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触电知识讲座班会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89026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触电知识讲座班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防触电知识讲座班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防触电知识讲座班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防触电知识讲座班会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防触电知识讲座班会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触电知识讲座班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触电知识讲座班会(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电危险防触电知识讲座主办单位:明珠职高电子协会触电是怎么回事?人体是导体,人 体触及带电体时,有 电流通过人体,这就 是触电。火线零线单相触电双相触电U高压电弧触电高压跨步触电人触电就一定会死亡吗?用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 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触电的因素有哪些?触电与哪些因素有关? (2) 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超过0.1 安就有生命危险)、作用时间长短、电 流的频率高低(5060HZ对人体最危险 )以及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一般电流 能造成死亡(1) 通过人体的电压。 一般36伏以 下电压为安全电压(3) 触电者的体质状况及其触电者的 人体的电阻; 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人体是个导体

2、。人体电 阻一般在10K100K欧之间,主要是 皮肤角质层电 阻最大。当皮肤角质 层失去时,人体电阻就会降到 8001000欧姆。如果皮肤出汗、潮 湿和有灰尘(金属灰尘、炭质灰尘 )也会使皮肤电阻大大降低。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电电流mA作用特征50 HZ60 HZ交流直流0615开始有感觉手轻微颤抖无感觉23手指强烈颤抖无感觉57手部痉挛感觉痒和热810手已难于摆脱电极,但还能摆脱。 手指尖到手腕剧痛热感觉增强2025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极,剧痛 ,呼吸困难热感觉大大增强,手部肌肉不强烈 收缩5080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强烈的热感觉,手部肌肉收缩、痉 挛,呼吸困难90100呼吸麻痹,延续3

3、S就会造成心脏麻 痹呼吸麻痹300以上作用01S以上时,呼吸和心脏麻 痹,机体组织 遭到电流的热破坏防触电须知不接触低压带电物体不靠近高压带电物体防触电须知(一) 不用湿手摸、湿布擦 灯具、开关等电器用 具 照明灯具、开关、插 头插座、接线盒以及 有关电器附件等必须 完整无损 防触电须知(二) 晒衣铁架要与输电线 路保持安全距离,不 要将晒衣架搁在电线 上 防触电须知(三) 搬动家用电器时,应 先切断电源 防触电须知(四) 发现电线断落在地上 ,不能直接用手去拣防触电须知(五) 高压导线断落在地上 时,派人看守,不要 让人、车靠近,应远 离其8米以外 赶快通知电工或供电 部门来处理发现有人触电

4、怎么办?第一步:以最快的速度 让触电者脱离触电.第二步:抢救触电者.如何让触电者脱离触电 ?这种方法行吗 ?该怎么办呢?方法(一) 如果开关或插头在附 近,应立即拉闸刀开 关或拨去电源插头, 不能直接拉触电者方法(二) 可用竹竿、木棒等绝 缘物挑开电线,也可 戴上绝缘手套或用干 燥的衣物包在手上, 再使触电者脱离带电 体 方法(三) 可站在绝缘垫或干燥 的木板上,使触电者 脱离带电体(此时尽 量用一只手进行操作 )方法(四) 可直接抓住触电者干 燥而不贴身的衣服拖 离带电体,但要注意 此时不能碰到金属物 体和触电者裸露的身 躯如何抢救触电者方法(一) 一面抢救一面打电话 叫急救车 触电者神志不

5、清,但 呼吸、心跳正常的, 可就地舒适平卧,保 持空气畅通,解开衣 领以利呼吸,天冷要 注意保暖,间隔5秒 钟轻呼伤员或轻拍肩 部(但禁止摇晃头部 ) 方法(二) 若触电者呼吸困难或 心跳失常,应迅速进 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 脏挤压术。同时尽快 送医院,途中也应继 续抢救防电气火灾须知 电气火灾引起的原因是什么?火源(1.电线负荷太重 2.电热设备使用不当)可燃物氧气 防电气火灾的关键是什么?防止火源的产生隔离可燃物防电气火灾须知(一) 空调机等大容量电器 应铺设专用的线路和 熔断器。防电气火灾须知(二) 使用电熨斗、电吹风 、电炊具等家用电器 时,人不要离开防电气火灾须知(三) 电加热设备不能烧烤 衣物发现电气火灾怎么办? 第一步 尽可能先切断电源, 再扑灭火灾第二步 无法切断电源时,应 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灭 火第三步 灭火同时应向消防部 门报告 电子制作安全用电问题一没有烙 铁架, 烙铁随 处乱放 ,甚至 放到烙 铁的电 源线上 将电源 线烫坏 短路。问题一解决办法1、将烙铁电源线换成花线。2、每个人都要买好烙铁架。3、自己动手做一个实用的烙 铁架。电子制作安全用电问题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