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肌耐力训练修改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83841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力-肌耐力训练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肌力-肌耐力训练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肌力-肌耐力训练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肌力-肌耐力训练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肌力-肌耐力训练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肌力-肌耐力训练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力-肌耐力训练修改(1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hysical Therapy 物理治疗学康复治疗学精品课程系列之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Dept of Rehab Therapeutics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肌力与肌肉耐力训练Muscle Strength and Endurance Exercise*3*4*5一、概述*7(一)肌力(Muscle strength)1、定义: 指肌肉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 肌力单位之一为kg。*8(二)肌肉耐力( Endurance training ) 肌耐力 肌肉持续运动进行某一项指定活动的能力,而 不能继续某一项指定任务时成为疲劳。 其大小用从开始收缩

2、到出现疲劳时已收缩了的 总次数或所经历的时间来衡量,因此肌肉耐力 也被认为是肌肉重复收缩时的耐疲劳能力。 肌耐力训练 增强肌肉耐力的训练即为专门针对提高肌肉耐 力的训练。*9(三)训练目的 1、肌肉的瞬间的爆发力(举重、短跑) 2、肌肉的耐久力(马拉松)*10(四)肌肉耐力与肌力训练的区别 发展肌耐力的同时必然发展肌力,即耐力 是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 但严格地说,发展肌力和耐力在方法上并 不相同。 迅速发展肌力,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抗 较重负荷,重复次数并不需要很多(高强 度,少重复);而发展耐力则需在较轻负 荷下,在较长时间内多次重复才能有效( 小强度,多重复)。*11(五)肌肉耐力与肌力训

3、练的联系 肌耐力训练与肌力训练密切相关 在发展肌力时,如重复次数过多或持续时间过久,必 然导致速度或肌力下降;在发展耐力中,如不增加负 荷,则不可能较快地产生肌耐力,对肌力增长不利。 最大动力性肌力和动力性耐力两者之间呈明显正 相关关系,即使在静力性运动中亦如此。 肌力增加时,在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 在相对低负荷下的耐力增加时,虽并不能明显增强肌 力,但对其后发展肌力起着良好的影响。 因此,临床上常将发展肌力和耐力结合起来进行 训练,从而使肌肉做功更为合理。*12二、肌力的直接影响因素 (一)肌肉横切面积 (二)肌肉初长度 (三)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的多少 (四)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收缩的同步性*1

4、3(一)肌肉横切面积 每条肌纤维横切面积之和为肌肉的生理横 切面积。 肌肉的横切面表明了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 和肌纤维的粗细,因而可反映肌肉的发达 程度。 实践证明肌肉每平方米单位横切面所能产 生3.6kg的力,这又称为绝对肌力。 肌肉的横切面积越大,肌肉收缩所产生的 力量也越大。*14*15(二)肌肉的初长度 肌力的产生也有赖于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 肌肉的弹性特点决定其在生理限度内具有 适宜的初长度,则收缩产生的肌力较大。 一般认为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其静息长 度的1.2倍时,产生的肌力最大。*16(三)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的多少*17(四)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收缩的 同步性*18三、肌力的间接

5、影响因素(一) 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 (二)年龄和性别 (三)关节运动角度 (四)心理因素*19(一)肌肉的收缩方式 肌肉在收缩过程中作用于其依附的骨性杠 杆所产生的力称为肌肉张力。 肌肉收缩包括产生机械功的同时产生关节 活动和不产生机械功及姿势和关节位置保 持不变的静态功两大形式。 产生机械功的有 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速收缩等重 收缩等张收缩 产生静态功为等长收缩*20向心收缩 当肌肉产生的张力足以克服肢体的阻力时 ,肌肉短缩并产生关节运动。例如上楼梯 时股四头肌的收缩。*21离心收缩 肌肉产生的张力小于外负荷时,肌肉逐渐 延长而不是短缩。目的是使关节运动减速 。如下楼梯时股四头肌的收缩使

6、膝关节屈 曲减慢。*22等速收缩 肌肉在动态做功时关节运动的速度是恒定 的,因此肌肉延长和缩短的速度也是恒定 的。 肌肉根据关节运动的不同方向作离心性和 向心性收缩。*23等张收缩 在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是 恒定的。*24等长收缩 肌肉两端的附着点间的距离没有改变。 没有产生直接的关节活动。如保持一种姿 势。*25等长训练(isometric exercise) 利用肌肉等长收缩进行肌力训练,收缩时 肌肉长度基本不变,不引起关节运动,又 称为静力训练(static exercise)。*26*27优点 动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 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的器械; 可用于某些等张训练不易锻炼或

7、无法锻炼的肌群 ,如四肢的内收肌群; 可在石膏、夹板固定时或关节活动范围内存在疼 痛症状等情况下应用; 潜在的损伤少,较为安全,故可在术后早期康复 应用,或教会患者后在家中进行; 不引起肌肉肥大; 所用的时间较少,费用较低。*28缺点 训练效果与功能和技巧之间无直接的关系,故不 能直接运用于增强工作或行为活动能力; 增强的肌力与训练时的角度特别相关,仅在关节 活动范围的某一角度上才能获得训练效果,若欲 达到关节活动范围内各点均增强肌力的目的,则 需要逐点训练,这相对较为费时; 由于等长收缩时的屏气效应,可加重心血管负担 ; 除非有专门的测定仪器,否则无法向患者提供肌 力改变的反馈。*29等张训

8、练 在有阻力的情况下的肌肉收缩,收缩过程 中肌张力保持不变,但及长度发生变化, 产生关节运动。 根据肌肉起止点的方向分为向心性收缩, 离心性收缩。 向心性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距离缩短,离 心性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距离逐渐加大。*30*31优点 训练方式丰富,有各种器械可供选择应用; 可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在任何角度上均可 获得训练效果; 可客观量化地观察运动、肌力的大小及进展情况 ,因此具有较好的心理学效果; 不像等长训练,一般不产生血压的明显上升,因 此更适宜于老年人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 可训练患者的辅助肌和稳定肌; 哑铃等属自由重量的器械价格相对合理,教会患 者后可在家中训练。*32缺

9、点 应用器械提供的技术、阻力必须与患者自 身的肌力水平相匹配; 训练时需要一定的医疗监督; 训练相对较为费时,如确定、调整运动量 或仪器调整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33等速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 在等速运动过程中,欲保持预定角速度不 变,即需要专门的装置具备感应系统感受 运动环节每一点肌力大小的改变,并通过 反馈调节系统即时改变阻力大小使之与肌 力大小的改变相匹配,这样方可使预定的 角速度在整个运动环节中保持不变。 由于运动环节中每一点的阻力负荷与其相 应的肌力形成最佳匹配,因此可较好地达 到增强肌力的目的。 *34收缩速度 是影响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肌肉收缩速度越低

10、,运动单位的募集机会 就越大。 在等速向心收缩低角速度测试时产生较大 力矩值的结果即为此证据。*35(二)年龄和性别 肌力的大小与个体状况(如年龄、性别、 健康水平、心理因素等)有关。 一般在20岁前肌力是渐增的,以后是逐步 下降的。 女性的肌力近似为同龄男性的2/3,女性握 力是男性的60%,垂直跳爆发力是65%。 男性肌力通常与男性激素有关 。*36(三)关节角度的影响*37 关节在不同角度产生的肌力不同 等长收缩时能发挥最大肌力的角度是肘屈90,膝屈60,最容易上劲。*38(四)心理因素 易受心理影响 有积极的训练目的时肌力比自主最大收缩 力大20%30%。*39四、肌力下降的原因 (一

11、)年龄增加 (二)废用性肌肉萎缩 (三)神经系统疾病 (四)肌原性疾病*40(一)年龄增加 20岁后随年龄增加肌力逐渐下降,下肢较 上肢下降更快。 与身体重量有关。*41(二)废用性肌肉萎缩 制动及无功能状态所产生的以生理功能衰 弱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废用性 肌肉萎缩。 完全卧床下,肌力每周减少10%15%,每 天减少1%3%。如卧床休息35周,肌力 即可减少一半。 肌肉也出现萎缩,股四头肌和踝背伸肌尤 为明显,肌肉容积缩小、肌肉松弛;通过 适当运动训练,肌肉容积可复原。*42(三)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脑瘫 脊髓损伤 .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周围神经损伤*43(四)

12、肌原性疾病 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与躯干 的肌力下降与肌肉萎缩。 多发性肌炎 主要为四肢近端肌群、颈屈曲肌群、咽喉肌群 等。*44五、增强肌力应遵循的训练原则(一)阻力原则 (二)超常负荷原则 (三)训练次数宜多的原则 (四)训练到疲劳但不过度疲劳的原则*45(一)阻力原则 增强肌力必须遇到一定阻力。 阻力可来自肌肉本身重量、肌肉移动途径 中遇到的阻力、外加的阻力。*46(二)超常负荷原则 又称过度负荷原则。 这一原则认为在训练中,除非使肌肉的负 荷超过日常活动或使肌肉产生最大强度收 缩所负荷的60%,并持续训练6周,否则不 能改善肌力。 患者要满足5个基本条件,才能达

13、到肌力增 强的目的。*47增强肌力的5个基本条件 (1)训练强度 (2)训练时间 (3)训练频率 (4)训练间期 (5)肌肉收缩方式*48(1)训练强度 常用最大肌力的比例或相对1RM或10RM的 比例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训练强度。 1RM(一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指受试 者仅能完成一次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最大阻 力重量。 10RM(10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指受试 者能连续运动10次时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 。*491RM测量(以伸膝为例) 膝关节全力向正前方伸直。 与小腿成直角系一牵引绳。 小腿伸直位加重量,并逐渐增重。 重量增加到膝不能保持伸直位时,这个最 大阻力的重量就是1RM.*50*51(2)

14、训练时间 肌肉收缩时间常用于等长收缩训练,即肌 肉收缩时间长,则训练强度可以较小;肌 肉收缩时间短,则训练强度需较大。 运动时间是指一次训练所需要的时间。*52(3)训练频率 指一次训练中肌肉收缩的次数(收缩频率 )以及每日,每周,每月的训练次数。 肌肉收缩频率是收缩时间加休息时间除以 运动时间。频率越高训练效果越好,原则 上每周不少于三次。*53(4)训练间期 间期长短对训练效果有明显作用。 训练40天后可看到肌肉横断面积增加。*54(5)肌肉收缩方式 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等速收缩 向心性 离心性*55总之 实验证实,肌纤维数目在出生时已成定局 ,不可能通过训练来增加纤维的数目,为 增加肌力

15、,除非进行超负荷训练,否则肌 力不管被利用多少次,也不可能变得强壮 。*56(三)训练次数宜多的原则 该原则认为,一次的收缩训练时不够的, 若无关节疾病或肌腱炎,训练的次数宜多 不宜少。*57(四)训练到疲劳但不过度疲劳的 原则 疲劳是指由于以前的活动结果而引起无力或不愿 意进行原有的或新的活动. 如训练有充分时间,且出于高度自愿,训练营一 直进行到疲劳为止,如训练中途没有休息而直接 进入疲劳则更有效。 不能出现过度疲劳,过度疲劳对虚弱肌是有害的 ,因此注意出现疲劳时即停止。 疲劳的表现为运动速度减慢,幅度下降,显著的 不协调,或主诉疲乏劳累。出现这种表现即停止 。*58 在训练病肌时,不一定同时满足上述四项 原则,但(1)(2)是必须的,(3)(4 )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条件允许,同时满足四项更佳。*59六、具体训练方法 辅助-主动训练 主动训练 抗阻训练 等长运动 等张运动 等速运动*60(一)辅助主动运动 1、定义:指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 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辅助力量 由治疗师、患者的健肢提供,也可利用器 械、引力或水的浮力来帮助完成。*61辅助主动运动 2、适应证: 肌力较弱尚不能独自主动完成运动的肌肉,即 肌力恢复到2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