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裂纹及防止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502023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裂纹及防止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焊接裂纹及防止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焊接裂纹及防止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焊接裂纹及防止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焊接裂纹及防止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接裂纹及防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裂纹及防止(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概述优质的焊接接头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使用性能不低于 母材;二是没有技术条件中规定不允许存在的缺陷。焊接过程中,在焊接接头中产生的金属不连续、不致密 或连接不良的现象,叫做焊接缺陷。焊接缺陷的种类很多, 有些是因施焊中操作不当或焊接参数不正确所造成,如咬边 、焊穿、焊缝尺寸不足、末焊透等,有些是由于化学冶金、 凝固或固态相变过程的产物而造成的,如气孔、夹杂和裂纹 等。这些缺陷与母材、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因 此称之为焊接冶金缺陷。本部分内容重点介绍常见焊接冶金缺陷中的裂纹特征、 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第七章 焊接裂纹及防止一、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有的结晶裂纹是沿焊缝中心纵向开裂,也

2、有沿焊缝中的 树枝晶之间界面处发生和发展的结晶裂纹,有时也发生在焊 缝内部两个树枝状晶体之间,这说明在结晶过程中晶界是最 薄弱的部位。第二节 焊接热裂纹由于先结晶的固相金属较纯, 后结晶的金属含杂质多,并富集在 晶界。这些杂质容易形成低的熔点 的共晶,最后被推向晶界,在晶粒 之间形成一个液态薄膜。如果此时 有拉伸应力存在就会产生裂纹(图5-16)。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1)产生热裂纹的原因是晶间存在 液态薄膜和在凝固过程中存在拉伸 应力。在整个结晶过程中,从液到固可分 为三个阶段:(1)液固阶段(液多于固)液态金属可在固态金属中自由流动 ,此时既使有拉伸应力也不会产生裂 纹。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

3、2)(2)固液阶段(固多于液)随着固态金属量增加,剩余的液 态金属多为低熔点共晶,流动也发生 困难,这时若有拉伸应力产生的小裂 纹无法靠液态金属填充,成为一个“ 裂纹源”。此阶段也叫“脆性温度区”。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3)(3)完全凝固阶段完全凝固后金属有较好的强度和 塑性,既使有拉伸应力也难以产生裂 纹。1 冶金因素对结晶裂纹的影响影响因素有相图类型、化学成分、结晶组织形态。二、 结晶裂纹的影响因素产生热裂纹必须具备冶金因素(成分、偏析)和力的 因素(金属热物理性质、焊件拘束度、焊接工艺等)。相图的结晶温度区间越大(即液 态存在的时间越长),产生热裂纹的 可能性越大(图519)。影响相图结晶

4、温度区间大小与合 金的含量有关。(1) 相图类型和结晶温度区的大小(1)由于焊接是在非平衡条件下结晶, 结晶温度区间要偏离平衡条件下的结 晶温度区间,因此最大结晶裂纹可能 发生在低合金含量区(图519虚线)。各种状态图对产生结晶裂纹倾向的规律(图520)。相图类型和结晶温度区的大小(2)对凝固温度范围的影响;a) 对形成低熔点相的影响(尤其是S、P)。 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比较大的合金是一些能形成低熔点 共晶的合金元素,熔点越低、数量越大,裂纹倾向越大。(2)合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1)1) 硫、磷:S、P可扩大Fe的结晶区间(图521),并能与 Fe形成多种低熔点共晶。合金因素对产生结

5、晶裂纹的影响(2)2)碳:碳在相中的溶解度大于相(表54), 所以含碳 0.4时,容易形成硅酸 盐夹杂,造成裂纹源,从而增加裂纹倾向。合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6)5)钛、锆、稀土:Ti、Zr、RE脱硫的效果比Mn好得多,有 良好的消除结晶裂纹作用,但它们也是强脱氧元素。氧化稀土也有脱硫作用。6)镍:Ni和S形成低熔点共晶(NiS2 645),易于引起结 晶裂纹。(7)铜:铜易引起热裂纹,如黄铜钎焊20钢引起的裂纹。合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7)焊缝晶粒大小、形态和方向对抗裂性有很大影响。 晶粒越粗大、柱状晶方向越明显,产生结晶裂纹的倾向 就越大。所以细化晶粒有利于打破液膜的连续性,是

6、减 小结晶裂纹的有效措施。(3)结晶组织对结晶裂纹的影响(1)1 冶金因素(1)控制焊缝中硫、磷、碳等有害杂质含量尽量减少低熔点共晶的数量。S、P的最大含量取决于被焊 金属,一般低碳钢、低合金钢S、P(或R crR)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2 拘束应力影响(1)在焊后冷却过程中,除一部分氢从表面逸出外,还向热影 响区方向扩散。在扩散过程中,在一些塑性应变和微观缺陷部 位发生氢聚集(应力集中高的部位的氢浓度高于平均值的5倍 多),使这个部位很快达到临界氢浓度。3 氢的影响(氢在焊缝中的行为)(1)采用软质焊缝、改变坡口的形式(避免有应力集中的部位 ,如圆滑过渡)和预热、后热等措施均可降低氢的聚集。氢

7、的影响(氢在焊缝中的行为)(2)氢常在熔合区附近聚集,而且在焊后最初10分钟内聚集速 度最快。(1) 焊接线能量:过大线能量E引起近缝区晶粒粗大,降低 抗裂性能,尤其是有粗大M体时更有害。但对于低碳低合金钢 适当增大线能量是有利的。线能量过小易使热影响区淬硬,也 不利于氢逸出。4 焊接工艺对冷裂纹的影响(1)预热可以有效防止冷裂纹,但温度过高会增加附加应力( 因是局部加热),反而增加冷裂倾向。所以预热温度主要是从 降低冷速,减小淬硬倾向考虑。低合金高强钢的预热温度经验 公式为:T() = 324Pcm + 17.7H + 0.14b + 4.72214(2) 预热温度(1)由于冷裂纹存在潜伏期

8、,所以要在裂纹产生前要进行加热 处理。尤其是对不预热的焊件,后热处理要及时,温度要高 。后热处理的有利作用:1)改善组织,提高韧性,减小淬硬性;2)减低残余应力;3)消除扩散氢;4)降低预热温度(表512)。(3) 焊后热处理(1)后一道焊缝对前一道焊缝进行 了热处理,有利于氢的逸出,组织 的改善,可防止冷裂纹产生。但要 在第一层焊缝尚未产生根部裂纹的 潜伏期内完成第二道焊接。(4) 多层焊根据钢的冷裂纹敏感性Pw,焊 的层数越多,预热温度越低(图5 71)。(1)冶金方面:1)采用低碳微量合金元素强化,既提高强度,又保证金属有一定的韧性。2)采用高质量钢降低S、P、O、N杂质含量。3)采用碱性低氢焊接材料。4)CO2焊获得低氢焊缝。5)选用低强度焊条,降低拘束应力。6)用奥氏体钢焊条焊接淬硬倾向较大的中碳调质钢。(2)工艺方面 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多层焊,避免焊接缺陷(未焊透、咬肉、夹 杂、气孔),焊接接头形式,施焊顺序等。5 防止冷裂纹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