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计算单元网格划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480275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元计算单元网格划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有限元计算单元网格划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有限元计算单元网格划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有限元计算单元网格划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有限元计算单元网格划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限元计算单元网格划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元计算单元网格划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限元计算单元网格划分元计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有限元进行结构分析时,首先应该对结构的几何模型进 行网格划分。当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确定以后,几何模型 网格划分好坏,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常有这样 的说法:边界条件决定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网格划分决定 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因此,几何模型网格划分是有限元 结构分析的重要环节。 几何模型网格划分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循,但是通过我 们多年的经验积累,网格划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单元类型 对于梁结构,在两个节点之间可根据需要划分多个单元。 但要注意:如果想得到中间节点的挠度,需将梁结构划分 偶数等分。对于拉杆、拉索,在两个节点之间,一定不要 再划

2、分单元,即两节点之间只用一个单元,如果划分几个 单元反而不能描述拉杆、拉索的真实变形。 对于面或体结构网格划分时,尽量采用高精度单元,不 采用常应变单元。如果为了模拟复杂边界,对于平面尽量 采用6节点三角形单元或8节点四边形单元,不采用3节点 三角形单元或4节点四边形单元;对于四面体尽量采用10 节点单元,不采用4节点单元;对于五面体尽量采用9节点 单元或15节点单元,不采用6节点单元;对于六面体尽量 20节点单元,不采用8节点单元。当然这些情况应该具体 问题灵活处理,并不是绝对固定的。面或体单元形态 1)网格划分时,单元面内角度的变化用扭 曲度描述,它代表了单元面内的扭转和面 外翘曲程度。不

3、同单元的扭曲度不同,其 值由经验确定。 2)网格划分时,单元各边之间的比例不能 太大,对于线性单元(例如:4节点四边形 单元、8节点六面体单元等)要求小于3; 对于二次单元(例如:8节点四边形单元、 20节点六面体单元等)要求小于10等等。面或体单元大小 标准单元的边长通常以几何模型的最小尺 寸确定,即如果几何模型的厚度是结构的 最小尺寸,那么标准单元的边长至少应与 这个厚度相当。高应力区和应力集中区的 单元应该细分,单元大小取决于计算精度 要求。面或体单元过渡 1)从小单元到大单元过渡时,应使同一节点所 连接的单元不致相差太大,避免突然过渡现象。 通常用计算结果调整,保证同一节点所连接的单

4、元精度值至少在0.1以下。单元精度值根据单元内 节点应力与节点平均应力的误差计算。 2)难于过度处最好使用过渡单元,过渡单元的 使用要比用同一单元勉强过渡的计算结果要好。 例如:对于复杂体结构间的过渡,最好使用“金子 塔”单元过渡。面或体转接部位的单元 几何模型圆角过渡处的单元划分,根据弧 长对应的圆心角和半径确定,对于半径为 3mm左右、圆心角大于90度的转接弧长, 通常至少要划分34个单元。高应力区的单元 对高应力区,要进行网格细分应力稳定性 计算。即采用多次局部网格细分并进行计 算,当前、后两次计算结果满足所需的精 度要求时(通常要求小于0.03)确定网格。 总之,几何模型网格划分时,要在单元类 型、单元形态、单元大小、单元过渡和局 部应力稳定等方面下功夫,才能满足工程 上的精度要求,达到预期的结果。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