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88395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第2323课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51949-195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 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 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 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l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l 国家性质l 国家力量l 国内外形势外交无小事 。周恩来国家与国家之间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 有永恒的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70年代外交重大发展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单元结构新中国外交 (基础)(突破)(调整)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 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

2、理国际关 系方面的意义 3、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 与进步的重要价值。课程标准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 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 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 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 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 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 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只把它们的外交官当作外侨 来看待,享受法律的保护。他们犯了法,我们一样照法办事。 它们对我们没有办法。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3、其要点是: 旧中国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新中国必须制定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应该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等原则 基本之上。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方针制定的背景:(1)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1) 资本主义阵营(削弱)(2) 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3)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国际环境国际环境目的目的:巩固政权、保卫和平巩固政权、保卫和平捍卫主权、打破封锁捍卫主权、打破封锁有利 形势 (4)新中国的成立不利形势 最突出特点一、独立自

4、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方针制定的背景:(1)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2)国内形势: 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 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 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 合国力不强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方针制定的背景:(1)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2)国内形势: 2、方针:历史资料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 国必须独立,新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 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 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

5、选集第第13541354页页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的声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 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 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与新中国建交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方针制定的背景:(1)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2)国内形势: 2、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历史资料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

6、民政府实行对 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 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 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 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 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 常低落的阶段。”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 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 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落 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 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 办外交呢?-周恩来传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历史资料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

7、史认识?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认识认识:1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3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 的坚强后盾的坚强后盾2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方针制定的背景:(1)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2)国内形势: 2、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内容:()“另起炉灶” 含义作用 (2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含

8、义 )(3)“一边倒” 含义原因作用内容含义义意义义“另起炉灶”“打扫干 净屋子再 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交关系,而在新的 基础上另建新的平 等外交关系先清除帝国主义在 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再考虑与西方国 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坚定不移的站在社 会主义阵营一边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 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 中不致孤立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 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出 问题:新中国为什么必须“一边倒”, 而不能采取中立态度,针对这个问题 说说你的看法?

9、提示:国际环境、中国社会性质一边倒?一边倒?弊多弊多利利 大大联苏联苏附美附美 中间中间 道路道路从目的看从目的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 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 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 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 : 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 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

10、 友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方针制定的背景: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内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新中国第一次建交热潮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 外交关系。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为什么首先与苏联建交?美国与一系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 取敌视态度,不与中国建交;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愿同中国建交 并互派大使;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 致于处于孤立地位;(阅读:历史纵横)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 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 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1949年12

11、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 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 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w 苏联 w 保加利亚 w 罗马尼亚 w 匈牙利 w 朝鲜 w 捷克斯洛伐克 w 波兰 w 蒙古 w 民主德国w 阿尔巴尼亚 w 越南 w 印度 w 瑞典 w 丹麦 w 缅甸 w 瑞士 w 芬兰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1949.101950.10 与17国建交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方针制定的背景:2、方针:

1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3、内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新中国第一次建交热潮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 原因与目的: 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 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 提出: 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双方同意,五项原则被载入了该协定。图为1954年4月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与印驻华大使赖嘉文在北京签署上述协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 等互惠、和平共处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方针制定的背景: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内容:二、和平

13、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第一次建交热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 原因与目的: 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 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 提出: 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3)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图为周总理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外交部 档案馆 保存的 周恩来 总理亲 笔书写 的和平 共处五 项原则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方针制定的背景: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内容:二、和平共处五

14、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第一次建交热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 原因与目的: (2) 提出: 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3)完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4)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方针制定的背景: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内容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第一次建交热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 原因与目的:(2) 提出: (3)完善:(4)内容: (5)意义: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国际

15、:基本准则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背景: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 (2)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3)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 要的国际会议 (4)内容: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5)意义: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 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24日,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 抵达日内瓦。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1954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新中国第

16、一次以五大 国地位参加的重要的 国际会议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1)背景:(2)内容:(3)特点:(4)“求同存异”方针:(5)意义: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 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 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参加万隆(亚非)会议(1955年)1955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一九五五年四月,周恩来总理出席在印尼万 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主席、各位代表: 我的主要发言现在印发给大家了,在听到了许多代表团团长的 一些发言之后,我愿补充说几句话。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 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