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522571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介绍1.品种设置和强度等级不匹配。(普通水泥P 032.5混合材料掺 量普通超标,远远超过15%的掺量)注:往往把P C水泥改为 P 0水泥卖给客户称为假普通。 2.混合材料作为合格判定项目之一,但没有配套的检验方法。 3.水泥中掺混和材料的种类呈开放状态(主要是重金属含量和放 射性元素超标) 4.水泥生产中使用盐类早强剂(氯离子超标:2001年以后水泥企 业开始使用盐类早强剂,山东尤为严重) 5.检验规则的可造作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买卖双方发生纠纷时) 6.现行六大水泥产品片准时全文强制性标准,技术监督部门近年 来对混合材检查力度加大,并对标准提出质疑。标

2、准提出质疑标准修改内容本标准将7.1化学指标、7.3.1凝结时间、 7.3.2安定性、7.3.3强度、9.4检测规则为 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5-1999、 GB1344-1999、GB12958-1999三个标准新标准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的区别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增加了通用硅酸水泥的定义:以硅酸 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即规定的 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将各水泥的定义取消: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原则的 要求,定义中不能包含要求,水泥组分的 含量不能在定义中体现因此新标准只给出了通用硅

3、酸盐水泥的定 义以及明确本标准所指通用硅酸盐水泥所 包含的水泥品种: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 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 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 水泥。通用硅酸盐水泥并不单指六大水泥,石灰 石、磷渣等。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将组分与材料 合并为一章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 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 量的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 混合材料来代替”改为“活性混合材料掺加 量为5%且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 量的8%的活性指标分别低于GB/T203、 GB/T18046 、 GBT1596 、 GB/T2847标准要 求的粒

4、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 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其中石灰石中的三 氧化二铝含量(质量分数)应不小于2.5%的 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且符 合本标准5.2.5条的窑灰代替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量由 “20%-70%”改为“20%且70%”并 分为A型和B型。A型矿渣掺量20%且 50%,代号PS A;B型矿渣掺量 50%且70%,代号PS B对于矿渣水泥而言,由于其混合材料 允许掺量范围大,在此范围内,水泥 的性能变化比较大,特别是矿渣掺量 超过50%后,碳化深度急剧增加。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 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 “20%且40%”对于火山灰混

5、合材,从试验结果可 以看出,当掺量大于40%后,其各项 性能急剧变化。因此本标准修订将 火山灰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的最 大掺量由50%改为40%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 总掺量由“硬不大于15%,但不 超过50”改为“20%且50%”材料中增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增加了M类石膏,取消了A类硬石膏单独使用硬石膏会引起水泥与部分减水剂的不适 应,造成急凝、瞬凝现象,应次本标准取消了使 用硬石膏的规定。助磨剂允许掺量由“不超过水泥质量的1%”改为“ 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5%”助磨剂是为了提高水泥的粉磨效率,但一些水泥 企业假借助磨剂的名义在水泥中掺入了不允许掺 加的外加剂,如盐类早强剂,现行标准中允许

6、加 入不大于1%的助磨剂规定是参考欧洲、美国等 国外先进标准中的规定,而这一限量恰好使一些 早强剂能够发挥作用,而一般商品助磨剂,其使 用量大多在0.1%一下,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假借助磨剂之名的外加剂,本标准规定助磨剂 用量不超过0.5%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了P 032.5和 32.5R原因:水泥企业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中 混合材产量超标的现象的原因:水泥熟料 质量的提高及粉磨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水 泥中多掺加混合材料创造了条件,因此水 泥品种设置和强度等级不匹配的问题愈来 愈突出,绝大部分水泥企业按标准规定加 入混合材料实际是无法生产出32.5等级的普 通硅酸盐水泥因此本标准修订取消了

7、普通硅酸盐水泥32.5 强度等级,将水泥品种分为两个层次,如 用户需要高强度等级的水泥主要选择: P.1,P.2,P.O;需要低强度等级水泥主要选择 谱。P.S,P.C,P.F,P.P将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 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熟料中的 氧化镁含量”改为“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其中要 求P S A型和P.P型、P.F型、P.C型水泥 中氧化镁含量不大于6.0%,并加注b说明如 果氧化镁含量大于6.0%时,应进行水泥压蒸试 验并合格; P S B型无要求。GB1344-1999 、GB12958-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 复合

8、硅酸盐水泥规定熟料中氧化镁含量不宜超 过5.0%,如果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熟料中 的氧化镁含量允许放宽到6.0%增加了氯离子限量的要求,即水泥中氯离子含 量不大于0.06%,由于水泥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会引起钢筋锈蚀 ,从而导致开裂破坏。而且目前水泥生产中出 现了假借助磨剂之名掺入盐类早强剂的现象, 因此此次标准修订增加氯离子含量的要求,其 限量是参照了混凝土设计应用规范正常情况下,水泥中的氯离子主要来源于原料 ,但由于原料中氯在熟料烧成过程中大部分挥 发,残留氯离子含量很少,一般小于0.05%, 所以如果水泥中的氯离子含量较高,主要来源 于使用的各种外加剂凝结时间:GB175-1999终凝时

9、间 是以h表示的,GB175-2007中是 以min表示的安定性:一般我们做安定性试验时 都是以试饼法来判定,但是有时候 试饼煮完后从表面看没有裂缝,用 直尺卡也没有弯曲,但是用手以掰 就碎了没有强度,这说明水泥安定 性还是有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可 以在用雷氏法做一遍。将各种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 指标改为和硅酸盐水泥一致,将各强度等 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改为和矿渣 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 质硅酸盐水泥一致。增加了45m 方孔筛筛于不大于30%作 为选择性指标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 比表面积不大于300m2/kg;矿渣硅酸 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

10、煤灰 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 筛余表示,其80 m 方孔筛筛余不大 于10%或45 m 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30%细度为选择性指标增加了选择水泥组分实验方法的原则和 定期校核的要求由生产者按GB/T12960或选择准确度更 高的方法进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生 产者应至少每月对水泥组分进行校核, 年品均值应符合5.1的规定,单次检验 值应不超过本标准规定最大限量的2% 。 为保证祖坟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生产者应采用适当的生产程序和适宜的 方法对所选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 将验证的方法形成文件。将“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 180mm来确定用水量”的规定的适用水 泥品种扩大为

11、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 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 火山灰质混合材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应以0.01的整 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之胶砂流 动度不小于180mm.(水灰比0.51时,用 水量为229.5g)编号与取样中增加了年生产能力“200*104t以 上” 的级别,即200*104t以上,不超过4000t为一 个编号; 将“120万吨以上不超过1200吨为一个批号”改 为“120*104t -200*104t,不超过2400t为一个 编号”将“出厂水泥应保证出厂强度等 级,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恩标 准有关要求”改为“经确认水泥各 项技术指标及包装质量符合要 求时

12、方可出厂”因为水泥不可能等到除了强度 在用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7.1化学指标:不容物、烧失量 、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7.3.1凝结时间7.3.2安定性7.3.3强度取消了废品判定不合格品种取消了细度和混合 材料掺加量的规定,将判定规 则改为“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化 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 轻度技术要求为合格品”检验结 果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以 上几条的为不合格品。检验报告中增加了“合同约定的 其他技术要求”交货与验收中 增加了“安定性仲 裁检验时,应在取样之日起10d 以内完成”包装标志中将“且应不少于标志 质量的98%”改为“且应不少于标 志质量的99%”,随机抽取20袋 总质量(含包装袋)应不少于 1000kg.包装标志中将“火山灰质硅酸盐 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 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的两侧印 刷采用黑色”改为“火山灰质硅酸 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 复合硅酸盐水泥包装袋的两侧 印刷采用黑色或蓝色”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采用红色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