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与知识技能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477956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力与知识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能力与知识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能力与知识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能力与知识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能力与知识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力与知识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力与知识技能(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能力 n一 能力的一般概念n一般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 特征。n既指现有的成就,又指个体具有的潜力 和可能性。n首先,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所谓个性心 理特征是指那种每个人与他人不同的,并且是 稳定的、不容易发生变化的心理现象。n其次,能力与活动关系密切。n一方面,能力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n另一方面,能力又通过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表 现出来。n再次,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 征。 二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区别:n1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人类实践经 验的总结和概括。 n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 式和动作系统。 n能力则是影响活

2、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 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n2形成不同。能力受遗传素质的影响, 又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知识 不能遗传,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n3发展不同步。一方面,能力到一定年 龄就不再发展,有一个发展、停滞和衰 退的过程,如记忆力;而知识一生中都 在持续增长,所以,活到老学到老。另 一方面,知识技能的增加并不必然会发 展为能力,知识多的人比不意味着能力 一定高。 n能力虽然不等于知识,但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 。n首先,能力的高低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 平。n其次,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又是在 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人在掌握知 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能力。n再次,

3、能力与知识二者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 。但只有那些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 能才能转化为能力。 n正确看待二者的区别对于我们的实际工作有很 大的意义。n首先,我们不应该仅仅根据一个人知识的多少 就简单的断定其能力的大小,可能知识很丰富 ,但能力很差。n其次,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的掌 握,而且要关心能力的发展。n再次,由于能力不同于知识技能,人们才有必 要研究评定能力的特殊方法,而不能用知识的 评定代替能力的鉴定。三 才能与天才n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就叫才能。 n天才是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多种能力的 独特的最完善的结合,能顺利的、独立 的、创造性的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做 出卓越的业绩。

4、四 能力的种类 n(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n一般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 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创 造力等,其中,思考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是一般能力的核心。平常所说的智力一般认为 是指一般能力而言的,所以抽象思维能力是智 力的核心。n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 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n模仿能力就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 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 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是人和动物 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n创造力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性的产品的 能力。(三)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根据一生中不同的发展趋 势以

5、及和先天禀赋、社会文化的关系)n这种分类是由卡特尔提出的。n流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 表现出来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 推理、形成抽象概念等的能力。它较少的依赖 于文化和经验的内容,而决定与个人的先天禀 赋。n晶体能力只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 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n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 力,既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 力、想象力等,n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 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表演能力、运动能 力实验操作能力等。n社交能力是指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 来的

6、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调解能力、语言 感染力等。五 能力的结构 n(一) 能力的因素说n1独立因素说n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1911),在他看 来,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 的。例如,抽象力、对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 对机械问题的适应能力等。根据这种学说,不 同能力和不同因素彼此间是没有关系的;能力 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这种学说很快受 到人们的批评。心理学家们很快发现当人们完 成不同的认知作业时,他们所得到的成绩具有 明显的相关。这说明各种能力并不是完全独立 的。2二因素说n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提出 的。n他认为:能力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一 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其中

7、一般因素是最 基本的,不论那种智力活动都有一般因 素参与,而特殊因素只参与不同的智力 活动。 3多元智力理论n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n(1)言语智力:渗透在语言能力之中,包括口语和文字的理解 ,以及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n(2)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爱因 斯坦、居里夫人)n(3)空间智力:认识环境、识别方向。导航、看地图、绘画等 (毕加索)n(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和韵律表达的能力。在演奏 乐器、唱歌、音乐欣赏方面很重要。(斯特拉夫斯基)n(5)身体运动智力:涉及精细的身体运动控制(如舞蹈和体育 运动)(格拉汉姆)n(6)社交智力:用于与人交往,对别人敏感、有

8、同情心、善解 人意。(甘地、特丽莎教母)n(7)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弗洛伊德、戴安娜王妃)(二)能力的结构理论n1三维结构模型n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结 构中有三个变项:内容、操作、产品。n操作:指的是智力活动的性质,即个体进行作 业时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它包括五种因素 :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等 。n内容:指的是智力活动作业的内容,包括,听 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n产品:智力活动的产物,是运用上述智力操作 所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位来计算( 单元)、可以分类处理(门类)、也可表现为 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2能力层次

9、结构说n英国心理学家阜南在60年代提出的,继 承了斯皮尔曼的观点。认为能力是按层 节排列的n最高层为一般因素G,第二层为两大因素 :言语和教育、操作与机械。第三层为 小因素群,第四层为特殊因素群。六 能力的测量 n(一) 一般能力测验即智力测验n智力测验的演变:n(1) 生理计量法n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生物学家高尔顿。n(1)智力年龄(Mental Age)n1905年比奈在医生西蒙的帮助下编制了一个包括30个 项目的正式测验,内容有语文、算术、常识等。每个 项目的难度逐渐上升,根据儿童通过项目的多少来评 定它们智力的高低。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被 称为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此量表有两

10、个特点:n第一,采用作业计量法,放弃了高尔顿的生理计量法 ,改用作业计量法。第二,创立了智力年龄的概念以 计算测量结果。n(3) 比率智商n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在1916年根 据比奈量表修订的斯坦福-比奈量表最为 完善。此量表的特点是:n第一,是年龄量表(智力测验的项目是 按年龄分组的编制的)第二,采用智力 商数简称智商(IQ)来表示智力的高低 。n智商是一个商数,是智力年龄和实际年 龄的比值,可用公式IQ=MA/CA*100来 表示。(4)离差智商法 n韦克斯勒在39-81年的四十年间编制了若干套 智力测验,统称为韦氏量表,其中,81年修订 的成人的(16-74岁)、74年修订的儿童量表

11、 (6岁半到16岁)、67年的学前量表(4岁到 6岁半)最为有名。n此量表的特点是:n第一,是项目量表,测验题目不分年龄组而是 分项目。n第二,将比率智商改为离差智商n n智力测验的近期发展n表现为四个方面:n第一,由将智力视为单一普通能力,改而认定智力系 多种能力的综合。如为是量表中就分别测量人的言语 能力和操作能力。n第二,由只适用单个被试的个别测验,改为可同时适 用多人的团体测验。n第三,由文字命题的文字测验,改变为包括图形、符 号、实物为题材的非文字测验。如,瑞文图形测验。n第四,由早期只以儿童为对象的智力测验,改变为适 用于一般成年人。如,斯-比量表经过修订后适用年龄 范围放宽,下至

12、两岁上至成人都可适用。韦氏成人量 表适用于16到74岁的成人等。智力测验的标准化问题n(1)标准化与常模n选定测验中所需要的测验题n选定一群施测(或试测)的对象n施测程序标准化n从实测结果中建立常模n(2)信度n(3)效度n(4)实施程序与记分方法n(二) 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n特殊能力测验n创造能力测验七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n(一)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n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八个时期:乳儿期、婴儿期、 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 期。在不同的阶段能力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总趋 势为:n1童年和少年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n2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 。n3根据人对智力毕

13、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流体智利 在中年以后有下降的趋势,但晶体智力一生中是稳 步上升的的n4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 定的时期。n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n1. 能力类型的差异n2. 发展水平的差异n3. 表现早晚的差异n4.能力的性别差异n(1) 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n(2) 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n(3) 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nIQ 等级 %n70以下 智力落后 2.9%n70-79 临界 5.6%n8089 中下 14.5n90-109 中等 46.5%n110-119 中上 18.10%n120139 优异 11.30n140以上 极优等 超常 1.33%n智力超常儿童往往具有如下心理特点:n浓厚的认知兴趣,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 心n感知敏锐,观察仔细n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能适当分配n记忆力强,识记快又能保持久n想象力丰富而活跃n思维敏捷有独创性n八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n(一) 遗传的作用n(二) 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n(三) 实践活动的影响n(四) 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