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二《琵琶行》word导学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502821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必修二《琵琶行》word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版必修二《琵琶行》word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版必修二《琵琶行》word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必修二《琵琶行》word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必修二《琵琶行》word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琵琶行导学案 预习学案 【目标设置】 1 诵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积累基础知识 2 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一、给划线字注音 湓浦口 ( )贾人( ) 荻 花( ) 霓裳( ) 六幺( ) 二、填写下列写月的名句 1、醉不成欢惨将别, 。 2、东船西舫悄无言, 。 3、 ,往往取酒还独倾。 4、来去江口守空船, 。 三、一词多义 言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 命 遂命酒( )命曰琵琶行 ( ) 为 因为长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 )为君翻作琵琶行 ( )

2、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音乐耳暂明( )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 四、古今异义 因为 古义 今义 老大 古义 今义 向前 古义 今义 五、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遂命酒( ) 商人重利轻离别( ) 理解感悟 、 把序文与诗中对应的诗句找出来。 “明年秋 铮铮然有京都声”照应第( )段,内容( ) “问其人 转徙于江湖间”照应第( )段,内容( ) “予出官二年 命曰琵琶行”照应第 ( ) 段,内容( ) 2、前两段有两处侧面烘托的笔法,分别是哪句话?有什么作用? 课内探究学案 【目标设置】1.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中

3、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2 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第一课时 (一) 速读全诗,整体把握,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 阅读诗序思考:白居易写作琵琶行的背景原因是什么?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2)读 P25 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4.“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

4、乐写了几个回合? 第二课时 1、齐读首句至“犹抱琵琶半遮面” 。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2、重点分析“琵琶声停欲语迟”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所展示的琵琶女的 内心及作者当时的心情。3、在众人的千呼万唤中她终于露了半张脸,迟迟不肯出场的琵琶女演奏了什么样的音乐?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根据其演奏过程划分出不同阶段。4 鉴赏具体描写部分 琵琶女的演奏可谓精彩绝伦,诗人的描写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如此难以描摹的音乐诗人是 如何做到描写的这么成功的? 思考讨论:所写音乐的具体特点,描写音乐的表现手法。 诗句 特点 手法【课后练习与提高】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

5、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 ,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 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京官谪官恨 音乐(琵琶声) 。 4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ng,触动)触

6、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u,勾)留江上别离情。 5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 段)青衫湿。 第二课时 1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2(1)琵琶女:羞怯。 (2)作者:急切。 3 转轴调音 未成曲调先有情 大家风范 出手不凡 听者感受 弦弦掩抑声声思 抑郁不止 诉说心事 交代指法曲目 指法娴熟 演奏名曲 4 诗句 特点 手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浊重轻细 急促清脆 叠音拟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婉转流利 比喻摹声 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 幽咽冷涩 低沉暂歇

7、 比喻摹声 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愁恨暗生回味无穷 感受烘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激越雄壮 震撼人心 比喻摹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鸦雀无声绕梁不绝 环境烘托课外拓展与提高 参考答案:(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 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 “江州司马青衫湿” 为侧面烘托。(2)风格迥异: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 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