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 专题整合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494957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39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优指导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 专题整合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优指导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 专题整合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优指导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 专题整合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优指导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 专题整合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优指导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 专题整合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优指导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 专题整合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优指导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 专题整合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整合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知识盘点-2-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地位 纵向梳理横向比较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知识盘点-3-纵向梳理横向比较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知识盘点-4-对点训练1(2016江西宜春一模,25)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 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 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 B.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 C.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 D.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孟子的“民

2、贵君轻”不能反映君主统治的正当性,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利用百姓的畏天思想,阐明天子承天而治,顺天应民,与材料“对正当性的信仰”相符,故B项正确;朱熹的“格物致知”,讲求的是探究“理”的方法,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张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 B纵向梳理横向比较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知识盘点-5-二、全面认识儒家思想 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 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 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朝闻道,夕死 可矣”的

3、精神追求,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 态度,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尊老、爱幼、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纵向梳理横向比较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知识盘点-6-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民”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纵向梳理横向比较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知识盘点-7-

4、3.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 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 4.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 (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正统思想,其自身消极作用是很明显 的。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 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2)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思想更应该抛弃。纵向梳理横向比较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知识盘点-8-对点训练2(2016吉林四模,26)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理 学)思想成

5、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 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 常识的行为都将成错误甚至罪孽。”对这种社会现象,表述正确的 是( ) A.汉代儒学吸收宗教思想的结果 B.宋明理学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 C.宋明理学世俗化的社会影响 D.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纵向梳理横向比较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理学)思想成为原则”,可知材料表述的是宋代理学,而非汉代儒学,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具有探究世界本原的哲学高度,使儒学哲学化,而题干材料没有反映这一信息,故排除B项;根据“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

6、可知理学与民众生活联系密切,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是指出现具有反封建色彩的进步思想,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答案解析关闭 C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知识盘点-9-纵向梳理横向比较黄宗羲民主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的比较 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知识盘点-10-纵向梳理横向比较对点训练3(2016新疆乌鲁木齐二模,21)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 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 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下列各 项,“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是( ) A.“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

7、万世师”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反对权威的束缚,倡导个性自由发展,与人民主权不符,故A项错误;“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强调的是权威性,而非民主性,故B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于陆王心学的范畴,强调三纲五常,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性,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天下之法”即黄宗羲所主张的限制君权的思想,属于民主范畴,与材料“西欧人民主权思想”有一定相似性,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D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11-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

8、考密码-12-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13-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14-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15-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2015海南单科,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 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属于经济领域,而题干强调的是思想方面的共通之处,故A项错误;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

9、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倡导法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儒家倡导“为政以德”,在治国方面强调“仁”“礼”,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厚古薄今”主要反映的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法家主张进行社会变革,故C项错误;重视道德与人伦反映的是儒家的思想主张,与法家思想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 B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16-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2.(2014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 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反映的是君主集权,不

10、是君主无为而治,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血缘等级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有难则用其死”与君主推行“礼乐仁政”相悖,故C项错误;材料中“君上之于民也”说明君主集权,“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说明君主对人民统治的严苛,这属于法家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 D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17-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3.(2012海南单科,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孟子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

11、述,他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故B项正确。A项属于儒家思想,但与题意不符;C项是荀子的观点,与题干材料无关;D项为孔子的思想主张,但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A、C、D三项。答案解析关闭 B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18-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4.(2014课标全国,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 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 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题干反映的是对亲子和养子财产占有罪名的变化

12、,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了对待养子与亲子的态度趋同,但不表示与亲子的血缘关系淡化,故B项错误;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排除;西晋时对养子财产的政策与亲子相同,可知是认可了养子的名分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 D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19-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5.(2014海南单科,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 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 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答

13、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材料“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东汉时并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而非儒家独尊地位的动摇,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 B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20-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三、宋明理学 6.(2014课标全国,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 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 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

14、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决定宗教兴亡”的说法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材料信息“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待佛教的态度,佛教的社会基础是否薄弱无法得出,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 C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21-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7.(2013课标全国,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

15、)孔之道”,宋代 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由汉唐之际的“周(公)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道”,这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正统思想有关。宗法血缘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故A项错误;仁政理念早在宋代之前已经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朱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编著四书章句集注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 C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

16、-22-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8.(2012课标全国,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 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 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 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从题干关键信息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对题干的曲解,排除。答案解析关闭 D专题十二专题整合知识盘点高考密码技法指导高考密码-23-考情分析真题试做我的感悟9.(2015海南单科,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 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同归于治”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