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5.2 染色体变异 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二)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541850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5.2 染色体变异 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物:5.2 染色体变异 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物:5.2 染色体变异 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物:5.2 染色体变异 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物:5.2 染色体变异 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5.2 染色体变异 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5.2 染色体变异 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二)(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2 染色体变异 精品课件(人 教版必修二)第2节节 染色体变变异课标领课标领 航 1说说出染色体结结构变变异的基本类类型。 2说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变异的类类型。 3进进行低温诱导诱导 染色体数目的变变化的实验实验 。 【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变异。 【难难点】 染色体组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 和单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联系;低温诱导诱导 染色体 数目的变变化的实验实验 。核心要点突破实验探究创新知能过关演练第 2 节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一、基因突变变与染色体变变异的区别别 1基因突变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变 ,是_水平的变变异,而染色体变变异是比较较明显显 的_或数目的变变异,

2、属于细细胞学水平。 2在光学显显微镜镜下可观观察到_。 二、染色体结结构的变变异 1概念:由_的改变变而引起的变变异。 如猫叫综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 起的遗传遗传 病。分子 染色体结结构 染色体变变异染色体结结构2种类类 (1)_:染色体某一段缺失,片段上的基因也 随之丢丢失。 (2)重复:染色体上增加某一片段,该该片段上的 基因与正常染色体部分片段基因相同。 (3)_ :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间片段的移接。 (4)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颠倒180。 3结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_或 排列顺顺序发发生改变变,从而导导致性状的变变异。缺失易位数目三、染色体数目的变变异

3、1类类型 (1)细细胞内的个别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2)细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_的形式成 倍地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组:细细胞中的一组组_ ,在形态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协调 , 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长、发发育、遗传遗传 和变变异,这这 样样的一组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组。 3二倍体:由_发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细 胞中含有_染色体组组。染色体组组非同源染色体受精卵 两个4多倍体 (1)概念:由受精卵发发育而来,体细细胞中含有 _染色体组组的个体。如:香蕉(三 倍体)、马铃马铃 薯(四倍体)。 (2)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实、种子比较较大 ,营营养物质质含量高,发发育延迟迟。

4、 (3)人工诱导诱导 多倍体 方法:用_处处理萌发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秋水仙素能够够_形成,导导致 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细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三个或三个以上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纺锤 体5单单倍体 (1)概念:体细细胞中含有本物种_染色体数目 的个体。 (2)特点:植株长长得_,而且高度_。 (3)单单倍体育种 方法:花药药(花粉)离体培养。 过过程:用花药药(花粉)离体培养获获得_植株 ,经经人工诱导诱导 使_数目加倍,恢复到正常 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产产生能正常生殖的纯纯合子, 经选择经选择 培育获获得新品种。 特点:明显缩显缩 短育种年限。配子弱小不育单单倍体 染色体核心要点突破染色体组组

5、的判定方法1染色体组组是指细细胞中形态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但是携带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长、发发育、遗遗 传传和变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组非同源染色体。要 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组应 具备备以下几条: (1)一个染色体组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2)一个染色体组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态、大小和 功能各不相同。 (3)一个染色体组组中含有控制物种生物性状的一 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2要确定某生物体细细胞中染色体组组的数目,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虑: (1)细细胞中同种形态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细胞内 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组。(如图图一) (2)根据基因型判断细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 据细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控制每一

6、性状的基因出 现现的次数,该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组数。如基 因型AAaaBBbb的细细胞生物体含有4个染色体 组组。(如图图二)(3)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态数来 推算,染色体组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 形态态数。如图图所示细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组数目 分别别是( )A5个、4个 B10个、8个 C5个、2个 D2.5个、2个 【尝试尝试 解答】 _A_例例1 1【解析】 甲图图两种形态态,每种形态态5条,分为为 5个染色体组组;乙图图两种形态态,每种形态态4条, 分为为4个染色体组组。容易把染色体条数与染色体 组组数混为为一谈谈,图图甲中每种形态态的染色体有5 种,染色体组组数目应为

7、应为 5而非52,乙图图中两种 形态态的染色体,每种形态态有4条而非2条。 【探规寻规寻 律】 染色体组组数目的判断 染色体形态态判断法:细细胞内形态态相同的染色 体有几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组。 基因型判断法:同一英文字母无论论大写还还是 小写,出现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组。跟踪训练 如图图是某种植物正常的体细细胞(图图中所示为细为细 胞中所有的染色体)。试试判断该该植物可能的基因型及细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组数( )AABCd,4 BAaaa,4CAaBbCcDd,8 DBBBbDddd,4解析:选选D。首先判断染色体组组数,其方法是 看该细该细 胞中有几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即为为几 个染

8、色体组组。该该植物细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组。 在4个相同的染色体上应应有4个相同的基因或等 位基因,即AAAA或AAaa或aaaa或AAAa或 Aaaa。A项项中ABCd是1个染色体组组上的基因, C项项AaBbCcDd为为两个染色体组组上的基因,D 项为项为 4个染色体组组上的基因。二倍体、多倍体与单单倍体的比 较较二倍体多倍体单单倍体 概念由受精卵发发育而来 ,体细细胞中含2个 染色体组组的个体由受精卵发发育而来,体 细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 上染色体组组的个体由配子发发育而来, 含有本物种配子染 色体数目的个体 实实例人、果蝇蝇等几乎所 有动动物香蕉、马铃马铃 薯(蜜蜂)雄蜂发发育起点受

9、精卵受精卵未受精的配子 染色体组组 的数目2个3个或3个以上(是几倍 体含几个染色体组组)不确定(是正常体 细细胞染色体组组数 目的一半) 性状表现现正常(作为单为单 倍体 、多倍体的参照物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实 、种子较较大,营营养丰富 ,但发发育迟缓迟缓 ,结实结实 率低植株矮小,且高度 不育(雄蜂除外)培育方法用秋水仙素处处理萌发发的 种子或幼苗花药药离体培养下列有关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单倍体的叙 述正确的是( ) 普通小麦为为六倍体,则则由其花粉经经花药药离体 培养所得的植株含三个染色体组组,应为应为 三倍体 四倍体西瓜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所结结种子 发发育来的植株含三个染色体组组

10、,称为为三倍体 单单倍体细细胞内含有奇数数目的染色体组组 单单倍体细细胞内仅仅含一个染色体组组 单单倍体细细胞内也可含两个以上染色体组组 划分二倍体、多倍体与单单倍体的依据是细细胞 内染色体组组数例例2 2A B C D 【尝试尝试 解答】 _C_ 【解析】 判断某生物属于二倍体、多倍体 还还是单单倍体,首先应应依据该该生物发发育起点是 否来源于受精卵,若来源于受精卵,则细则细 胞 内含几个染色体组组即为为几倍体,若该该生物由 单单方配子发发育而来,则则不论细论细 胞中含几个染 色体组组均应应称作单单倍体。依照上述判断依据:应为单应为单 倍体,可称 为为三倍体,单单倍体内也可含偶数数目的染色

11、体,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细细胞中含四个染色 体组组,它发发育成的单单倍体也应应含四个染色体 组组,所述也不正确,所述正确,中可依 据细细胞内所含染色体组组数确认认同样样由受精卵 发发育来的个体是二倍体还还是多倍体,而不可据 此判断是否为单为单 倍体,单单倍体所含染色体组组 数并不固定,它取决于配子中所含染色体情况 。【探规寻规寻 律】 生物体倍性的判定跟踪训练训练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变异的叙述,错误错误的是( )A二倍体植物的受精极核是三倍体B六倍体小麦的配子发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单倍体C在一个染色体组组里不含有同源染色体D植物的配子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组解析:选选A。二倍体植物的受精极核含有

12、3个染 色体组组,但不能叫三倍体。三倍体、多倍体等 都是指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发育来的个体, 无论论含几个染色体组组,都叫单单倍体,故B项项正 确。染色体组组是指细细胞中的一组组非同源染色体 ,在形态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带着控制生物 生长发长发 育的全部遗传遗传 信息,故C项项正确。多倍 体植物的配子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组, 如六倍体小麦的配子含有3个染色体组组,故D项项 正确。实验探究创新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战实战 演练练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诱导 植物染色体数 目的变变化”实验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诱导 能抑制分裂时纺锤时纺锤 体的形成 B改良苯酚品红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的酒精 D该实验该实验 的目的是了解纺锤纺锤 体的结结构 解析:选选A。改良苯酚品红红染液的作用是使染 色体染色,固定细细胞形态态的液体是卡诺诺氏液, 固定后用95%的酒精溶液冲洗;解离后用清水 漂洗,该实验该实验 的目的是理解低温诱导诱导 植物细细胞 染色体数目变变化的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