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实务(201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480329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166 大小:4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师实务(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社会工作师实务(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社会工作师实务(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社会工作师实务(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社会工作师实务(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师实务(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师实务(2012)(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工作师实务(中级 )复习注意事项:l紧扣大纲l了解题型(方案设计、案例分析)l紧扣书本(专业知识记忆、价值灵活把握)l综合运用:三本书(支持性督导、教育性督导 )l结合材料l大纲: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一、通用过程模式l社会工作是一种过程l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通用方法,为社会工作 者在助人过程中组织其助人思想和行动,属于 方向性和框架性的东西。l要求考生养成一个统一的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 程思路,贯穿到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的答 题过程中。l初级的考生要掌握每一个阶段的具体要求和工 作内容。二、通用过程模式

2、的理论依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一)(二)(三)(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l人在情境中:l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 用l生命历程:个人一生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面 临不同的人生任务l在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案例时,要结合这个阶 段的特征(心理、社会需要)并且融入所处 环境资源来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关服务方案 。l王某学历不高,在一家工厂工作,妻子是外地人 ,没有工作,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家庭压力 较大,迫于生计,王某晚上还要打一份工,平常 早出晚归,和子女接触较少。夫妻之间也交流较 少,两人经常因经济问题和教育子女的问题发生 争吵。l儿子已经13

3、岁了,还不懂事,成绩也不好,在家 经常挨打。前天,王某又打了儿子,结果儿子跑 出家门要离家出走。l夫妻俩前来社会工作站求助,王某表达了内心的 压力与无助。l问题:l运用该理论,对王某一家的情况加以分析。l个人:文化低,压力大l环境:l独自承担抚养家庭的重担、工作忙;l妻子外地人,缺少交流,观点不一样;l和子女接触少,儿子13岁,需要照顾和引导。 与儿子关系不好l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系统理论人类社会系统的特点:l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相互交叉,彼 此渗透,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l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社会 组织,重视分析社会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 互作用,及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4、。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l实务中侧重于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l意义l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强调系统对人 的行为与生活状态的影响;运用社会资源, 满足需要。对服务对象问题所持的观点:l不再是个人归因l问题的评估涉及各个层面l系统是动态的l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处理采取横向和纵向的整合 观点l要求考生形成系统分析案主问题的能力,可结 合综合能力中的第四章相关内容准备。生态系统理论l栖息地 滋养性的环境l l 不友善环境l生存空间:人在社会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个体需要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否则无法建立 自己的生存空间。l核心概念:生命周期、人际关联、能力、角色 、地位与栖息地

5、、适应力工作的切入点:l微观系统l中观系统 中间系统:家庭和单位l 外在系统:两个家庭在学校l宏观系统: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l自测题第二题即是从这个角度切入和确立目标 的。生态系统理论下的社会工作的任务人与环境的调和程度环境的品质: 物理(自然和人为)、 社会(科层组织和 人际间的社会网络)生活中的问题l社会工作功能:l在于增进个人、家庭及群体的需要与环境中的 支持资源的两相调和度,同时兼具直接服务和 宏观干预两个层次的专业功能。l2012年第五题l直接服务:l通过环境工作提升个人应对环境压力的能力, 满足发展的需要;l间接服务:l针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长期经受“栖息地”排斥 的问题,社会工作

6、应在社区、组织及政策倡导 层面发挥功能。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l宗旨:l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天赋、知识、社会支持 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l评估问题、需要、解决等任何过程都要重视服 务对象的优势。l工作者不是为他人增能,而是帮助他人增能。l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l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 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l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也可能 成为挑战和机遇;l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认真地 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抱负;l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最 好地为他们服务;l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案例:王某案的优势:l有工作、有妻儿子女l社

7、会工作者l有解决问题的意愿l关心孩子l该理论主要是提供了分析的视角,但具体介入 的时候要结合其他理论,但一般还是会从直接 与间接的角度利用他现有的优势和资源对个人 和环境进行介入。三、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分析范式(一)内外影响力范式l基本假设:人自身及其环境中生成的各种力量 促成了他用某种方式行事。l是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人与环境”的具 体操作化。l内部 微观: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l外部 中观:家庭、群体、学校l 宏观:文化、制度、组织等l(二)社会功能发挥l社会工作目的是增强人们和群体及社区的社 会功能,即个人需求与在环境中满足需求的 能力上的平衡。l(三)生命周期理论l在分析时融

8、入生命阶段的特性l(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l个人或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l2012年第二题非正式(自然)的资源系统:家庭、朋友、 邻居、同事、亲戚等;正式的资源系统:工作单位、工会、学校、医 院、妇联、派出所等。l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非常了解、非常关心还是不了解、关心不够?l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l一个25岁的男青年,患有精神病,刚出医院。l此时他面临的生命任务是什么?l“精神病患者”这个标签对他有什么影响?l有否来自家庭和其他非正式资源网络的支持?l有哪些正式或社会资源系统能够提供其所需要 的帮助?二 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l1,特点l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媒介、改变是

9、一个过程、主动 与自发的过程(2012年第一题)l运用综合方法l工作过程阶段化(前后衔接、交叉重叠)l工作任务阶段化l整合的价值观在组织答题思路时需注意把握这些特点2,运用通过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l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l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l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该考点一般会体现在设计服务方案时,要增加一点灵活性的策略,在现实工作中更要灵活把 握。三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l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和 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l服务对象的改变媒介并不只是工作者,而是由 与服务对象有关的具有不同专长的助人者所组 成。 服务对象系统l社会工作

10、服务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家庭、团 体、组织或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开始工作前要 把“潜在的服务对象”转变为“现有服务对象”。目标系统l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 变和影响的系统。具有时效性,与服务对象 系统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有时交叉。 行动系统l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 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工作者可以 与一个或几个行动系统一道工作。l自测题第一、三题意义l帮助工作者识别任务;l完善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l合理确定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l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更专门 化的知识l在实务过程中要懂得如何推动组织的改变;l在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需要不断诊断

11、行动 系统的情况。 要求考生提高实务中对其的重视和把握l考试题型: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l虽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解题的重要方法:一定要对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预估 、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进行具体掌握。 l初级实务这一部分的出题很细而且很灵活,但 如果能准确理解自测题答案的理由,并以此角 度掌握其他知识点应付考试没有问题。接案 预估 计划 介入 评估 结案一、接案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步骤和核心技巧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接案应注意的事项什么是接案 接案的重要性:l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也是助人成功 的前提。l目标是要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一个彼此 信任、良好的关系。主要任务:l了解来源、

12、认定类型、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 程、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二)步骤及核心技巧1.做好面谈的资料准备及拟定初次面谈提纲2.面谈l目的:双方交换经验和看法,表达态度和意愿 ,以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l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澄清角色期望;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l面谈的技巧:l主动介绍自己;沟通;倾听。l面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l对服务对象的想法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l将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l敏锐地感觉服务对象的各种情绪态度及反应;l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l(同理心)l2011年考试第3题小X,15岁,平时母亲管教严历

13、。一次,小X考 试不好,在母亲的管教下,打了小X。其父回到 家中,母亲便把小X考试不好的气撒在父亲身上 ,夫妻吵架。小X觉得争吵没意思,于是离家出 走。两天后,母亲在同学家找到小X,可是当母 亲找到小X时,小X拒绝回家。于是母亲找到社工 。社工与母亲进行第一次面谈,谈话内容如下:社工:那您的需要就是我帮你把儿子找回来是 吗? 母亲:是的社工:那好,我马上去。第一 次面谈结束。问题:说说在社工面谈的过程中,未完成的任 务,并说明理由。3.收集资料l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和能 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l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询问、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家访等4

14、.初步预估l任务是要界定并确认服务对象的问题,对照机 构功能看是否能够处理;对方意愿;服务协议 ;问题轻重与先后次序。 5.建立专业关系:l什么是专业关系l功能l特点:目标、时间架构、以服务对象利益为中 心、不平等(权威)、控制性(方向)l建立关系的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 积极主动6.决定工作进程l终结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 段 7.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内容:l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l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l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三)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1.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2.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3.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

15、4.服务对象不愿接受帮助5.社会文化因素6.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现问题(四)接案应注意的事项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服务对象的处境危 险或危急时)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3.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尊重服务对象意 愿、先易后难、一起讨论决定)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 范围二、预估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预估的步骤预估的主要方法1. 什么是预估2. 目的l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l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l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l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l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l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跟父亲和姐姐一起 生活,不再与

16、母亲来往。刘某小时候特别调皮,经常惹 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 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比较贴心。1992年,刘某因严 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 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底假释回家,按 规定接受社区矫正。l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 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 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 经济条件不好,但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 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 姐姐添麻烦。l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 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 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 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 ,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会工作者 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