换和衰退的过程。毕生(life-span)发展观v巴尔特斯(Baltes)于1987年系统地提出了毕 生发展观,并于1999年进行了补充和发展。(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和 行为发展的各个方面,甚至同一方面的不同成 分和特性,其发展的进程与效率都是不相同的 。 (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年 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 (4)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构成了毕生发 展的总体框架。 选 择最优化补 偿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 的结果。SOC模 型(5 )心理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问题心理发展应该按照个体自心理发展应该按照个体自 身条件和要求主动地发展身条件和要求主动地发展 还是按照父母、教师等人还是按照父母、教师等人 的期望和要求发展呢?的期望和要求发展呢?心理发展的稳定与不稳定问题早期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