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480348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1.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词人 的情感。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作者简介:(1140-12071140-1207)字)字 幼安,号稼轩,幼安,号稼轩, 宋代历城人。辛宋代历城人。辛 弃疾在词人中,弃疾在词人中, 算是个英雄。算是个英雄。 1161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年,金国大举南犯,辛弃疾(2121岁岁)率群众)率群众2000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京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耿京 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表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他表 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现

2、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 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时的事。一是义端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 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追捕并斩了这个叛徒;二是亲率50 50 骑兵,骑兵, 直逼驻有直逼驻有5 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死耿京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死耿京 、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 淮水,到达建康(南京)。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但他继续坚持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但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

3、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装,后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官处理政务。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1181)罢官。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罢官。辛

4、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上饶,铅山等地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被起用,但都不长。背背 景:景: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年至六年间建康通这首词作于乾道四年至六年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却投闲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却投闲置散,做一个建康通判,不得实现报国之置散,做一个建康通判,不得实现报国之愿。作者不能被重用是因为他的几个特殊愿。作者不能被重用是因为他的几个特殊身份: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身份: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三、他是个意志坚决曾参加过农民起义;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主战派

5、。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不肯让他带兵复国。的忌讳。所以朝廷不肯让他带兵复国。在这种情况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在这种情况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他为了消愁解闷而登满了愤懑不平。当他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大好河山,反而是无限上赏心亭时面对大好河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写下这首慷慨激昂感慨涌上心头,于是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词。的词。诵读:诵读: 水龙吟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 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 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6、,栏杆拍遍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无人会, ,登临意。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 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 袖,揾英雄泪?袖,揾英雄泪? 题目解说“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登高登高而赋是因为而赋是因为 凭高远眺时看到一凭高远眺时看到

7、一 些些触动自己的心弦触动自己的心弦 的东西生的东西生发出慨叹发出慨叹 。 掌握生字读音; 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充满感情的朗读 ;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 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 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

8、犹如此!。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直译上片。2.思考: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此三句,是写山。“遥岑”即 远山。 忧愁和愤恨。此三句写什么?诗人的情感如何 ?为何如此呢?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 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 ,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 ,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 的忧愁和愤恨。 3、诗人见如此壮美的远山,又是秋 高气爽之时,为何诗人说远山在“献愁 供

9、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那么词人的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 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 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 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 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 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 思进取,却力不得伸,报国无门。以 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 远山之献供,抒发内心负担。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 何深意? 这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 势衰颓。 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这里的“游子”又是指

10、谁呢?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 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 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 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 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落日”“断鸿”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上片通过“长天”“秋水”“远山”“落 日”“断鸿”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水天 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气象宏大 ,笔力迥劲。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 到有情之景,表达了作者飘零江南的愁

11、恨 、抑郁和孤独之情。2.词人除了写景, 还写到了自己的行 为,你能找出一些 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吗?它们又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 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 ,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 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 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 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 知己。水龙吟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随天去秋无际。作者在赏心亭作者在赏心亭

12、看到什么看到什么触动触动 自己心弦的自己心弦的东东 西西?请把词中?请把词中 描写作者所见描写作者所见 的触发他的思的触发他的思 绪的景、物的绪的景、物的 文字找出来?文字找出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无人会无人会, ,登临意。登临意。水龙吟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楚天千里清秋,千里清秋, 水水随天去秋无际。随天去秋无际。江景江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玉簪螺髻。山景山景落日落日楼头,楼头,断鸿断鸿声里

13、,声里, 江南江南游子游子。落日、断鸿、落日、断鸿、 游子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 无人会无人会, ,登临意。登临意。江景江景 山景山景 落日落日断鸿断鸿 游子游子意 境? 修辞手法?深层含义?深层含义?“游子”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江景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空寂苍凉。 山景山景 落日落日断鸿断鸿 游子游子修辞手法?深层含义?深层含义?“游子”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江景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空寂苍凉。 山景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14、落日落日断鸿断鸿 游子游子深层含义?深层含义?“游子”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江景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空寂苍凉。 山景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愁苦 悲凉心情悲凉心情。 断鸿断鸿 游子游子深层含义?“游子”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江景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空寂苍凉。 山景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喻

15、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愁苦 悲凉心情悲凉心情。 断鸿断鸿 喻因飘零的身世而喻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游子游子“游子”指谁?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江景江景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显得空寂苍凉空寂苍凉。 山景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落日 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愁苦 悲凉心情悲凉心情。 断鸿断鸿 喻因飘零的身世而喻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游子游子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 宋朝为自己

16、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 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 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 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 游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可想而知了 水龙吟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登建康赏心亭楚天楚天千里清秋,千里清秋, 水水随天去秋无际。随天去秋无际。江景江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玉簪螺髻。山景山景落日落日楼头,楼头,断鸿断鸿声里,声里, 江南江南游子游子。人人 落日、断鸿、游子落日、断鸿、游子 把吴钩看了,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栏杆拍遍, , 无人会无人会, , 登临意。登临意。人的动作人的动作找出富有表现 力的动词,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情感情感把吴钩把吴钩看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