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内含文言翻译九字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540859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4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内含文言翻译九字诀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论语十则内含文言翻译九字诀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论语十则内含文言翻译九字诀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论语十则内含文言翻译九字诀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论语十则内含文言翻译九字诀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内含文言翻译九字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内含文言翻译九字诀(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孔子(前551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关于孔子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理学家朱熹把它列

2、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各章的体式不尽相同,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这篇课文的19则都是) 一种是对话体(课文中的第10则) 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 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以后会学 到。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按时通“悦” 愉快返回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怨恨,恼恨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但理解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请问:这则讨论了哪些内容? 不断时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 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注:孔

3、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讨论了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省尽己谓之忠(尽心竭力)真诚,诚实传授 (的知识)温习理解:我们应怎样做人? 要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做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诚实守 信、童叟无欺,做到慎独。 3.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以 (之) 为 师 矣。”旧的(知识)领悟可以凭 (这一点) 做了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课,领悟新知。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意思是

4、感到 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下一则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返回5. 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教导 教诲通“汝” 你对待知与不 知的态度吧是代词,这 通“智”, 聪明固定句式:“也”译作“是”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事物的 道理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能的人看齐自我反省思考:用自己的话来说如何表 达这则论语的哲理?我们应取长补短,像伟人看齐,以别 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覆辙。语气词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虚数,几个人走=

5、于之 在其中他们的优点 好的方面顺从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代“善者”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因为)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刚强,勇毅仁义停止遥远 角度: 修身做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树立远大的 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死而后已。有抱负的人肩负着重 大的使命路程很遥远把使命重大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 谢哲理人要像松柏那样能耐得 严峻考验,活出自己的 骨气。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 知道松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话奉行推己及人,

6、仁爱待人想要哲理 (“忠恕”是儒家仁义思想的两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设身处地地 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在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不亦乐乎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 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 表达出来。)文言文九字翻译法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

7、(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 直译不通,用意译) 返回子曰:“ 知 之 者 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待任何学问和事业)懂的人比不上爱好 喜爱以为乐 认为是乐趣理解:讲学习态度 (好之、乐之) 唯会寻学习乐趣,方能学大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河流 (时光)流逝 像 这 代河水 舍弃下一则返回一寸光阴一寸金,逝者不可追,要珍惜宝贵时光。理解:讲学习态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记满足疲倦=于我有何哉 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默记成诵,积累知识, 好学不止,热情教导。下一则返回教导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曾经睡觉用来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亲身实践胜于呆坐空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