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鄂教版《诗两首》word教案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499568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上册鄂教版《诗两首》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鄂教版《诗两首》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鄂教版《诗两首》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鄂教版《诗两首》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鄂教版《诗两首》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上册鄂教版《诗两首》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上册鄂教版《诗两首》word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诗两首诗两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能读会写“嗅、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惊讶、倘若、无端、 至爱”等词语。 2了解两首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熟读背诵两首诗。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两首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德育目标 两首诗展示、歌颂母爱。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 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

2、写法。 2熟读背诵两首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纸船中“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朗读形式多样,个体大声朗读,学生示范朗 读、教师示范朗读、听读磁带等。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两幅挂图(泰戈尔、冰心像)、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打印好的文字资 料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教学要点 朗读两首诗歌,整体把握诗意;重点研读金色花;指导学生自读纸船。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一、导语设计 教师出示挂图(泰戈尔

3、、冰心画像)。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 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 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泰戈尔用孟加 拉文写作,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 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惟独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成 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的两首精巧的诗歌,一首是泰戈

4、尔新月集的代表作金色花 ,一首是冰心的纸船。 二、学生朗读两首诗,教师给予必要的朗读指导二、学生朗读两首诗,教师给予必要的朗读指导 1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 多媒体显示: (1)下列诗句加粗字字形正确的是(错的订正在横线上)( ) A你会溴溴到这花香 B我暗暗地在那里匿匿笑C我从不肯忘忘弃了一张纸 D有的被海浪打湿,粘粘在船头 上 (2)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A匿笑 B无端 C至爱 D沐浴 教师任选几个学生回答,明确:(1)B(A嗅;C妄;D沾) (2)匿笑:偷偷地笑。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至爱:最爱。沐浴:洗澡,又比喻受 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造句略。 2要求学生美读课文

5、,读出语调、语速、重音、节拍,读出情感。 教师作朗读技巧提示(多媒体显示): 朗读诗歌,须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金色花轻松活泼,应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纸船诗 行较长,语调宜慢,应读得深情、忧伤,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诗歌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 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 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如金色花可稍快一些 ,纸船就要稍慢一些。 在同一首诗歌当中,语速并非一成不变。诗歌情感有发展,语速随之有变化。如金色花 中妈妈责怪的语句“

6、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语速宜稍快一些。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诗歌诵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 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 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诗歌诵读,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鲜明 ,诗歌才富有韵律美。“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点,分号和冒 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的停顿再长一些。”对于标点符号处 的停顿,我们容易判断,那么无标点符号的地方,又如何停顿呢?我们要明白的是,诗歌 有其特定的节拍,现代诗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

7、音节一拍,如“我/从来/不肯/妄弃了 /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有时也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断定。 现代诗歌诵读,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它具有很浓的表演性,需要读者掌握一定的技巧 ,将情感投入其中,反复吟咏,方能渐入佳境,最终达到“诗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3教师范读,学生放声朗读。 4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三、师生共同研读三、师生共同研读金色花金色花 1学生齐读金色花,整体感知诗意。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2学生谈读诗的整体感受,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1)把学生分为六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谈读诗的整

8、体感受。 (2)各组选代表全班交流,概说诗意。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 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 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3教师选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内容和意 境,体会诗的诗情幽意。 4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投影显示: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 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

9、“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 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3)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 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 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2)妈妈为全家付出了很多,妈妈的奉献是无私的。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 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 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 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

10、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 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自然又惊又喜,嗔怪孩子。嗔 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 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 对妈妈的感情。 5悟读诗歌,进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 提问: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 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

11、子的可 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 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6品读全诗,学习借鉴本诗的手法。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 抒情是本文的独特手法。请同学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如时间不允许,课后完成也可) 四、指导学生自读四、指导学生自读纸船纸船 1教师分发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人手一份。资料内容如下: (1)关于冰心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 年 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

12、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 国文学作品。她 1923 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 1921 年参加由茅盾、 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 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 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 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

13、有白话口语的朴 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2)关于冰心纸船寄母亲的创作背景 冰心在 1923 年初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得了金钥匙“斐托斐”名誉学 位的奖赏,并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赴美留学 。1923 年 8 月 17 日,冰心离开融乐和美的家庭,乘船赴美。离乡背井的生活使冰心万分 苦恼。纸船寄母亲是在太平洋舟中写成的。诗的构思是将怀念母亲的至情寄托于 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她叠成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 冰心在去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中,所以她这三年中为母爱放 歌,占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

14、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 家之一。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按照金色花的研读思路,指导学生自读纸船寄母亲。 按照知诗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的学习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讨,教 师巡视指导。 教师也可提出以下问题,指导学生自读。 (1)诗人为什么要用纸折叠成小船抛进大海里? (2)诗人叠纸船时,情态、心境、感情怎样? (3)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 仍然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4)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15、教师酌情给予指导。一定要注意适度适量,不可越俎代庖。 明确:(1)诗人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一颗永爱母 亲的心飘到母亲的怀抱中。 (2)情态:含着泪;心境:不灰心;感情:爱与悲哀。 (3)因为诗人心中存着永远的希望。 (4)本诗写“纸船”的文字占了大部分篇幅,但“纸船”只是一个情感的寄托物,本诗的 主旨在于抒发游子对慈母的深切眷恋之情。因此点睛之笔是:“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 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泪”和“悲哀”是由于深爱母亲却又不得不与母亲离别,远隔千里不能与母亲朝夕相处 ,对母亲日夜思念的滋味是难受而痛苦的。这句诗直接抒发了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 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的。 (5)这首诗抒发了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 戏世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