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毛概第一章上ppt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41863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毛概第一章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等教育]毛概第一章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等教育]毛概第一章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等教育]毛概第一章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等教育]毛概第一章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毛概第一章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毛概第一章上ppt(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部 邓小平理论教研室邓小平理论教研室 l l第一章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l l第二章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l l第三章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l l第四章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l l第五章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l l第六章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l l第七章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l l第八章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l l第九章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l l第十章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l l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l l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实践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实践 l l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l l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l l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课程内容

3、课程内容思考题思考题1.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重要思想各 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4.4.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重要思想各 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5.5.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

4、邓小平理论和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重要思想各 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7.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 与时俱进的关系?与时俱进的关系? 8.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参考书学习参考书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下,人民出版社19821982年版。年版。 2 2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 纲要纲要,学习出版社,学习出版社19951995年版。年版。 3 3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学习出版 社社20032003年版。年版。 4 4江

6、泽民: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江江 泽民文选泽民文选第第1 1卷,人民出版社卷,人民出版社20062006年版。年版。 5 5江泽民: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江泽民文选江泽民文选第第 1 1卷,人民出版社卷,人民出版社20062006年版。年版。 6 6胡锦涛: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5年版。年版。 7 7胡锦涛: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

7、上的讲话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5年版年版 。 8 8胡锦涛: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十十 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006年版。年版。 9 9胡锦涛:胡锦涛:在学习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20062006年年8 8月月1616日。日。 1010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8、: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20062006年版。年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第二节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第三节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四节第四节 “ “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第五节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

9、意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一节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 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 就能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就能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 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

10、义中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问题的认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问题的认 识,经历了一个过程。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 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 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形成深刻的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形成深刻的 、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1935

11、年的遵义会议之后。年的遵义会议之后。李大钊在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时李大钊在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时 主张只有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才能科主张只有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才能科 学地解释历史,明确提出应运用唯学地解释历史,明确提出应运用唯 物史观改作中国的历史,并第一个物史观改作中国的历史,并第一个 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的封建复古思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的封建复古思 潮给与了批判。潮给与了批判。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命题中国化的命题1938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 作的题为

12、作的题为论新阶段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 出了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这个命题。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合影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合影19381938年年9 9月至月至1111月,毛泽东在延安主月,毛泽东在延安主 持召开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并持召开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并 作作论新阶段论新阶段的报告和会议结论。的报告和会议结论。论新阶段论新阶段历历 史史 回回 响响毛泽东在毛泽东在论新阶段论新阶段中指出:中指出:“共产共产 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 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

13、有抽象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 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 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 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 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 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 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 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 义。因此

1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 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 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 亟须解决的问题。亟须解决的问题。” ”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 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 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 和

15、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 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原因原因 之一之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 的需要。的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作马克思列宁主义作 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 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 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 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 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 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 主义的中国化。主义的中国化。原因原因 之二之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内在要求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恩格斯:“马克思的马克思的 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 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 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 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 使用的方法使用的方法。”马克思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恩格斯选集第第4 4卷,人民出卷,人民出 版社版社19951995年版,第年版,第742743742743 页。页。马克思主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马克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