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伤仲永》word教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503515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伤仲永》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伤仲永》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伤仲永》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伤仲永》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伤仲永》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伤仲永》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伤仲永》word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伤仲永教学目教学目标标1、学习并掌握“之”“于”等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及文言词活用。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之“于“等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教学教学难难点点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教学课时 2第一第一课时课时预习预习指指导导1、朗读课文,力求读顺,克服读音障碍2、查找王安石的有关资料,课上介绍导导入入我们学过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

2、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介绍)这些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不会成才)为什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谁能用一句名人的名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因斯坦)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

3、安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介介绍绍作者作者王安石 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2、朗读课文,克服

4、读音障碍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克服读音障碍3、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言词汇、准确翻译全文(先由学生逐句解释词汇、翻译句子,然后由教师订正)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隶,属于。尝:曾经。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之:指书具。异焉:对此(感到)诧异,异:动词,对感到诧异。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之:指方仲永。即:即可。书:写。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为:写。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

5、、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自是:从此。立就:立刻完成,就:完成。文理:文采和道理。邑人:同县的人。稍稍:渐渐。宾客:名词作动词,把当作宾客。或:有的人。以:用。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之:指方仲永做的诗。利其然:就是“

6、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看作有利(可图)。扳:同“攀”,牵,引。环谒:四处拜访,谒:拜访。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之:这件事,指方仲永作诗立就,但仲永父“不使学”、 “环谒于邑人”。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称:相当。焉:方仲永的情况。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

7、。这里是毫无特色的意思。众人:常人。矣:语气词。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王子:王安石的自称。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通悟:通达聪慧。受之天:“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

8、的。受:承受。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胜过、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卒:最终。之:语气助词,不译。不至:没有达到(要求)。彼其:他。这里有像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他那样的意思。固:本来。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

9、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余闻之也久:这件事,指方仲永作诗立就,但仲永父“不使学”、 “环谒于邑人”。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于环谒于邑人:到,介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4、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

10、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余闻之也|久理解课文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 l、2 段,简叙方仲永才能的发展变化。第二部分:第 3 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布置作布置作业业1、掌握文言词汇2、准确翻译全文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伤仲永第二第二课时课时教学目教学目标标:1、掌握上节课所学内容并能灵活运用。2

11、、学会研读、赏析全文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赏析全文,体会语言的简洁教学教学过过程:程:复复习检查习检查:1、文言词汇2、翻译句子研研读赏读赏析析1、学生朗读1、2段,然后 请一位同学复述第1、2段的内容。2、思考:课文写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 “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 “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泯然众人矣”。3、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

12、“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入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4、齐读第 3 段,思考下列问题。这一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采用了议论的形式。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 “受于

13、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也”,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拓展延伸语语言表达言表达训练训练。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例: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布置作布置作业业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写到日记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