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06级)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501699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8.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06级)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传染病(06级)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传染病(06级)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传染病(06级)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传染病(06级)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06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06级)(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传传 染染 病病P368P368n n本章介绍本章介绍: :uu结核病结核病uu性传播性疾病性传播性疾病uu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uu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uu伤寒病伤寒病uu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第一节 结核病(Tuberculosis,TB)P368一、概述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结核杆菌(主要是人型、牛型) 3、发病机制:u结核杆菌依靠其菌体成分(脂质、蛋白质、多糖)作为抗 原引起免疫而致病。u结核菌巨噬细胞吞噬 菌体抗原激活T细胞 免疫反应(杀灭细菌)淋巴因子 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u结核病的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常同时发生或相伴出现并影 响病变的

2、特点。 2、传染途径:结核菌(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结核病第一节 结核病(Tuberculosis,TB)P368一、概述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二)基本病变(二)基本病变GOGO第一节第一节 结核病结核病( (Tuberculosis,TBTuberculosis,TB) )P355一、概述一、概述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三)结核病转化与结局(同炎症的结局)(三)结核病转化与结局(同炎症的结局)GOGO 二、肺结核病二、肺结核病 (pulmonary tuberculosis)(pulmonary tuberculosis) (一)原发性肺结核病(一)原发性肺结核病GOG

3、O (二)继发性肺结核病(二)继发性肺结核病GOGO(三)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三)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血源性播散引起的结核病)GO细菌细菌( ():):中央少、中央少、周边多周边多GOGO渗出渗出增生变质变质吸收消散吸收消散f f化、钙化化、钙化坏坏好好溶解播散溶解播散包裹、钙化包裹、钙化结局结局基本病变基本病变“ “结核三角结核三角” ”致病力致病力 抵抗力抵抗力 桨液性桨液性/ /浆液浆液f f素性炎素性炎 肺肺/ /浆膜浆膜/ /脑膜脑膜/ / 滑膜等滑膜等 结核菌结核菌(+)(+)致病力致病力 抵抗力抵抗力 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 :特点特点GOGO 肺肺/LN/LN/骨骨

4、/ /肝肝/ /脾等脾等结局结局结局结局 抵抗力抵抗力 致病力致病力 TBTB肉芽肿肉芽肿: :特点特点GOGO 肺肺/ /肺外器官肺外器官 TBTB杆菌杆菌(-)(-) BACKBACKBACKBACK图7结核杆菌(高倍) BACKBACK结核结节(上皮样细胞)结核结节(上皮样细胞)BACKBACK(三)结核病转化与结局(同炎症的结局)(三)结核病转化与结局(同炎症的结局)自然管道自然管道 1 1、转向愈合(好)、转向愈合(好)(2 2)纤维化、包裹、钙化)纤维化、包裹、钙化2 2、转向恶化(坏)、转向恶化(坏)(1 1)直接蔓延)直接蔓延液化空洞液化空洞(2 2)管道播散)管道播散(1 1

5、)吸收消散)吸收消散( (吸收消散期吸收消散期) )浸润扩散浸润扩散血道(血道(A A、V V) 全身全身淋巴道淋巴道 LNLN、TBTBBACKBACK(一)原发性肺结核病(一)原发性肺结核病 (Primary pulmonary (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tuberculosis)第一次感染第一次感染TBTB杆菌所引起的肺杆菌所引起的肺TB,TB,又称为儿童型肺又称为儿童型肺TBTB1 1、概念、概念p371p371(1 1)原发综合征)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primary complex)2 2、病变特点、病变特点(一)原发性肺结

6、核病(一)原发性肺结核病 (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1 1、概、概 念念 p371p371X X线检查线检查: :显示哑铃状病灶阴影。显示哑铃状病灶阴影。 原发灶原发灶 (一般单个,(一般单个,D 5 5个个) )围绕变性坏死的围绕变性坏死的NCNC噬噬NCNC现象,指小胶质现象,指小胶质C/NC/N浸入受损的浸入受损的NCNC进行吞噬(小吃大)进行吞噬(小吃大)(2 2)渗出:)渗出: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脑血管充血、水肿脑血管充血、水肿灶性炎灶性炎C C浸润浸润围绕变性、坏死

7、围绕变性、坏死NCNC血管套现象:血管套现象:LCLC、浆、浆C C、单核、单核C C(3 3)增生:)增生:胶质细胞增生:在小血管旁胶质细胞增生:在小血管旁/ /坏死坏死N N附近,小胶质细胞增生附近,小胶质细胞增生 形成圆形形成圆形/ /类圆结节,称胶持小结。类圆结节,称胶持小结。乙脑血管套 血管周围间隙增宽Nissl小体减少和卫星现象 乙脑噬神经细胞像 胶质结节 软化灶 三、临床病理联系1、颅内压 :头痛、呕吐、视N乳头水肿,可有脑疝形成: 小脑扁桃体延髓疝(枕骨大孔疝);海马沟回疝(小脑裂孔疝) 2、神经精神症状:头痛、嗜睡、抽搐、昏迷。因颅内压 及细菌毒素 NC广泛变性坏死。 3、脑

8、脊液改变:微浑/清亮,压力,pro ,糖、氯化物 正常,细菌(-),C数(主要为LC)小结小结 :流脑流脑乙脑乙脑 1 1、病因、病因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G-G-球菌、内毒素)球菌、内毒素)乙型脑炎乙型脑炎V V(嗜(嗜N N,RNAVRNAV) 2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呼吸道粘膜呼吸道粘膜/LT/LT带带V V的蚊虫叮咬,经皮肤入血的蚊虫叮咬,经皮肤入血 3 3、病变、病变 (1 1)部位)部位脑膜脑膜/ /脊髓膜脊髓膜脑脑/ /脊髓实质脊髓实质 (2 2)分布)分布内重外轻:软、蛛、硬内重外轻:软、蛛、硬 上重下轻:大脑皮质、基底核上重下轻:大脑皮质、基底核 、中脑、间脑、中脑、间

9、脑 (3 3)性质)性质化脓性炎化脓性炎变质性炎变质性炎 4 4、临表、临表 (1 1)主要表现)主要表现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 +)颅内压颅内压引起引起N N精神症状精神症状 (2 2)CSFCSF混浊,黄色,糖、氯化物混浊,黄色,糖、氯化物 ,细,细 菌(菌(+ +),),C C数数(N N、脓、脓C C)微浑,清亮,微浑,清亮,糖、氯化物正常糖、氯化物正常 ,细菌(,细菌(- -),),C C数数(LCLC为主为主 )5 5、后遗症、后遗症思考题思考题1 1、名解:、名解: (1 1)胶质小结)胶质小结 (2 2)神经细胞卫星现象)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3 3)噬)噬NCNC现象现象

10、2 2、简述流脑、乙脑有何不同?、简述流脑、乙脑有何不同?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同于中医“ 伤寒”,指所有热病的总称)。病变主要特点是:全身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巨噬C反应性增生,形成伤寒小结 。尤以回肠淋巴组织的改变最为明显。所以称肠伤寒 。青壮年,夏秋季。临床: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神 智淡漠,脾肿大皮肤玫瑰疹,血中WBC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一、病因及发病机理伤寒杆菌:伤寒杆菌:GG- -杆菌杆菌 内毒素致病(脂多糖)内毒素致病(脂多糖) 致病主要因素致病主要因素 AgAg菌体菌体AgAg(O AgO Ag )鞭毛鞭毛AgAg(H AgH Ag )表面表面AgAg(Vi

11、AgVi Ag )可产生相应抗体可产生相应抗体 、肥大反应、肥大反应(Widal (Widal Reaction)Reaction)可辅助可辅助 诊断诊断繁殖,释放繁殖,释放 内毒素内毒素入胆道,胆入胆道,胆 囊内繁殖并囊内繁殖并 入肠入肠伤寒的感染途径示意图 二、病变1、基本病变 (1)特异性病变:单核巨噬CS增生性炎伤寒肉芽肿病灶中缺乏NC可能病灶中缺乏阴性趋化物 (2)非特异性病变:实质器官非特异性炎伤寒细胞来源:单核C、组织C特点:胞浆中吞噬有伤寒杆菌,受损的LC、RBC、坏死C碎片。意义:对病理诊断伤寒有一定意义。 伤寒肉芽肿/伤寒小结:是伤寒C聚积所形成的小结节。对伤寒有 特征性诊

12、断意义。 肝伤寒结节(中倍镜) 脾伤寒肉芽肿 伤寒肉芽肿伤寒细胞(高倍镜) 2 2、肠道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肠道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髓样肿胀期髓样肿胀期(1W1W)肉眼肉眼孤立淋巴小结:圆形孤立淋巴小结:圆形集合集合L L小结:椭圆、凸出于粘膜表面,灰红、质软、似脑回小结:椭圆、凸出于粘膜表面,灰红、质软、似脑回LMLM伤寒小结形成伤寒小结形成肠壁充血水肿、坏死肠壁充血水肿、坏死 坏死期坏死期: (2W2W)溃疡期溃疡期: (3W3W)肿胀的淋巴组织在中心发生多灶坏死并融合肿胀的淋巴组织在中心发生多灶坏死并融合小浅溃疡不形成瘢痕小浅溃疡不形成瘢痕大深溃疡形成瘢痕,与长轴平行,不引起梗阻。大深

13、溃疡形成瘢痕,与长轴平行,不引起梗阻。(2 2)典型的有程期性:)典型的有程期性:(1 1)部位:)部位:主要累及回肠下段孤立主要累及回肠下段孤立/ /集合淋巴小结。集合淋巴小结。溃疡长轴与长轴平行(与肠溃疡长轴与长轴平行(与肠TBTB不同),边缘不同),边缘 不齐,深浅不一,可引起肠穿孔不齐,深浅不一,可引起肠穿孔/ /肠出血肠出血愈合期愈合期: (4W4W)This is the normal appearance of terminal ileum. In the upper frame, note the ileocecal valve, and several darker oval

14、 Peyers patches are present on the mucosa. In the lower frame, a Peyers patch, which is a concentration of submucosal lymphoid tissue, is present. Note the folds are not as prominent here as in the jejunum, as evidenced by the colonoscopic view below伤寒大体(髓样肿胀期) 伤寒坏死期(大体) 肠伤寒溃疡大体 肠伤寒与肠结核结节溃疡的比较 (3 3)

15、临床:)临床: 症状:食欲症状:食欲 ,腹不适,腹胀,便秘,腹不适,腹胀,便秘/ /腹泻腹泻/ /右下腹轻压痛;右下腹轻压痛; 辅检:粪便第辅检:粪便第2W2W阳性别渐增,阳性别渐增,3-53-5周可达周可达85%85%; 治疗:早期用氯霉素较敏感,且上肠道程期也不典型。治疗:早期用氯霉素较敏感,且上肠道程期也不典型。3 3、其它器官的病变、其它器官的病变(1 1)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肝、脾、肝、脾、LNLN、骨髓等有伤寒小结、骨髓等有伤寒小结(2 2)胆囊:虽有伤寒菌感染,但病变轻,是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临床痊愈后,细)胆囊:虽有伤寒菌感染,但病变轻,是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临床痊愈后,细 菌仍可在胆汁中生存,并可通过胆汁由肠道排出,在一定时期内,仍是带菌者,菌仍可在胆汁中生存,并可通过胆汁由肠道排出,在一定时期内,仍是带菌者, 甚至可成为慢性带菌者甚至可成为慢性带菌者/ /终身带菌者。终身带菌者。(3 3)皮肤:部分患者在病程第)皮肤:部分患者在病程第7-137-13天,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